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支教展风采
——记五山镇东湾中心小学英语教师黄莉娟
通讯员 杜权成 袁传成
姚龙均
今年教师节,五山镇“精五助学基金”设立了园丁奖,以每位五千元重奖了7位教龄十年以上、业绩突出、师德高尚的老师。东湾中心小学英语教师黄莉娟是获奖者之一。
9月18日下午,我们“精五“秘书处一行三人,慕名到东湾小学采风。我们到达的时候,校长张炳帮同志已经在校门口等候。当张校长安排教务员叫黄老师到办公室的时候,我们决定推门采访。在教学楼二楼的三年级门口,我们看到黄莉娟老师正在带领学生一边做着有节律的动作,一边齐读英文单词。这位37岁的女教师专注、自信、活力四射。张书记介绍,黄老师是2013年9月来支教的,她本来是五山镇中心学校的骨干教师,为了响应镇内支援薄弱学科自愿报名过来的。转眼五年过去,这里一直没有分来英语教师,她也没提出回去。中心学校也几次向东湾要人,张校长一直请求延长一年,现在延长了一年又一年。五年的经历,也给了黄老师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她收获了很多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
都说女人成了家,都是以家庭为主、以孩子为主,但黄莉娟无论是单身还是当了妈妈,她都是一位事业心、责任心很强的人,她把她的青春、她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她钟爱的教育事业,而陪伴家人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在爱的天平上,她时常会感到愧对家人。她也想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但是看到学生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以及孩子们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取得好成绩,她又觉得一切都值得。而每次走在校园里,孩子们追随着她,一声声地喊着“黄老师好!”又让她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每天晚上,忙碌了一天的她必做的功课是跟远在武汉的孩子视频。长期的两地分居,也让她感觉很疲惫,双休的时间大部分都受着车马劳顿之苦。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中。武大学习结识的闺蜜也劝她放弃工作,到武汉的英语培训机构,既可以拿到高薪,又可以照顾家庭。而她却对东湾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里毕竟是自己的故乡。如果来一个走一个老师,谁来引领孩子们走出大山?
自2001年秋参加工作以来,17年里黄莉娟经历了中学英语教学、脱产进修、转教小学,先后在五山镇中心学校和东湾中心小学担任英语教学工作。她说,自己带过的学生不计其数,有的如今已经上了大学,有的已经为人父母,当然大多数的学生还在求学路中。大家学会了大量的英语词汇、语法,但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怎样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长大后能更好地融入外面的社会,是自己作为乡村教师的必修课。无论在中学还是在小学,黄莉娟觉得在哪都一样,都是用自己的所学所获去灌溉对知识渴望的孩子们的心田。

成长是一个过程
在中学多年的打磨,已经让黄莉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站在讲台上的她更加自信、从容,对知识的传授也更加游刃有余。加入东湾中心小学大家庭后,她便担任四、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到了这里,她才知道自己原来高射炮打蚊子的想法,荡然无存,乡村的孩子野性十足,每节课组织课堂都要耽误大量时间。
不起眼的乡村学校,藏龙卧虎,弥勒佛一样慈善的张校长,却有着一种不可捉摸的教育智慧,他教会了黄莉娟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内敛的毛道国老师,心中却有一团火,时不时冒出智慧的火花;还有任劳任怨的杜前力老师,总在想着突破自己;还有襄阳市十大师德标兵张华道老师更是朴实得像山野的无名小花,却不卑不亢的顽强怒放着,不因无人而不芳……黄莉娟参加县级优质课大赛获奖一等奖、湖北省课件制作大赛一等奖,老师们比自己得奖还高兴。她从一个高傲的公主成为一个勤奋好学的骨干教师。
采访中,黄老师深情说:
“虽说带的班多了,教学任务较之前重了,但是我的劲头儿更足了。”她深谙自己的使命重大,英语学习就像盖高楼一样,小学基础没打好、地基不稳固,以后的学习就会更加吃力,对英语这门学科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她在教学环节和辅导学生上便实施分层教学。
小学生的年纪小,接受能力弱,当堂教的词汇、语句不会读写的情况很普遍。但是如果听之任之,便会造成恶性循环,地基盖的薄弱,最终大楼就会坍塌。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黄莉娟每天中午基本都在教室和办公室中度过。送走了住宿生,又迎来了在家里吃完午饭的走读生,她一对一地给学生讲解、辅导,把他们全部送走了,自己在桌上趴半个小时,洗把脸又接着上课去了。
为人师者,无私的付出,换来了孩子们快速的成长与进步。2015年,她辅导学生参加湖北省“和教育杯”电脑作品制作活动,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她辅导学生参加“湖北省中小学英语口语朗读大赛”十多名同学取得了地级市一二三等奖的可喜成绩,她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
“教师就像农民一样,种下了粮食,就要进行管理。要施肥、灌溉、杀虫,最后才会有好的收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坚持一分成绩,她在东湾中心小学五年来,每年所带的四、五、六年级英语成绩在全镇同年级、同学科中一直名列第一。2017年春季所带的毕业班,英语成绩更是名列全县第一!2018年春,她所带的四、五、六年级英语在五山镇同年级同学科又是第一!六年级毕业班英语成绩在全县55所小学中又是名列前茅,排名第五!
