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唐诗里赏莲观荷》(上)
(2012-09-09 21:14:39)
标签:
金蛋仔全唐诗莲荷花之君咏莲诗杂谈 |
《到唐诗里赏莲观荷》(一)
什么叫莲?查词典,说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中,地下茎肥大而长,有节,叶子圆形,高出水面,花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地下茎叫藕,种子叫莲子,都可以吃。”
宋朝周敦颐作《爱莲者说》,歌颂“莲,花之君子者也”。在宋人之前,莲是什么形象?到唐诗里寻觅,看唐人写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莲,向我们走来;荷向我们致意。不按顺序排列,下面摘录“诗题莲(花)”、“诗题荷(花)”、“诗题芙蓉”的唐诗如下:
《莲》:“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唐彦谦)
《莲花》:“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
《莲花》:“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郭震)
《莲花》:“影欹晴浪势欹烟,恨态缄言日抵年。轻雾晓和香积饭,片红时堕化人船。人间有笔应难画,雨后无尘更好怜。何限断肠名不得,倚风娇怯醉腰偏。”(崔橹)
《合欢莲花》:“虞舜南巡去不归,二妃相誓死江湄。空留万古香魂在,结作双葩合一枝。”(韦庄)
《咏双开莲花》:“
《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陆龟蒙)
《白莲》:“但恐醍醐难并洁,只应薝卜可齐香。半垂金粉知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皮日休)
《咏白莲》:“
《赤门堰白莲花》:“缟带与纶巾,轻舟漾赤门。千回紫萍岸,万顷白莲村。荷露倾衣袖,松风入髻根。潇疏今若此,争不尽余尊。”(皮日休)
《观盆池白莲》:“素萼金英喷露开,倚风凝立独徘徊。应思潋滟秋池底,更有归天伴侣来。”(齐己)
《题东林白莲》:“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齐己)
《观盆池白莲》:“素萼金英喷露开,倚风凝立独徘徊。应思潋滟秋池底,更有归天伴侣来。”(齐己)
《晚莲》:“露冷芳意尽,稀疏空碧荷。残香随暮雨,枯蕊堕寒波。楚客罢奇服,吴姬停棹歌。涉江无可寄,幽恨竟如何。”(李群玉)
《重台莲》:“斜倚秋风绝比伦,千英和露染难匀。自为祥瑞生南国,谁把丹青寄北人。明月几宵同绿水,牡丹无路出红尘。怜伊不算多时立,赢得馨香暗上身。”(李建勋)
《重台莲花》:“欹红婑媠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皮日休)
《重台莲花》:“水国烟乡足芰荷,就中芳瑞此难过。风情为与吴王近,红萼常教一倍多。”(陆龟蒙)
《新楼诗二十首·重台莲》:“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菂重。游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自含秋露贞姿结,不竞春妖冶态秾。终恐玉京仙子识,却将归种碧池峰。”(李绅)
《秋池一枝莲》:“秋至皆零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随风。”(郭恭)
《宫池产瑞莲》:“雨露及万物,嘉祥有瑞莲。香飘鸡树近,荣占凤池先。圣日临双丽,恩波照并妍。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王贞白)
《阳朔碧莲峰》:“陶潜彭泽五株柳,潘岳河阳一县花。两处争如阳朔好,碧莲峰里住人家。”(沈彬)
《望莲台》:“
《咏南池嘉莲》:“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出碧泉。浓淡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蒂相连。自知政术无他异,纵是祯祥亦偶然。四野人闻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姚合)
《咏南池嘉莲》:“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出碧泉。浓淡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蒂相连。自知政术无他异,纵是祯祥亦偶然。四野人闻皆尽喜,争来入郭看嘉莲。”(姚合)
《永乐殷尧藩明府县池嘉莲咏》:“青蘋白石匝莲塘,水里莲开带瑞光。露湿红芳双朵重,风飘绿蒂一枝长。同心栀子徒夸艳,合穗嘉禾岂解香。不独丰祥先有应,更宜花县对潘郎。”(雍陶)
《岳阳云梦亭看莲花》:“似醉如慵一水心,斜阳欲暝彩云深。清明月照羞无语,凉冷风吹势不禁。曾向楚台和雨看,只于吴苑弄船寻。当时为汝题诗遍,此地依前泥苦吟。”(崔橹)
《采莲》:“越艳荆姝惯采莲,兰桡画楫满长川。秋来江上澄如练,映水红妆如可见。此时莲浦珠翠光,此日荷风罗绮香。纤手周游不暂息,红英烂熳殊未极。夕鸟栖林人欲稀,长歌哀怨采莲归。”(徐玄之)
《采莲》:“
《采莲》:“
《采莲》:“采莲女儿避残热,隔夜相期侵早发。指剥春葱腕似雪,画桡轻拨蒲根月。兰舟尺速有输赢,先到河湾赌何物。才到河湾分首去,散在花间不知处。”(方干)
