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2014-08-01 00:03:55)
标签:

优秀教师

事迹

分类: 随笔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记薛坪镇朝阳中心小学校长夏辉举

杜权成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1992年8月,20岁的夏辉举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南漳县薛坪镇教书。22年过去了,他始终坚守在高寒山区,忠诚地践行着当初的诺言“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关爱,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庭来经营”。他当了7年的副校长和14年的校长,累计把3000多名学生输送到高一级学校,期间换了六个学校工作。22年的坚守,他从一名愣头青教师成为襄阳市优秀教师、襄阳市骨干教师和南漳县优秀校长。他所任教的学校综合评估名列全镇前茅、全县优秀行列。学校多次被评选全市办学行为示范学校,多次赢得了县级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师德工作、后勤工作、安全工作、艺术教学、校本培训、资助工作、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也多次获得市县级表彰。所在单位的员工获得省市县表彰多达30多人次,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大量平凡的事情,而业绩确实很不平凡。他被同行亲切的誉为“最美的山区校长”。

             为梦想而坚守,为信念而工作

薛坪镇是南漳县自然条件比较差、离县城比较远、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尤其是交通不便利,信息闭塞,冬春季普遍缺水,冬季漫长。过去的校舍陈旧、教学设备滞后。能够长期坚持下来安心工作的人,确实不是很多。但是,在夏辉举眼里,家乡有青山绿水,有远近闻名的香水河瀑布,有张道南烈士陵园为代表的红色遗迹,有夏季的天然空调,有善良勤劳的乡亲,更有求知若渴的学子。22年中,县城学校领导也有伸出橄榄枝的机会,热心同学也有善意帮助他调动工作的举动,但是他最终还是婉拒了。他选择了长期的坚守。

   在夏辉举看来,改变家乡的面貌,需要有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中流砥柱的一代人是责无傍贷的,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尽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家乡有了许多和他志同道合的同行,薛坪镇的教育工作一直在南漳县有一定的地位。高考和中考的成绩表明,薛坪镇的学生优生的比例逐年提高。而上级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去年,他顺利的被评为高级教师(副高级职称),他认为这是动力也是压力;同事的好评,家长的赞誉和学生的喜爱,都是自己的幸福源泉所在。尽管工作是艰苦的,但是他能够真切的享受到付出带来的快乐。

              用真情待师生,以人文见关怀

    在夏辉举的家庭书房和办公室,经常摆放着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魏书生、陶行知等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的多种著作。夏辉举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著作中接收正能量。夏辉举说:这些前辈是把教育当成毕生的事业,他们对待同事对待学生以人为本,真诚坦率,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语)。在工作中,他要求自己善待师生。

同事们评价“夏校长是个热心人”。在学校,哪个教职工家里的红白喜事他都亲自过问,需要借钱的,自己总是慷慨解囊,哪怕是找朋友借用也要应急。至于员工的困难,类似住院、孩子升学、建房买房等等,他都愿意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来帮忙。对离退休老教师坚持慰问,有困难的当天解决。妻子说“夏辉举帮老师们做事比做自家的事情还上心。”

    一位尹姓青年教师,因为学生家长(老上访户)无理取闹、死缠烂打扯皮,无心教书,准备一走了之,夏辉举多次登门谈心出谋划策,与学生家长、及其所在村领导沟通,为他主持了正义、解决了实际困难,最终为薛坪镇挽留了一个优秀人才。

    学校的刘老师,利用晚自习后去家访,在返回学校途中出车祸,在昏迷中唯一断断续续说出的是夏辉举的电话号码,夏辉举在寒冷的冬夜迅速安排车人将他送到医院抢救,挽回了他年轻的生命。而今刘老师带着对学校领导的感激,病愈后更加忘我的工作。

    今年七月底,二位新教师选岗到朝阳小学,夏辉举开车把他们接到学校,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合理的布局、浓郁的文化氛围,规范的办学行为,特别是师生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让他们感到信心十足。结束后,夏辉举又开车把他们送到县城,并为他们买好回家的车票。

    平时老师病事假,夏辉举总要亲自顶岗,他也成为学校的全频道老师。对学校的所有学生他了如指掌,他要求自己必须深入每个学生家里家访。对特殊学生、留守儿童和问题学生格外关注。记事本上都详细记录。学生的住址,家庭状况,学习情况,他都能一口说清。暑假,他不定期检查了部分学生的暑假作业,并经常与部分远在深圳、山东等地打工的家长打电话沟通。在学校,夏辉举还备了一个小药箱,准备了温度计和感冒药、碘伏、土霉素等常用药品。为了安全起见,他还买来学生常见病症的医学书籍学习。他家住镇上,不是太远,但是周日下午至周五一坚持住校,每天巡查多次,特别是夜晚更是小心翼翼。妻子在宜城市工作,只有双休日才能团聚。但是,妻子理解这种牛郎织女的生活。

                以务实态度办学,用公平捍卫和谐

     夏辉举说:“我们偏僻农村学校人少钱少,要想做好一件事非常不容易,大到争取项目,小至解决一块空地绿化美化,每做一件事,都要反复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在精致上动脑筋。目标认准,就要克服困难前行。

