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诗林百星榜》No43李端—“诗弦”

(2020-01-09 09:50:26)
标签:

金蛋仔

《中国古诗林百星榜》

李端

“诗弦”

山东口水堂

《中国古诗林百星榜》选读54

《中国古诗林百星榜》No43李端—“诗弦”

    据说李端早年学禅,过着幽寂生活,在性格上有恬淡的一面。金蛋仔认为才子不是争名于朝,就是出名聚会。怎么会醉心于隐居?果然,李端的“诗弦”证实他出山,投入名人家门怀抱里的做了佳客。

    43“诗弦”——李端“大历十才子”之一,“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

    入榜诗篇《(后)赠郭驸马》:“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今朝都尉加相顾,愿脱长裾学少年。”

写作背景:这是李端在“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作诗”之后,现场应酬机敏再作诗歌。升平公主是唐代宗李豫女儿,母亲是崔贵妃。而郭令公郭子仪子为郭暧。这首诗写出了年少功成名就,意气风发。

注释:金埒,原义用钱币筑成的界垣,此借指豪侈的骑射场。出自南朝宋代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于时人多地贵,济(王济)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匝地竟埒,时人号曰‘金埒’。”调马,驯调马匹。花钿,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都尉,武官名,此指驸马都尉——郭令公子暧。长裾,指长衣、长袖

    解读此诗首联交代了大张宴席的时间地点,描写出雅致的环境,中间两联描写公主驸马金堤驰马和财产富有,享受楼台歌舞和金枝玉叶生活,暗示出他们享受宫廷赏赐的豪贵特权和色糜生活。末联表达作者愿效文学侍从的意愿。

    “初月如钩未上弦”,典型的天文月相。初月如钩:阴历(农历)月头或月尾时的蛾眉月,其状似钩,故称。弦:此指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弦: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弦的意象奇妙,此诗表面交代聚会时间是旧历月初,在我国(中原地区)晚上可观看到月亮在夜空出现反C象(汉字笔画撇丿的形象),文学语言叫它月牙、月钩,往后到初七左右,便是上弦月,月亮呈现D象。古代有看天文测气象断日期和玩月赏月活动,农历初一为朔日,新月(无月,没有月光反射),农历初二开始为上蛾眉月,初七、初八为上弦月,初九开始为凸月,农历十五、十六为望月(满月),之后由盈转亏,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C象),至新一轮新月,周而复始。

    选读诗篇《听筝》:“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琴。”(该诗采取片段情节,描写一位弹筝女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故意将弦拨错,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弹筝女形象,语句传神,意蕴丰富。)

    原诗大意:弹拨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洁白手指在玉房前掠过。想尽了办法为博取知音者周瑜的青睐,瞧她故意时不时拨错了琴弦。

    解析:这就是一首“唐诗里的故事”。描写主人公女子为了引起知音者的注意,故意错拨筝弦。相传三国时代的周瑜是音乐行家,别人奏曲有误,他就会回头一看。此诗显然受到了这个故事的启发。诗中“时时”说明这并非偶尔失手,也并非技艺低下,因为这失误明显地属于有意为之。有人将她的有意错弹理解为“妇人卖弄身份,巧于撩拨------”有人认为她故意制作破绽,钓出同道知音。不论褒贬如何,此诗流传至今。

    “诗弦”趣论

    弦,最早指弓弦,即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其为有弹性的牛筋制成、又指乐器上用来发音的线状物,其或为丝线,或为铜(钢)线。有关月亮不圆(半圆)状,出现“上弦”和“下弦”景观。此弦为连接圆周上任意两点的线段。

    大众说弦,论实物就指向弓弦、琴弦,议抽象就搬出心弦、神弦,看天象少不了欣赏弦月。无论何种弦,作诗描写出艺术性的美妙奇异,可挂榜“诗弦”。

唐人爱弹五弦琴,又有多首“五弦”诗。出自唐朝李肇所撰《国史补》记载:

赵辟这个人能弹奏五弦琴。有人向他求教弹奏五弦琴的方法。赵辟回答说:“我弹五弦琴,开始时是神人在梦中传授给我的,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则随天意啊。我就象在浩淼无边的空濛中,眼象耳、目象鼻,不知道五弦琴就是我赵辟呢,还是我赵辟就是五弦琴啊!”

