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篮赋3
李
峰
“你既然特别爱看《灌篮高手》,那就……”
父亲对儿子言道,接下来切换到父亲教儿子打篮球的画面。
“我们这旮瘩一代又一代的篮球人才涌现,你想不想也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呢?
”
长辈在问晚辈,不一会儿的工夫,大致相同的场景出现。
足球从娃娃抓起,篮球何尝不是。
那谁、那谁,还有那谁,无不从娃娃起步,很小便受到引导,至真正开始练上,苦中总会有甜,无悔当初的选择,干一行爱一行:当球员力争上游,当教练足智多谋。
辽宁,篮球的沃土;辽篮,永远飘扬的旗帜。
也许此刻不如动漫人物那般神勇,可是攻能冲上去,守能退得回来,气定神闲;也许早已卸下那件心爱的战袍,可是一份挚爱不曾减退;没有人总处于青春的年华始终不老,却总有人正在青春的当口激情澎湃。
试想一下,打篮球缺乏激情,纵然技术不凡又能怎样;正如一场比赛,场馆里的观众寥寥无几,本来打算表现表现,无形当中没准打了折扣。
好在可以技术与激情兼备,亦随着国家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球市回暖,指日可待!
一切皆乃利好,只等开场哨响……
时光倒退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一定记住了八一男篮在CBA赛场上的勇猛无敌,进而拿冠军拿到手软,但对于辽篮的“三连亚”似乎……
常言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懂吗?
对也不对,可能某种程度上亚军成为了冠军的背景墙,成为了一种陪衬,不过,不是谁都具备资格充当陪衬的。
辽篮无疑绝对够资格,了解其历史的资深球迷晓得那一段时期它可谓人才辈出,吴庆龙等正如日中天,郭士强等正崭露头角,遇到更胜一筹的八一男篮,没办法的事情,不言遗憾二字,更加倍的流淌汗水才对。
当首次坐二望一,受宠若惊的感觉没跑,非常正常,已然形成挑战者向被挑战者发起挑战的态势,哈哈,绕口一些不怕,怕的是完全放弃抵抗。没有啊!辽篮的传统不允许,人家存在含金量,我则不缺“含银量”。
所以当第二次,乃至第三次面临同样的情况,表现得愈发的自然、不失态,愈发的令对手感到必须百分之百地付出尊重,马马虎虎的应对不行,冠军可遇不可求,作风不可轻易垮掉。让人瞧不起比无法登顶更心痛。
将“三连亚”看做宝贝,不舍得丢弃,反倒值得认认真真收藏。
N年磨一剑,拥有冠军戒指早早晚晚。
光阴似箭,眼下冲击第三座冠军奖杯的心愿等待实现,大韩、艾伦,好比定海神针,更为年轻的九五后球员,比如赵继伟、比如付豪、比如张镇麟,堪称中坚力量。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何惧风浪,勇往直前。
听啊!“削他!”多么熟悉的声音传入耳畔,千万别因此害怕,哪是什么暴力倾向需要毫不犹豫的上前制止,分明调侃而已,从不认为这是幽默过了头,而是恰如其分,哪能真干仗,打得鼻青脸肿,闹到派出所。
靠篮球说话,用实力征服对手,“就这样被你征服,切断了所有退路。”不由自主哼唱起来,竞技比赛本该毫不留情,登上赛场就要霸气十足,讲究体育精神,至于场下嘛!彼此投缘的,往往来者不拒。
抛开胜负不提,有时欣赏它的那股劲头,拼搏、向上、浑身上下散发正能量。
17-18赛季终于修成正果,为它欢呼、为它高兴。没错,一点没错!没有完美的队伍,如同人无完人一样,可是不妨碍追求美的脚步片刻不停歇,穿插跑动,拉开空档,上篮、得分,似行云流水,美不胜收!
时隔四载再度折桂,为它尖叫、为它点赞。老子想拿第一就能拿第一,NO!NO!NO! 莫滋生这一番心思,言外之意为没得第一那是老子不想拿。骄兵必败,头脑务必清醒,有朝一日冠军戒指不止一枚,请低调!
辽篮,看不错它,过去、现在、将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