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攀登吉林第一峰——南楼山


标签:
南楼山吉林市第一山峰北大湖滑雪场山川户外攀登穿越风景枫情友情 |
分类: 游记:我的快乐足迹 |
背景音乐《秋风》卡洛儿
2010年10月10日,我们一行29人在山川户外俱乐部的带领下,终于登上了吉林地区第一高峰——南楼山!而且是大雾弥漫的南楼山。
攀登和穿越南楼山,一直是吉林户外驴友的一个期盼,甚至是一个目标。因为在吉林地区30多座千米以上的山峰中,南楼山不仅是第一高峰,海拔1450米,而且是最陡峭、最险峻,也是最美丽的山峰。闻名中外的北大湖滑雪场的顶点就在南楼山的主峰下。登上了南楼山,就意味着喜欢户外的你在本地区内再也没有什么山峰不可攀登和穿越的了!
登上了南楼山,你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强驴啦!
早在去年的户外运动中,就有几次攀登南楼山的机会,但由于自己是“新驴”,不论从组织者的角度,还是以自己的实力,包括年龄和身体的局限,都无法果断而坚定地去实施这一对自己来说很是宏伟的目标。
今年大年初四,我们快乐的冰河之行就是在传说中的南楼山山谷里。但那次我们只登了800来米,刚过南楼山中段标志的一点点。
今年开春积雪融化较慢,积水较多,夏季又赶上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所以整个2010年10月份之前,还没有哪家户外俱乐部大张旗鼓地组织攀登和穿越南楼山的活动。
中秋节期间,我们曾预谋了一次穿越南楼山的计划,但又因下大雨而搁浅。直至到上周日,攀登和穿越南楼山终于得以成行。尽管那天的天气也不是很好,但我们20多人组成的“精锐部队”决计不管如何,这天也要拿下最高的南楼山!
何况2010年10月10日是个好日子!不仅是双十节,而且还是百年一遇的“3个10”。
周日早六点半,我们就在山川户外俱乐部领队“战士”、收队“开水活鱼”的带领下,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坐落在南楼山脚下的北大湖滑雪场的外围,沿着一条刚被洪水侵吞过的小溪,踩着湿滑滚动的浮石,步行一公里左右,在南楼山东南方向的山脚下开始了向海拔1450米高的南楼山主峰进军。
也许你会认为海拔1450米多高的山峰不算高,你的家乡会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山;也许你还会认为登上海拔1450米多高的山峰也不算什么,你曾经去过很多很多的名山险峰。但是,如果你不是做观光缆车,不是走旅游专线,甚至不是走山里人走的山路,而是仅仅靠几个探过路的“老驴”,一部定位的JPS,还有就是我们这帮子热爱自然、喜欢户外而且身体素质、能力水平都参差不齐的各色驴友,带着饮水食品,背着十多公斤的行囊,在空无一人的、充满各种险境的山野里攀爬行走8—9个小时,遇到困难和危险时,可能会需要更多的时间,面临更多的考验和挑战,而且要保证所有同行的人员一同回到目的地。如果清楚了这些,相信你绝不会再对此不屑一顾的。当然也有理由相信,一定有太多的人也许一生都不会有如此的经历、感受和别样的心情!