唐朝“五弦”诗选读。

元稹《五弦琴》:“赵璧五弦弹徵调,徵声巉绝何清峭。辞雄皓鹤警露啼,失子哀猿绕林啸。------臣有五贤非此弦,或在拘囚或屠钓。一贤得进胜累百,两贤得进同周召。三贤事汉灭暴强,四贤镇岳宁边徼。五贤并用调五常,五常既叙三光耀。赵璧五弦非此贤,九九何劳设庭燎。”(诗中有赵璧弹奏五弦琴,优美动听。元稹把五弦附会成"五贤",说与其听五弦不如去求“五贤”——贤臣。如此,作者之意不在赵璧五弦,而在五贤也。

白居易《五弦》(一作五弦琴):“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五弦琴高手是赵叟,男性老汉也,抚弹技艺高超。是否为赵辟?五弦可奏宫商角徵羽五音,而作者为好古点赞。)

白居易《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五弦弹,五弦弹,听者倾耳心寥寥。赵璧知君入骨爱,五弦一一为君调。------远方士,尔听五弦信为美,吾闻正始之音不如是。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澹节稀声不多。融融曳曳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人情重今多贱古,古琴有弦人不抚。更从赵璧艺成来,二十五弦不如五。”(作者肯定五弦弹出优美音乐,但是最要紧的是正始雅音,而不是郑卫之音。古称郑卫之俗轻靡淫逸,因以借指风俗浮华淫靡的地方

以上“弦”指向音乐乐器方面,诗榜给出的“弦”,远非如此。

本编查不到赵辟(璧)的诗篇。“诗弦”将降临到唐朝李端身上。李端的“弦”会有什么故事呢?

    “诗弦”趣事

    元朝辛文房作唐才子传》载,端,赵州人,嘉祐之侄也。少时居庐山,依皎然读书,意况清虚,酷慕禅侣。大历五年李搏榜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以清羸多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未几,起为杭州司马,牒诉敲朴,心甚厌之。买田园在虎丘下,为耽深癖,泉石少幽,移家来隐衡山,自号衡岳幽人。弹琴读《易》,登高望远,神意泊然。初元宦情,怀箕、颍之志。尝曰:“余少尚神仙,且未能去。友人畅当以禅门见导,余心知必是,未得其门。”诗更高雅,于才子中名响铮铮。与处士京兆柳中庸、大理评事江东张芬友善唱酬。初来长安,诗名大振。时令公子郭暧尚升平公主,贤明有才,延纳俊士,端等皆在馆中。暧尝进官,大宴酒酣,主属端赋诗,顷刻而就,曰:“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皇楼。”主甚喜,一座赏叹。钱起曰:“此必端宿制,请以起姓为韵。”端立献一章曰:“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踢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今朝都尉如相顾,愿脱长裾逐少年。”坐者惊伏。主厚赐金帛,终身以荣,其工捷类此。

    李端是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因作诗有“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句,获得了“诗弦”的桂冠,“诗弦”趣事,用古代文言概括讲是“尝客驸马郭暖第,赋诗冠其坐上客”。

    话说李端告别南岳隐居生活,来到长安后,以诗出入于驸马郭暧家。郭暧是名将郭子仪的儿子,娶妻是升平公主。公主喜爱文学,常招纳文士名人,点缀升平。如此,李端和钱起等人都出入在公主的公馆。据说李暧升了官,大宴宾客。在现场,公主点名李端,要他当众赋诗。李端顷刻吟诗一首《(前)赠郭驸马》: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公主和大家听后非常高兴,并且赞扬不已。这时唯有钱起认为李端事先早已准备好的,表示不服气,提出以自己的姓——“钱”字为韵(an),让李端再作一首诗。于是,李端提笔写道:“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

    在场的众人又一次叹赏起来,都说这首比前一首更好,钱起也钦佩他的构思敏捷,赞赏他的起句,特别是“初月如钩未上弦”。此诗首联交代了大张宴席的时间地点,描写出雅致的环境,因此被冠以“诗弦”。

    这些诗是当时“大历十才子”依附权贵,把诗歌作为歌筵舞宴点缀升平作用的代表作品,而我们欣赏的只是其中的艺术修养。

    “大历十才子”指的是中唐大历时期有10名诗人齐名,他们中有卢纶、钱起、司空曙、李端、耿湋、苗发等人。其他人的名字不确定,一说加上崔峒、夏侯审、吉中孚、韩翃;据本文编者选择,应是刘长卿、郎士元、皇甫冉、李嘉佑。