《采莲曲》:“玉溆花红发,金塘水碧流。相逢畏相失,并着采莲舟。”(崔国辅)
《采莲曲》:“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徐彦伯)
《采莲曲》:“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李白)
《采莲曲》:“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贺知章)
《采莲曲》三首:“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王昌龄)
《采莲曲》二首:“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春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戎昱)
《采莲曲》:“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春雁时隐舟,新荷复满湖。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储光羲)
《采莲曲》二首(鲍溶):
“弄舟去曷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暑衣清净鸳鸯喜,作浪舞花惊不起。殷勤护惜纤纤指,水菱初熟多新刺。
《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张籍)
《采莲曲》:“
《采莲曲》:“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摘莲花,今渠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迭。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南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王勃)
《采莲曲》:“锦楫沙棠舰,罗带石榴裙。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郑愔)
《采莲曲》:“凝鲜雾渚夕,阳艳绿波风。鱼游乍散藻,露重稍欹红。楚客伤暮节,吴娃泣败丛。促令芳本固,宁望雪霜中。”(杨衡)
《采莲曲》:“粉光花色叶中开,荷气衣香水上来。棹响清潭见斜领,双鸳何事亦相猜。”(陈去疾)
《采莲曲》:“
《采莲曲》:“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刘方平)
《采莲曲》:“越溪女,越江莲。齐菡萏,双婵娟。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薄暮归去来,苎萝生碧烟。”(齐己)
《采莲词》:“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张潮)
《采莲词》:“浅渚荇花繁,深潭菱叶疏。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春雁时隐舟,新萍复满湖。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储光羲)
《采莲词》:“采莲去,月没春江曙。翠钿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云起风生归路长。归路长,那得久。各回船,两摇手。”(李康成)
《采莲词》:“纤手折芙蕖,花洒罗衫湿。女伴唤回船,前溪风浪急。”(顾非熊)
《采莲子》二首:“
《采莲子》二首(皇甫松):
《采莲女》:“采莲女,采莲舟,春日春江碧水流。莲衣承玉钏,莲刺罥银钩。薄暮敛容歌一曲,氛氲香气满汀洲。”(阎朝隐)
《采莲女》:“舟中采莲女,两两催妆梳。闻早渡江去,日高来起居。”(霍总)
《采莲女》:“晚凉含笑上兰舟,波底红妆影欲浮。陌上少年休植足,荷香深处不回头。”(李中)
《湖边采莲妇》:“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愿学秋胡妇,贞心比古松。”(李白)
《采莲舟》:“风前一叶压荷蕖,解报新秋又得鱼。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棹歌初。”(薛涛)
《张静婉采莲曲》:“
《采莲归》:“妾家越水边,摇艇入江烟。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折藕丝能脆,开花叶正圆。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徐彦伯)
《操莲曲》:“锦莲浮处水粼粼,风外香生袜底尘。荷叶荷裙相映色,闻歌不见采莲人。”(何希尧)
《湖边采莲妇》:“采莲女,采莲舟,春日春江碧水流。莲衣承玉钏,莲刺罥银钩。薄暮敛容歌一曲,氛氲香气满汀洲。”(李白)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
《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
《石莲花》:“今逢石上生,本自波中有。红艳秋风里,谁怜众芳后。”(司空曙)
《石莲花》:“
《莲塘》:“脉脉低回殷袖遮,脸横秋水髻盘鸦。莲茎有刺不成折,尽日岸傍空看花。”(孟迟)
《杏溪十首·莲塘》:“方塘菡萏高,繁艳相照耀。幽人夜眠起,忽疑野中烧。晓寻不知休,白石岸亦峭。”(姚合)
