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行之二:才女作家葛水平

标签:
情感文化、照片晋东南文化葛水平文化 |
在当代中国文坛,葛水平的成功是个特例。用著名评论家孟繁华老师的话说,她从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基层作者,到全国一流作家的行列,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也许,这就是2004年的中国文坛,被一些评论家成为“葛水平年”的由来。
在写作的道路上,是不可能投机取巧的。你可以抄袭一篇文章,或者几篇文章,获取暂时的小名小利,但如是长久,终究会露馅。反之,只要是有突出才华的作者,终究会有被世人认可的一天。当然,这还需要环境、时机,甚至还需要有好的身体,来迎接出人头地的那一天。外国有位女作家,就是快六十岁,才开始写小说,开始成为世界一流作家。真可谓大器晚成。
命运,始终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葛水平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作者。她多年坚持不懈的阅读,她年轻时写诗歌、散文,为了生存,也写过报告文学。她肯定也做过当名作家的梦。但她一点也不浮躁。她只是一步步踏踏实实的走。她从骨子里热爱着乡村的色彩,喜欢着那些凝聚着历史文化传承的陶陶罐罐,她不断的从传统文化、太行山水里汲取着营养,滋润着自己的思想,丰富着自己的底蕴。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浓郁了自己的才情,淘洗了自己的灵性。
我应该是2001年左右看到那本长治市文联刊物《漳河水》的,里面有葛水平的两篇散文。我一看,顿时被她富有张力的文字迷倒。我问刊物的一位老编辑,他说,是戏剧研究院的,一位女作者。葛水平,谁都会想象成一个男人名字。
那时候,我很“内秀”“害羞”,性格有些拘谨。一听说女作者,就没有勇气去拜访了。
2003年,《山西文学》的一位编辑对葛水平说,你的散文中,有好多故事和语言是小说的成分,可以拉长,可以试着写中篇小说。于是,在2004年黄河第一期发的《甩鞭》和《地气》,使葛水平的名字,开始频繁的出现在全国的文学期刊。
大约是2004年的10月左右,我拿着一本内有葛水平小说《地气》的《小说选刊》,经一位老师的引见,见到了葛水平。那时,我还戴着近视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透过镜片,我第一次感觉到,优美的文字竟然与一个女人内敛俏美的外表融合得恰到好处。打破了我习惯里对女作者的偏见。过去,我总觉得,漂亮的女人,因为有了好的外表,是没有时间来看书写作的。看书写作的,多是一些长相平淡、思想深刻的女子。葛水平的出现,颠覆了人们的习惯。
从此,葛水平成了我的“葛姐”。
从2004年开始,葛姐经历了两年多的中篇小说“井喷”,证明了自己并非“昙花一现”,而是“厚积而发”。从2005年后半年到2006年上半年,葛姐怀着身孕进行着创作。她是一个有胆略、有勇气、敢于担当的女人。2005年的8月,当同行的“驴友”们在西藏唐古拉山口喘着粗气的时刻,她竟然挑战极限,跑了一段。同样,在年已不惑的时刻,她冒着高龄的危险,又成了一个孩子的妈。
葛姐来不及静养,她在中篇小说领域“轻车熟路”之时,开始涉足影视编剧和长篇小说创作。于是开始应邀把陕北作家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改编为30集电视剧《盘龙卧虎高山顶》。2010年4月开机拍摄,2011年4月央视8台播出。投资方取得了很大的收益。与此同时,《中国作家》杂志2011年3—4期刊发了葛姐的长篇小说《裸地》,后由作家出版社出了单行本。
在初涉电视剧和长篇小说取得成功的葛姐,来不及休整自己,又开始应邀改编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从去年9月到今年的三月初稿成形,短短的半年时间,近60集的电视剧,百万字的作品,熬去了葛姐多少个不眠之夜呀!这是一次考验勇气和文笔底功的大挑战。面对这部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长篇巨著,面对路遥用生命之歌写就的黄土地之歌,葛姐在繁忙的工作和应酬之余,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深深地沉入了《平凡的世界》。
还是那句老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没有日复一日的付出,哪会有星光灿烂的时刻。
诚然,我经常和文友们说,葛姐是一个具有写作天赋的人,是一个对语言有特殊感觉的人。但是,没有她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会有那一篇篇佳作飞到全国各地吗?经常的,在同事们下班之后,她就着“干粮”才开始在办公室写作,持续到很晚才回家。有一次,她准备回家时,竟然把钥匙锁在了办公室,深夜才让丈夫叫文联的同事把门打开。有多少个快要黎明的时分,她开着车,迎着飞雪或者面对皓月当空,走在回家的路上,疲惫的是身体,爽朗的是心胸。
我经常对葛姐说,从你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成功的写作者,不仅仅要“拼才华”,更主要的是还需要“拼身体”。没有一个硬朗的身体,又如何能经得住,在人到中年之时平均日写5000字的劳累呢?
葛姐成功了,我为能和她生活在一个城市而欣慰。她的成功,更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使我有了出版10本“流水账”的成果。她也使更多的基层文学爱好者看到,只要有过人的才华,文学的殿堂,是没有门槛的。
我跟随葛姐接触过许多省内外的大作家,也深深感到了一些大家对葛姐为人处世和辛勤笔耕的敬佩。
更令我佩服葛姐的是,她虽然已经从我初识时的“长治戏剧研究院的一名职员”成了市文联的领导;也从在《黄河》发表小说处女作的作者,成了一名获得“鲁迅文学奖”和许多文学奖项的全国著名的女作家。但她的本色,依然是那样平易近人,依然是那样落落大方,依然是那样豪爽热忱满怀,依然是那样对太行山水充满着大爱。对朋友,依然是那样真挚坦诚;为人处世,依然是那样不卑不亢,胸襟开阔。
著名作家陈世旭在一篇评论文章里写道:“葛水平行走在北方。北方对于葛水平不止是一种地域,更是一种气质和格调。北方的大地磅礴而血性。她生于斯,长于斯,她的表达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一个健全生命的强大底气与活力。没有献媚取宠,没有搔首弄姿,没有张扬跋扈,没有无病呻吟。沉着静默的外表下涌动着激越的弦歌,平易质朴的乡土化叙述中闪烁锤炼和诗意的锋芒。”
这就是葛姐的力量所在。葛姐是一个为人作文极有个性的作家。她的出现使当代中国文坛有了太行山水的味道。使全国更多的学者、作家的目光,开始聚焦审视我们长治,使上党古城的文化氛围,日渐浓郁了起来。
我坚信,有了葛姐的引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长治一定还会出现一到N个在全国小有名气的作家。
让我们,还有我们的后来者,让长治地区有志于文学创作的所有爱好者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吧!
http://s13/middle/4c5448f5tbf69c6167cdc&690
http://s8/middle/4c5448f5tbf69c2d078b7&690
http://s11/middle/4c5448f5tbf69c653b5ca&690
http://s5/middle/4c5448f5tbf69c2732514&690
http://s16/middle/4c5448f5tbf69c34205ff&690
http://s3/middle/4c5448f5tbf69c3e26602&690
http://s8/middle/4c5448f5tbf69c18edac7&690
http://s7/middle/4c5448f5tbf69c1c4ab96&690
http://s3/middle/4c5448f5tbf69c2181a82&690
http://s4/middle/4c5448f5tbf69c482e17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