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去体育馆打羽毛球.按常理,周日的日人往往很多,有时竟没有场地可打.今天天气不错,温度适宜,正适合锻炼.可体育馆里的人并不很多.不到两点钟时,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六个场地只乘下三四个人了,这到叫我这个新手成了场上的主角.撒了欢儿地足足打了将近两个小时,直到教练再三喊叫停.
教练有点惊异地说:"今天不是父亲节嘛!人家要么去买礼物了,要么忙着去订饭店了,还有不少人直接回家给父亲过节去了!"
今天是父亲节,我是知道的.但竟有这么多的人去为自己的父亲过节,还着实让我有点意外。
教练问我:“你这个孝女怎么不急呀?”
瞬间,我无言以对.许久,我告诉他,我父亲去世已经快四年了.而且,就连我的公公自己都不曾见过面。
另一个年龄稍长的好象似体育馆老板的大哥无限感慨地说:"真羡慕那些年轻人啊.有老爹老妈多幸福啊! "
父亲节的下午,带着这样一种思绪,带着这样一种情怀,带着这样一种无奈,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家。.
面对诺大的一个家,一时间,自己竟不知应该做些什么。
茫然中,翻出父亲生前的照片,一张张细细地端详着,久久地凝望着.不觉有泪流出眼眶,心里一阵阵地酸楚。
于是,许许多多关于父亲的往事,许许多多与父亲有关连的事儿和情景,就像电影镜头一样一一在脑中闪现,一一在在眼前划过,一一在心中定格。
整理着手中的那些照片,连接着那些遥远的记忆,梳理着心里的那些思念。
我知道,我是多么地爱我的父亲,我是多么地想念我的父亲啊!

就在放回照片,调整心情时,竟又意外地翻到了我收藏了很久的几张罗中立的著名油画《父亲》!
我相信这决不是巧合!
这幅《父亲》是八十年代初,由年轻画家张罗中立创作的.当时,它曾引起了强烈的凡响和巨大的轰动.
我觉得《父亲》的成功,及其影响,不仅仅是创作手法和绘画理念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它的立意和主题!
因为,在此之前的中国绘画艺术中,仿佛还没有人来总结提炼凝聚“中国父亲"、”的形象.所以,《父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父亲的劳作付出,沉重凝重;就在于父亲的艰辛苍凉;就在于父亲的无怨无悔;就在于父亲的苍老无奈!
油画上的父亲成了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以前中国所有"父亲"的形象代言人!
其实,我们的父亲不论他是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他是否经历过苦难沧桑,在《父亲》这幅作品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父亲的影子.也许是那额头上的皱纹,也许是那无怨的眼神,也许是那疲惫的神情,也许是那布满老茧的双手,也许是那难言的内心,也许是------
只是那时我们太年轻太幼稚,特别是母亲的一切弱化和淡漠了父亲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使我们还无法体会父亲,无法感知父亲,更无法理解父亲。
现在,当我们已经是为人父,为人母的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弄得“父亲"、”的含义。
特别是当父亲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之后,我们才感到:父亲就是世界上那个爱自己最深沉最久远的人!
此时此刻,父亲节的日子,我更加想念我的父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