《莲塘霁望》:“新秋菡萏发红英,向晚风飘满郡馨。万叠水纹罗乍展,一双鸂鶒绣初成。采莲女散吴歌阕,拾翠人归楚雨晴。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刘兼)
《赋得古莲塘》:“
《初秋莲塘归》:“秋光净无迹,莲消锦云红。只有溪上山,还识扬舲翁。如何白蘋花,幽渚笑凉风。”(顾况)
《题学公院池莲》:“竹引山泉玉甃池,栽莲莫怪藕生丝。如何不似麻衣客,坐对秋风待一枝。”(李洞)
《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行里有嘉莲》:“春秋罢注直铜龙,旧宅嘉莲照水红。两处龟巢清露里,一时鱼跃翠茎东。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应为临川多丽句,故持重艳向西风。”(温庭筠)
《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
又有以“莲叶”为题的诗篇,如:
《莲叶》:“
《莲叶》:“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李群玉)
其他相关的莲诗还有:
《锁莲灯》:“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莲》:“病起见庭莲,风荷已飒然。开时闻馥郁,枕上正缠绵。本在沧江阔,移来碧沼圆。却思香社里,叶叶漏声连。”(齐己)
《长沙失火后戏题莲花寺》:“金园宝刹半长沙,烧劫旁延一万家。楼殿纵随烟焰去,火中何处出莲花。”(张谓)
《高侍御话及皮博士池中白莲因成一章寄博士兼奉呈》:“白玉花开绿锦池,风流御史报人知。看来应是云中堕,偷去须从月下移。已被乱蝉催晼晚,更禁凉雨动褵褷。习家秋色堪图画,只欠山公倒接瞝(原字是上罒下离)。”(吴融)
《残莲花》:“倚风无力减香时,涵露如啼卧翠池。金谷楼前马嵬下,世间殊色一般悲。不耐高风怕冷烟,瘦红欹委倒青莲。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崔橹)
《莲浦谣》:“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温庭筠)
《相府莲》:“夜闻邻妇泣,切切有馀哀。即问缘何事,征人战未回。”(佚名)
《簇拍相府莲》:“莫以今时宠,宁无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应门。”(佚名)
以上的《相府莲》有题解说明:王俭为相,所辟皆才名之士,时号“莲府”。其后语讹为想夫怜。羽调曲。又有《簇拍相府莲》。
在咏莲唐朝诗人中,流传诗篇最多的要数白居易。在此载录白居易多首咏莲诗,可知白乐天是最喜莲荷的。
《感白莲花》:“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濆。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谁移尔至此,姑苏白使君。初来苦憔悴,久乃芳氛氲。月月叶换叶,年年根生根。陈根与故叶,销化成泥尘。化者日已远,来者日复新。一为池中物,永别江南春。忽想西凉州,中有天宝民。埋殁汉父祖,孳生胡子孙。已忘乡土恋,岂念君亲恩。生人尚复尔,草木何足云。”(白居易)
《隔浦莲》:“隔浦爱红莲,昨日看犹在。夜来风吹落,只得一回采。花开虽有明年期,复愁明年还暂时。”(白居易)
《阶下莲》:“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白居易)
《种白莲》:“吴中白藕洛中栽,莫恋江南花懒开。万里携归尔知否,红蕉朱槿不将来。”(白居易)
《看采莲》:“小桃闲上小莲船,半采红莲半白莲。不似江南恶风浪,芙蓉池在卧床前。”(白居易)
《白莲池泛舟》:“白藕新花照水开,红窗小舫信风回。谁教一片江南兴,逐我殷勤万里来。”(白居易)
《京兆府新栽莲》:“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泥污,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来不得地,憔悴府门前。”(白居易)
《莲石》:“
《六年秋重题白莲》:“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白居易)
《西街渠中,种莲垒石,颇有幽致,偶题小楼》:“朱槛低墙上,清流小阁前。雇人栽菡萏,买石造潺湲。影落江心月,声移谷口泉。闲看卷帘坐,醉听掩窗眠。路笑淘官水,家愁费料钱。是非君莫问,一对一翛然。”(白居易)
《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
还有以“木莲”题诗的两首,一并载录如下:
《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巴民亦呼为黄心树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花如莲香色艳腻----因题三绝句云》:“如折芙蓉栽旱地,似抛芍药挂高枝。云埋水隔无人识,唯有南宾太守知。红似燕支腻如粉,伤心好物不须臾。山中风起无时节,明日重来得在无。已愁花落荒岩底,复恨根生乱石间。几度欲移移不得,天教抛掷在深山。”(白居易)
《全唐诗》载有李璟《游后湖赏莲花》:“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本文没有结束,请看下文《到唐诗里赏莲观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