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炒鸡蛋
李
峰
咋一看这个标题,你还以为是教人如何做菜的短文,其实不是。
首先说说这辣椒,俺们东北人由小吃到大的辣椒,涉嫌一点不正宗、一点不地道,人家湖南人、人家四川人,吃到嘴里的才算正宗、才算地道,可是知道不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若换着吃,到底啥效果?
人家恐怕感觉不过瘾,俺们?
感兴趣的体验体验呗!
再说说这鸡蛋,据说每人一天吃一个为最佳,至于多吃……天晓得会出现啥情况,所以嘛,吃罢一个鸡蛋,便最好不要吃带鸡蛋的菜,偏偏要吃、就是要吃,也没人拦着你,就像嫌当地辣椒不过瘾的东北人,特意去湖南、去四川,不品尝到“杠杠的”辣,不归。
当辣椒巧遇鸡蛋……
“久闻姐姐大名,今日一见,身材果然火爆、气质果然不俗,怪不得……”
“停!”辣椒打断鸡蛋的话,“老弟你究竟想干什么?
”
“我是姐姐的粉丝,只想让姐姐签个名,然后合个影!”
“就这点事,我答应你。”
签完名,合完影。
“姐姐,快躲一躲,那边有人。”
“慌什么,怕什么,躲什么。”
辣椒倒显得非常镇静,鸡蛋有些惊慌失措,但见它小声对辣椒说:“知道人类同时抓到咱俩的后果不,成为了一盘菜,活不了啦!”“那好办,我俩分头跑。”“好主意!”
鸡蛋显然高估了辣椒的智商,于是乎成就了辣椒炒鸡蛋这道菜,跑什么跑,一切皆乃命中注定,被人吃掉,早早晚晚,想起我上中专那阵儿,走读,午餐带饭盒,不厌其烦地吃了两年的辣椒炒鸡蛋,记得总问家长:“为啥不换换样。”家长一般回答:“就这辣椒炒鸡蛋,热一下好吃,别的不好吃。”
原来如此,十八九岁的孩子,好应付?
转念一想:好好的辣椒、好好的鸡蛋,却……内疚持续N年?
前一问号,难得糊涂罢了;后一问号,假如真的内疚,岂止我一人,由食物链决定的,一不吃肉,二不吃素,难道饿死不成!
管它荤的素的,一律心安理得的吃,包含辣椒炒鸡蛋,而且要吃出味道,至于鸡蛋不喜欢与辣椒放在一块下锅,咱俩怎么就在一起了,没有怎么不怎么的,我堂堂鸡蛋,难道不能和番茄、不能和韭菜、不能和猪肉在一起嘛!啥叫没的选,有的选。
你选来选去不都一样,殊途同归,是的!没错!周瑜打黄盖,咋打咋愿意。哈哈,我们人类的典故,你们也知晓,凭啥不知晓,即便活不成也明明白白的。
“老板,来盘辣椒炒鸡蛋。”某餐馆内一名熟客高声言道,“好嘞,我看你老哥对这辣椒炒鸡蛋,属实百吃不厌呀!”
不大一会儿工夫,菜端上来,“还是那么熟悉的味道,一如既往。”这时旁边有人插话:“你除了感谢老板的手艺,还得感谢辣椒和鸡蛋的牺牲精神。”“啥?按你这么一说,我得吃啥感谢啥。”“正是!”“今个我算涨知识,开眼界了。”“可不咋的。”“那我也要感谢你。”“别介,我成菜了,不成,绝对不成。”玩笑归玩笑,拿人当菜炒,发生不了的事情,不过有读者猜测于一旁插话的人一定是我。怎么一定是我呢,你是亲眼看到是我,亦或听别人说是我。
“我不说谁知道是我。”我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就是你!就是你!”众人起身冲我喊……
穿越回中专时代,我正在有滋有味地吃着辣椒炒鸡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