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伟大创意的诞生》分享

(2017-05-08 21:03:27)
标签:

文化

分类: 阅读分享

读《伟大创意的诞生》分享

牛飚

 

201752日)

http://s10/mw690/001oFg0Dzy7aUZkf0Zr09&690

    五一节假日又是宅在家读书的好时光。我一直致力于癌症治疗思维的突破,因此,选择美国人史蒂文·约翰逊写的《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阅读,期望给自己研究癌症治疗,打开更大的思维空间。本书作者从许多创造的实例中概括出创造成果是在什么状态下诞生的。

    作者认为,“脑洞大开”、头脑风暴、思想的火花、灵感的闪光、瞬间的顿悟,这些词语都绚丽无比,但都未能确切地表达出一个好创意的真实本质:“一个创意是一群细胞组成的网络,会尽可能地在相邻可能空间里,去探寻一些新的网络组合方式。这一点适用于任何一次创意的产生。”

    作者从创新的历史中归纳出了七种创新模式:

    ①相邻可能。指每一种新的创新出现后,就会带来更多相邻的可能。新的组合变化为另一些变化提供进入可能空间的钥匙。好像是一座施了魔法的房子,你每打开一扇门,都会发现一些新的、别有洞天式的美景。如果你不停地推开眼前的新门,最终你就可以走遍一座宫殿。生命的进化也是一条不断地开发相邻可能的道路。相邻可能是一种隐约可见的未来,在当前的事物与环境边缘若隐若现,也是一种事物发展变化的地图,图上已经标注了当前事物可以变化和发展的各条路线。这一模式能够解释为何一个发明产生后,会产生很多一系列新的发明。

    ②液态网络。固态的环境结构足够稳定,不能轻易改变。液态环境是最理想的创造环境,人类一旦开始组成一种类似液态的组织,创新与发明就会不断涌现。早期人类社会像是气态的,各部落之间太过分散。城市、会议室是利于创新的液态环境。要给思维一个可以流动的空间。作者从碳原子联想到创造,碳原子最外层轨道上分布着四价流动电子,这种四价流动电子更加易于与其它的原子进行组合。碳、氢、氮、氧、磷、硫这6种原子构成地球上99%的生命。碳原子只占地球表层成分中0.03%,却占人体构成的20%。没有碳生成性连接,地球很可能只是一锅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原始汤”,也不会产生任何生命形式的化学反应。

    ③缓慢的灵感。维持一个灵感的存活更多的只是慢慢地培育它,而并非是一种汗流浃背式的辛苦耕耘。只需要给灵感足够的营养,并且让它生长在能让根须建立新连接的肥沃的土壤里,然后,给它时间,静待开花结果。

    ④意外的收获。就像在一个正在煮沸的思想大锅里,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创意不断翻滚着、沸腾着,于是种种新奇的活动便出现了。在这样的状态下,只要一瞬间,各种想法的新连接形式便会形成。于是处处所见的都是一些不曾预设过,且出人意料的新的活动或连接形式。

    ⑤有益的错误。伟大的发明家犯的错误要比普通人多得多。人类的错误史也许要比那些发明更有价值、更有趣。真理是千篇一律的,你需要怀有一种被动的倾向才能寻找到它,而错误的想法会迫使你去探索。如果没有错误,进化的脚步就会停滞不前,我们得到的只能是一系列完美的副本,没有任何变化。然而,由于DNA容易受错误影响——代码本身的突变或复制过程中出现的转录错误,自然选择就会给我们提供许多新的可能性,供我们测试。从根本上说,错误铸就了人类。

    ⑥功能变异。当你打开一扇门,发现里面有一堆木头和一个壁炉时,那些以照亮黑暗房间的火柴就有了一个完全的功能,这种可以帮助你看清事物的工具最终却给你带来了温暖。创造的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具备关联性思维的人。