山区学校饮水非常困难,多为教职工和高年级学生肩挑背驮。为了争取饮水资金,夏辉举数次跑镇政府、县教育局、县财政局,报告打印一大叠,好话说了一大堆。一次到财政局划款,摩托车在路上连坏三次,赶到财政局已经是下午快下班时间了,分管领导被感动了,及时签字。为了顺利完成饮水工程,他在工地与民工一起劳动,挖水渠一挖就是十多天,赶进度督质量,看到哗哗的自来水流进校园,手上的水泡不再胀痛、身体的疲倦化为无限欣慰。

    为解决村小办学条件,夏辉举与副校长一同前往张坪村,山路十分难行,在一险峻路段,摩托车失衡,排气筒正好压在他的右腿上,当即烙掉了巴掌大一块皮,他用信纸贴在伤口上继续前往直至解决好问题返校。抽课余时间挂了十多天吊瓶仍无好转,一学生家长得知后带来祖传秘方才止住病变。但伤疤无法消失。

    山区小学大多偏僻,购物非常不便,为了师生身体健康,夏辉举所工作过的学校一直坚持喂猪、养鸡、种菜、种香菇,既保证了新鲜食品供应,又保证了营养,最重要的是节省了成本。目前,全天候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教职工每月的生活费基本控制在一百元左右。家长说:“孩子吃了学校的饭,回家老是给我们挑毛病。”而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老师们,也通过学校食堂既减轻了负担更感受到家的温暖。

    山区学校很穷,师生很苦,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夏辉举积极争取江铃汽车驴友、国家电网、中心血站、深圳狮子会、万州集团、襄阳义工等多家单位给学校捐赠了体育设施、图书、电脑等设施设备,给学生捐钱、衣服、鞋子、被子等物品。这里面的牵头人,有些是夏辉举的网友,有些是被他的精神感动的,甚至有到香水河游玩而临时与夏辉举相识的。他们的到来,带来的不仅仅是援助,也在传承爱心,让山里的孩子了解外面多彩的世界。

    夏辉举的笔记本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再好的功底、再高的手段,离不开“落实”两个字。所有的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通报。在工作中,谁分管谁负责谁考核,所有工作都使用账单管理,一项工作一份清单,时间、内容、要求及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2006年校长是新任校长,对财务纪律失控,到处欠账,商店、酒店、小作坊、摩的师傅直至离退休工资,天天有要账,时时有口角;2008年更换的校长是老校长,坚决不接前一任账,欠账成了上访的由头,为了维护稳定,夏辉举上任后请财政所、教管会领导、会计到校历时三天将前两任账目全部捋顺,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债主会公布财务状况并分批化解债务。这这期间,也有人劝导夏辉举不要得罪人。事实清楚后,两任校长也被夏辉举的原则性强所感动,特别是前任校长和会计主动承担了部分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几年,绩效工资发放、评先表模、职称晋升,都要依据考核,所以量化考核,变得异常敏感,关乎学校的和谐。为此,学期初教代会就讨论通过绩效考核方案印发人手一册,并在学校群和公示栏中公示,过程资料按时收集公示,学期末对照细则和过程资料逐一兑现,面对面核对。自己能算出本学期的绩效工资。奖优罚劣,实行多年来,没有一个老师有意见,学校形成了健康的竞争秩序。

    夏辉举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靠质量说话是最有底气的事情。学校努力实施“三名工程”,即打造名校、锻造名师、培养小名人。而名校的基础是后两者,因此学校采取了有效途径:山区教师多为民转公,素质差异大,常规安排的培训一个不拉,为了教师能多派出学习参加高层次培训,不惜代价,夏辉举软磨硬泡找领导多给教师创机会。所有教师力争每年都能接受新培训。每周校内两次培训效果明显。周日晚自习后例会培训和周四下午校本培训。他们还转换角色,人人做讲师,个个受教育。有价值的体会文章,夏辉举会不厌其烦帮助修改并推荐发表。有能力的中青年教师及时推荐参加镇县两级优质课大赛。学校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他们摸索出一套模式:自学(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探究(学习后进生首先发言,防止被交流)——展示(各小组派出代表参加展示)——点拨(都懂的不讲、讲了也不懂的不讲)——巩固(当堂完成作业),这套模式,师生逐步适应,教学效果更好。学校在书香校园方面做足文章,营造书香氛围,组织各种书香活动竞赛,每半月更新手抄报,并进行评比,充分发挥青年教师才艺,组织多个文体兴趣小组,学校涌现出一批小书法家、小画家、小发明家、小舞蹈家、小明星。

     薛坪镇督学柴代猛如是评价夏辉举:“夏校长是我镇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他热爱家乡、钟情于教育事业,视员工和学生如同亲人,他有思想,有胆识,决策权力强;作风过硬,执行力强,工作主动、勤奋。他为人正直、热情、忠纯。他是我们山区校长的优秀代表。他是真实生活于我们身边的平凡、幸福而美丽的劳动者。”

                    (全文3600字)

 

附件1:在家自学

附件2:与督学商讨

附件3:向选岗教师介绍

附加4:家访A

附件5:家访B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坚守山区的最美校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