    对大历才子李嘉佑评论,宋朝尤袤撰写《全唐诗话》载高仲武云:嘉祐,袁州人。振藻天朝,大收芳誉,中兴高流也。与钱郎(指钱起)別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也。至于“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见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朝霞晴作雨,湿气晓生寒”(见李嘉佑《仲夏江阴官舍寄裴明府》),文华之冠冕也。又“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见《奉陪韦润州游鹤林寺),设使许询更生,孙绰复出,穷思极笔,未到此境。

对大历才子韩翃评论,《全唐诗话载高仲武云:侯希逸镇淄青,翊为从事。罢府,闲居十年。李勉镇夷门,辟为幕属。时已迟暮,不得意,多家居。一日,夜将半,客叩门急,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翊愕然曰:“误矣。”客曰:“邸报,制诰阙人,中书两进名,不从,又请之,曰:‘与韩翊。’时有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宮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又批曰:‘与此韩翊。’”客曰:“此员外诗邪?”翊曰:“是也。是不误。”时建中初也。

转载高仲武云:“韩员外意放经史,与致繁富,一篇一韵,朝野珍之,多士之选也。至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客衣筒布细,山舍荔枝繁。’:‘疏簾看雪卷,深户映花关。’方之前载,则芙蓉出水,未足多也。其比兴深于刘员外,筋节减于皇甫冉也。”

转载北宋钱易南部新书》云:“升平公主宅即席,李端擅场。送王相之幽镇,翊擅场。送刘相巡江淮,钱起擅场。”德宗西幸,有神智骢、如意骝二馬,谓之功臣。一日,有进瑞鞭者,上曰:“朕有二骏,今得此可为三绝。”因吟翊《观(一作看)调马诗》云:“鸳鸯赭白齿新齐,晚日花中散碧蹄。玉勒斗回初喷沫,金鞭欲下不成嘶。”

对大历才子郎士元评论,《全唐诗话》载高仲武云:“士元员外,河岳英奇,人伦秀异。自家邢国,遂拥大名。右丞已后,与钱郎更长。自丞相以下,出使作牧,二公无诗祖饯,时论鄙之。两公词体约欲同,就中郎公稍更闲雅,近于康乐。如‘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林’(见《送别钱起》);又‘去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见《题刘相公三湘图》:“飞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又‘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望秋月’(见《塞下曲》)。可齐衡古人,掩映时辈。又‘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见《送别钱起》)。古人谓谢朓工于发端,比之于今,有惭沮矣。”

    对大历才子皇甫冉评论,《全唐诗话》载高仲武云:“皇甫冉补阙,自擢桂礼闱,遂为高格。往以世道艰虞,避地江外,每文章一到朝廷,作者变色。于词场为先辈,推钱、郎为伯仲,谁家胜负,或逐鹿中原。如:‘果熟任霜封,篱疏从水渡’(见《题裴固新园》);又‘裛露收新稼,迎寒葺旧庐’(见《送元晟归潜山所居》);又‘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见《秋日东郊作》)。可以雄视潘(岳)、张(华),平揖沈(约)、谢(朓)。又《巫山诗》终篇皆丽,自晋、宋、齐、梁、陈、周、隋以来,采掇者无数,而补阙独获骊珠,使前贤失步,后辈却立,自非天假,何以迨斯。恨长辔未骋,而芳兰早凋。悲夫!”

    据元朝辛文房唐才子传》载,(司空)曙,字文明,广平人也。磊落有奇才。韦皋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薄,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与李约员外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儋石,晏如也。尝病中不给,遣其爱姬,亦自流寓长沙。迁谪江右,多结契双林,暗伤流景。《寄暕上人》诗云:“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闲园即事,高兴可知。属调幽闲,终篇调畅,如新花笑日,不容熏染。锵锵美誉,不亦宜哉!有诗集二卷,今传。

   唐才子传》载,(耿)湋,河东人也。宝应二年洪源榜进士。与古之奇为莫逆之交。初为大理司法,充括图书使来江淮,穷山水之胜。仕终左拾遗。诗才俊爽,意思不群。似湋等辈,不可多得。诗集二卷,今传。