    ⑦开放式“堆叠”平台。一座珊瑚礁就是一个平台,为海洋许多生物创造了生存和进化的场所。在生态系统中,倒覆树林和腐烂的树木上许多洞,燕雀即可在上面做窝和自由的生活,而不必付出钻洞和推倒大树的代价,只需懂得怎么鸣叫就够了。平台建造和生态系统不仅为融合的可能性打开了大门,更是打造了全新的“堆叠”创新场所。它可以让旧观念使用新房子,可以让新观念使用旧材料。今天的互联网就是一个知识和智慧的生态圈,一个巨大的开放式“堆叠”平台。作者把创新空间分为4个部分,即市场/个体,市场/网络,非市场/个体,非市场/网络。分析了1400-1600年大部创新来源于非市场/个体;1600-1800年非市场/网络上升;1800年至今,市场/网络、非市场/网络的创新都崛起。

    看完这本书,有三点联想。

    第一,创新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心理结构,需要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创造案例,不同的人总结是不同的。在我看来,创新,首先,要具备创新解决问题的愿望,在愿望的支配下,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输出和验证加工的信息、再加工信息。其次,要有好奇心,善于发现异常、尊重异常和解释异常。第三,要跳出已有的观念、知识和专业领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要具有求真务实的思维品质。比如微波炉的诞生:在一次电磁辐射实验中,工程师斯宾塞在建立磁控管时,发现他口袋里的糖果融化了,由此他发现了研制微波炉的可能性。这就是善于发现异常、尊重异常和解释异常。有一个神话故事:三个波斯王子去斯里兰卡岛寻宝,一路上意外发现了很多他们并没有去寻求但很珍贵的东西。”当代小说家约翰·巴思曾用航海用语来描述这一现象:“仅凭路线规划,你是不会抵达斯里兰卡岛的。你必须真诚地希望自己能抵达其他地方,然后意外地迷失了方向,才能到达斯里兰卡岛。”

    第二,如何挖掘人的本能的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探讨。我们已经发现梦境思维、散步中的灵感、聊天中的联想、无意间的顿悟、突发事件得到的启示,更多地比所掌握的知识更具有创造力和创造价值。但是,如何自由地、可控地运用这种潜意识还需要深入研究。特别是本能(大脑)与知识运用的关系。德国神经科学家乌尔里克·瓦格纳证明:清醒思维+梦境状态,具备可激发各种创新的巨大潜力其中,围绕愿望集中时间大量阅读可以增加创造性联想灵感产生,这也是一种提高本能创新能力的好办法。激发灵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读书,但许多人只能在工作之余挤时间阅读,如在早上上班途中听有声读物,或者在孩子入睡之后阅读一两章的内容。这必然会导致一个问题,即你可能会忘掉潜在的结合点。如果你看一本书需要花两周的时间,当你看下一本书时,你可能已经忘了之前那本书的那些有趣或引人深思的内容。很难建立多个作者的不同观点之间的偶然碰撞。突破这一限制的一个办法是留出专用的时间来集中阅读大量书籍和文章。比尔·盖茨有个众所周知的习惯:每年都会休阅读假。在这一年内,收集大量的阅读材料,其中大部分内容跟他在微软的日常工作无关,然后留出一两周的时间进行深层次研究。通过把阅读时间压缩到短短几天,他更有可能建立起新思想之间的连接。利用休假深入阅读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种奢侈,而且我们或许也不愿意把假期用在阅读几千页的文章上。但是大公司都认识到了阅读休假的价值。

    第三,集体思维与创新思维传导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集体的智慧很重要,“头脑风暴”会议也被创新活动所运用。但是,集体思维常常也是束缚思维创新的绳索。奇怪的是很多情况下,异地多个人的创新思维是会通过时空传导的,在相同的时限内,异地多个人会同时诞生同一个创意。例如,1611年,居住在四个不同国家的四位科学家发现了太阳黑子的存在。19世纪40年代,能量守恒定律先后四次被不同的人提出。本书作者,把它归纳为“相邻可能”,而我认为是思维传导。多个人思维传导,也会发生集体智慧的振荡。因为,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教会一个岛上猴子某种行为,另一个岛上猴子没有学习也会了。那么,如何运用集体智慧,关键是将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人的智慧连接起来进行振荡。一百个臭皮匠,永远不如一个诸葛亮。互联网也许可以为一百个异地的诸葛亮思维共振提供更大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