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位振荡加大,抓住二三线股反弹时机!10.17股市展望!

(2007-10-16 18:08:45)
标签:

证券/理财

股市

股票

投资

分析

黑马

牛股

龙头股

炒股

金股

内参

10.17股市展望!

财经风云博客股市投资最新报道:

 

    周二两市继续高开高走,盘面一改权重股大幅拉升股指的局面,板块上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早盘沪指就一直在6000点上方盘整,多方再次启动了银行和地产股来激发人气,封基也不失时机表现了一把,下午开盘后,尽管股指仍保持高位整固,但越来越多的个股翻红.市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深强沪弱,大量的低位股启稳,有利于大盘再续新高.沪指最终以上下小影阳线报收,表示多方力量略占优。

 

    K线组合上,沪指K线高于上根K线,收小阳,意味着后市还有高点,但多方力量有所减弱,也要防止冲高回调。K线形态上,上指报收小阳,略带上下影线,多方依然占优,但攻击力度减弱;大盘30、60分钟线头部抬高,短线还有高点;而周、月线上K线形态仍多头排列,表示大盘中、长期还处在牛市上涨趋势中,将继续震荡盘升。 

    成交量上,沪市较前一交易日有所萎缩,减幅14.5%,这主要受部分权重股调整影响。均线系统上,5日线如明日平开,上升到6006,与收盘位偏离1.5%,短线回拉压力很小。

 

    板块上,金融板块表现强劲,券商板块的表现持续良好,二线蓝筹中,煤炭板块崛起,科技板块紧随其后,个股上涨的比例开始增加,上涨的个股接近七成,八股开始有所表现,后市关注汽车板块和房地产板块的反弹。

 

    个股上,权重股轮动,工行、万科、人寿、国航上涨,而周一涨停的中石化、联通、大秦下跌收阴,只有长电虽收阴但仍涨。而二、三线股几乎全线反弹。

 

    后市看来,周二沪深股指保持强势,缩量上攻收阳。虽涨幅不大,却出现一些变化,大盘权重股攻击力度减弱,但二、三线超跌股抓住间隙,开始组织反弹。不出意外,这种情况周三或许还会延续。

    若无大的消息面的影响,周三上指将小幅高开在6100点之上,高位振荡有所加大。权重指标股继续轮动,二线蓝筹会有一定表现。多方上攻阻力位6160,6210,股指回调支撑位6000,5960。全天涨幅有限,但上涨家数多于下跌家数,且仍有收阳希望。

 

    操作上,大盘继续创新高,量能仍比较温和,后市还有继续走高要求,策略上短线注意热点切换,低吸高出;对冲击历史新高的大盘权重股,不放量仍可持有,一旦量能猛增即可逢高减仓。而二、三线股尚处反弹阶段,暂可持有。只要目标个股通道良好,价量和谐则持有,否则立场。

最近更新:

谢谢您看完本文,若觉得不过瘾,继续看,或许有你喜欢的,如何?

 

业绩大幅预增

股价严重低估股票!

紧跟三条主线获利

年尾行情操作思路!

把握好2大误区

真正跑赢大盘!

近期何品种可介入!

超跌股激活市场热情

适当关注补涨股!

10.17股市操作要点与消息!

外资大鳄继续买进

最怕错过中国牛市!

阶段高点将由二来引导!

再论二八

五点理由,决定下周二

【敬请注意】:

    不要盲目跟从,炒股一定要给自己定上一个目标位与止损位,达到目标的自然好,没有达到目标的,不会亏太多,心理能承受。但是炒股没有目标位与止损位,等于把自己往绝路上推!

【特别声明】:

    1.本博是全网第一家使用"股市操作要点与消息导读!"及"股市展望!"固定格式,而且从不收会员,不收费,从不开QQ群,也不加QQ,也没有邮箱,有看到类似的,请各位看官误上当!另外,本博第一时间且只在新浪网博客发表日志,请大家注意!

    2.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您的投资依据,风险自负,利润自享,特此声明!

【公告】:

    近期网上有大量转载本博文章的现象出现,但并未提示风险,请大家注意,本博文章第一时间在新浪网上发表,其它均为转载或假冒,为方便起见,志同道合的博友可收藏此博网址http://blog.sina.com.cn/cjfy,以便第一时间掌握股市最新资讯与报道,占据股市先机!工作忙,不能回答大家问题,请见谅!

    对评论、留言中的广告贴、重复贴、污辱帖等违规行为将进行严厉打击!一经发现,立即处理,还各位一个和谐、清新的视觉环境!!!

    温馨提示:若处于上网高峰期打开本博网页速度较慢,可耐心等待或刷新页面,采取何种方式,当然只有根据你炒股是喜欢做长线、短线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来定。呵呵,你说对吗??>>>欢迎进入财经风云网看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