   唐才子传》载,(吉)中孚,楚州人。居鄱阳最久。初为道士,山阿寂寥。后还俗。李端赠诗云:“旧山连药卖,孤鹤带云归。”卢纶送诗云:“旧箓藏云穴,新诗满帝乡。”来长安,谒宰相,有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无几何,第进士,授万年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事。贞元初卒。初,拜官后,以亲垂白在堂,归养至孝,终丧复仕。中孚神骨清虚,吟咏高雅,若神仙中人也。集一卷,今传。

   唐才子传》载,(苗)发,潞洲人也。晋卿长子。初为东平令,授兵部员外,迁驾部员外郎,仕终都官郎中。虽名齿才子,少见诗篇。当时名士,咸与赠答云。

    又载,(崔)峒,博陵人。工文有价。初辟潞府功曹,后历左拾遗,终右补阙。词彩炳然,意思方雅,时人称其句为披沙拣金,往往见宝。诗集一卷,今行于世。

    又载,(夏侯)审,建中元年礼部侍郎令狐峘下试军谋越众科第一。释褐授校书郎,又为参军,仕终侍御史。初于华山下多买田园为别墅,水木幽閟,云烟浩渺,晚岁退居其下,讽吟颇多。今稍零落,时见一二,皆锦制也。

    “大历十才子”,作诗专工描写细腻,内容题材欠广。选读李端诗句

   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忆皎然上人》);

   千寻楚水横琴望,万里秦城带酒思”(《山中寄苗员外》);

    “暮年千里客,落日万家春”(《送郭良辅下第归东归》)。

    选读李端诗篇有《感兴》:“香炉最高顶,中有高人住。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又有《晦日同苗员外游曲江》:“晦日同携手,临流一望春。可怜杨柳陌,愁杀故乡人。”

    中唐大历期间有卫象诗《伤李端》:“才子浮生促,泉台此路赊。官卑扬执戟,年少贾长沙。人去门栖鵩,灾成酒误蛇。唯馀封禅草,留在茂陵家。”

    弦也是音乐的一种表示符号,且看唐诗几首“五弦”

(中唐)庄南杰《湘弦曲》:“楚云铮铮戛秋露,巫云峡雨飞朝暮。古磬高敲百尺楼,孤猿夜哭千丈树。云轩碾火声珑珑,连山卷尽长江空。莺啼寂寞花枝雨,鬼啸荒郊松柏风。满堂怨咽悲相续,苦调中含古离曲。繁弦响绝楚魂遥,湘江水碧湘山绿。”

李贺《蜀国弦》:“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凉月生秋浦,玉沙鳞鳞光。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韦应物《五弦行》:“美人为我弹五弦,尘埃忽静心悄然。古刀幽磬初相触,千珠贯断落寒玉。中曲又不喧,徘徊夜长月当轩。如伴风流萦艳雪,更逐落花飘御园。独凤寥寥有时隐,碧霄来下听还近。燕姬有恨楚客愁,言之不尽声能尽。末曲感我情,解幽释结和乐生。壮士有仇未得报,拔剑欲去愤已平,夜寒酒多愁遽明。”

张祜《王家五弦》:“五条弦出万端情,撚拨间关漫态生。唯羡风流田太守,小金铃子耳边鸣。”

唐朝音乐与诗结缘,首先看到大唐是个文化艺术邦国,拥有众多的文艺作者和读者听众。许多诗人富有音乐细胞,他们才华横溢,将音乐审美情趣和追求诗歌艺术兴趣结合起来,创作出许多音乐诗。其中像王维、李白、白居易等或者精通乐理,或者爱好吹拉弹唱,甚至偏爱某些乐器。他们都是具有一定音乐素质的诗人。

金蛋仔读唐诗宋词,有感作者自命清高,曲高和寡: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而阅读李端《听筝》,又品“初月如钩未上弦”诗意,联想初月如钩似蛾眉和上弦月似D,推测李端准是赏月高手,他艺术再现月牙之美在其未上弦之态。再辅读宋朝晏殊《赋得秋雨》诗句“秦声未觉朱弦润,楚梦先知叶凉”,诗弦之音有内外之别。周瑜精通弦内乐音,而弦外之音,没有粉丝,难得钟子期第二呀。

                           金蛋仔jindanzai 于山东口水堂2020-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