登南楼山之所以难,就是因为它陡峭高耸。从我们一开始攀爬,山的坡度就在45度角以上,而且越往上爬山势越陡峭,树木植被也越稀少,有的地段连可柱拽、拉扯的树枝都没有,只有在一些遭过雷击的地方才有一点缓坡。因此众驴友戏称道:南楼山第一步就是“坡起”。
登南楼山之所以险,一是因为它漫山遍野都是石块。好多大石头上长满了青苔,上面覆盖着烂藤和树叶,一不留神踩下去就会掉进石窝,弄伤身体,而且这样的地况往往都很漫长,在我们东北这被称之为“跳石塘子”。还有好多山石大多是“浮石”,一不小心就会随石头滑落,或者是形成“滚石”,给后面的同伴造成危险;二是南楼山有多处易遭雷击的“雷区”,一棵棵倒地的形似怪异、高大粗犷的雷击木会令你毛骨悚然,如果真的遇上雷雨天,那更是充满了危险。
而南楼山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的高度、地貌及环境而决定了它具有不同的生态、植被和奇异壮观的景色。据说南楼山四季的景色皆不同,每一次登南楼山都会看到不同的美丽风景,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心灵感受。今年春节期间的冰河行就令我心旗摇动、心绪飘荡,无法忘怀。
大概攀登了近一个小时,我的“疲劳期”才熬过去。在最艰难的时候,我只好沿用我的“四驱”攀爬方式。
当险途渐过,当身体开始适应,我才敢拿出“单反”,才敢 “好摄”一番,但也始终不敢太“得瑟”。
秋天南楼山半山腰处的风光实在是太美啦!一棵棵红艳艳的枫树如鲜红的火炬,把山野照得通红一片。一株株黄橙橙的大树向山野飘洒着金灿灿叶子,让满山尽披黄金甲。山坡上厚厚的落叶松软绵绵,令你好想就这样躺上去不再起来。
又向上攀登了半个来小时,植被渐稀,树木渐矮,而且气温越来越低,雾气越来越大。
大约又攀爬了三个多小时,距离南楼山顶峰的垂直高度只有300米了。但就这300米,在山脊上绕行,起码还得要走2—3公里,至少还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攀登。
登山就是这样,当你疲惫至极,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爬了多高,还有多远到顶峰时,只要你一张口,总会有带户外表的热心人为你报数。“还有300米”!“不倒200米”!“只有50来米啦”!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只是海拔的垂直高度。你要完成这个看似短暂的超越,仍需要登攀这个丈量数字成倍的距离!
通常爬这样千米以上的高山,这个时候大多都已是正午时分。既饥肠辘辘又筋疲力尽,是登较高山峰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和历程。此刻你若想登上山的最高峰,去看那最美丽的风景,去发“一览众山小”的慨叹,去体验最不同的感受,去挑战自己的极限,那么你只有咬紧牙关、坚定信念,卯足了劲儿、憋足了气儿,下定决心、一鼓作气,即使是“四驱”攀爬也要爬到山之巅!
如果这时你坐下来歇上一歇,或者索性吃饱喝得再上山,那么就意味着你永远也站不到这座山的顶峰!
而我们正处于这样的此刻!
山势越来越陡,脚步也越来越沉重,而且雾气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弥漫整了个山野,能见度不超过10米。伴着清冷的山风,大雾如浓云般在我们的眼前身边翻卷飞逝,洒下颗粒状的水滴,如细雨蒙蒙。有的人带上了冲锋衣的雨帽,有的人则穿上了雨披。
我试着抬眼和回头,但只能看到前面或身后的四五个人,尽管我们都穿得很鲜艳,但还是看不见远处的队友。我们的朋友“猫王”早已看不到了踪影,“英子”和“东山”刚才还在眼前,我们还互相招呼着,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知道她们一定就在不远处,只是大雾将她们美丽的身影淹没。
飘忽弥漫的浓雾中,那些横七竖八地歪倒在山坡上的曾被雷击毁的枯树,显得更加地神秘和诡异。透过相机的视窗看它们时,就仿佛如同看见了某部惊悚片中的一个恐怖的场景。这时雾霭中竟有人发出长长的怪叫声,更是令人毛骨悚然。
一向胆大的我都有点怵怵的感觉了。好在好友“枫”一直伴我左右,既担当着 “右臂”,又肩负着“左膀”。我真的很感谢“枫”,如果没有他的搀扶、帮衬和陪伴,我真的很难战胜自己,很难站立在南楼山之巅。在此,我要对“枫”衷心地道一声:谢谢你!同时还想对“枫”说的是:虽然大家都玩笑地称你和“黑鹰”是我的“左膀右臂”,而我还真的视你们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了,并且将你当做了不可或缺的“右臂”。“枫”,也谢谢你在“左膀”受伤的日子里,包括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此刻竟有一种冲动,好想写一篇《关于我的“左膀右臂”》。呵呵,一定写。)!
但很有成就感!也很开心!】
【南楼山的顶峰之上,反而是一小片平坦的荒地。枯树林立,惨烈而凄美!我们就在这唯一平坦的地方享用我们在第一山峰上的午餐。】
【吃完饭,下山前,我们一行在南楼山峰之巅合影留念。】
【因为下山的路更陡更险。浮石、跳石居多,而且至少需要三个多小时,所以只好拍下这最后一张正装待发的照片,收起相机,一路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