陪伴是一种告白
暑假,一个孩子在五年级级QQ群里问候:“黄老师,你秋季还教我们吗?”黄莉娟犹豫了半晌,因为去年秋季,中心学校的张启明校长打电话征求她的意见,希望她回来,中心各年级英语都是带双班;而东湾的张炳帮也表示:“再留一年吧,只当支持我工作。”两位张校长的意见,显然吐露一种信息。她不想欺骗纯真的孩子,也想着自己如果长时间脱离中学教学,可能要重头学起。最后,她还是写道:放心,我愿意陪伴着你们成长。
开学了,黄莉娟如约到了课堂,赢得孩子们的热烈掌声,这掌声是感激也是肯定。工作上,她更加细心、耐心、认真负责,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她眼里,没有差生,只有功夫没有下到的老师。而在生活上,黄老师也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一样,关爱着每一位学生。“既要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还要照看他们的生活,同时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既做老师,又当父母。”黄莉娟作为一个六岁孩子的宝妈,每当看到班上有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耽误学习时,她就会特别心疼,总是力所能及地给予一些特别的关照、看到孩子有不舒服,她会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并全程在学生旁边照顾,而孩子们也特别的喜爱这位书教得好、人又特别善良的黄老师。
在她的班上有一对姐弟,因为家庭贫寒,母亲离他们而去,快六十的老父亲要挣钱养家糊口,平日家里洗衣、做饭、喂猪等家务活就全部落在了年长的姐姐身上,他们自卑,且寡言少语。
得知这一情况后,在课堂上,黄莉娟会更加关注他们的学习;在课下,黄莉娟针对他们的情况进行及时、耐心的辅导;在生活上,更是给予姐弟俩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天气冷了,黄老师会从自己家或亲戚家给他们找合身的衣服;生病了,自己掏钱给他们拿药;有时中午没吃饭,黄老师也会去商店买点面包或者方便面给他们,免得他们饿坏了身体。天下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如此无私付出的也就只有老师对学生了吧!
“要努力、要争气,要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黄莉娟在思想上一直鼓励着他们。老师的关爱和理解让孩子的心灵装满温情,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这对姐弟俩是幸运的,遇到了好老师,也得到了如同母亲般的关爱和温暖,这种爱的温度必将伴随他们的一生。
正是黄老师这样无私、善良的爱,让学生们深深的喜欢上她,爱上她的课,因为喜爱老师,孩子们都努力的比着学习,都想用最好的成绩来回报他们心爱的黄老师,这恐怕也是黄老师能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的一个原因吧!2018年春,黄莉娟老师被评为“谷城县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她当之无愧!
付出是一种快乐
师者,楷模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黄莉娟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她也从不迟到,每天早早地在教室门口候课;班里的脏活、累活她总是带头干,绝不袖手旁观;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松紧有度,孩子们既怕她,又爱她,课堂上认认真真,课堂外又活泼有余。
师者,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黄莉娟在用行动实践,师者更是“爱心育人、品德塑人、以诚传人”。山区的生活枯燥,教学又辛苦,不少年轻老师都渐渐离去,黄莉娟也曾思想动摇过,最终为了这群山里的孩子,同样出生在大山里的她坚持了下来。
黄莉娟天生丽质,她追求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她知道孩子们有模仿的习惯,从来不格外的打扮。但是,每逢学校演出或者自己身心疲倦的时候,她会花点儿时间化个淡妆,体现自己对活动的重视,掩饰一下自己的倦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精气神。而对学生的表扬是她的常规武器,支部委员兰云老师高度评价:黄老师每天走进教室都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
《乡约五山》微信公众号曾经报道黄老师的事迹,短短三两天,点击率达接近三千,她教过的十几个学生转发。很多学生通过留言,索要联系方式。学生夏辉留言:黄老师教了我两年,尽管我的其他学科很不理想,可是我对英语却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姚涛留言:黄老师和蔼可亲,十几年没有见面,老师风采依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