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误把理财当发财 理财专家提醒:别把基金当储蓄

(2007-03-03 10:15:25)
标签:

证券/理财

股市

股票

投资

分析

黑马

走势

牛股

龙头股

炒股

金股

内参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3月3日专电去年以来,随着股市的大幅上扬,股票型投资基金也成了投资者炙手可热的投资品种。巨大的赚钱效应使很多银行的储户把自己积攒多年的存款投入到基金市场中,把买基金当成收益丰厚的储蓄。近日,深沪股市连续走出大幅震荡行情,使许多新“基民”们尝到了购买基金的投资风险。为此,理财专家再次向把基金当储蓄的投资者亮起了红灯。

  据了解,股票型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资产,由基金托管人、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股票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规避个股风险,同时分享投资的成果。基金投资者依其所持基金份额的多少享受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同时也要承担投资亏损的风险。

  面对近期股市出现的大幅波动,兴安证券理财专家刘宏伟提醒基金投资者,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也不同于债券,投资者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也有可能损失本金。投资者千万别拿2006年的基金收益作为今年的投资参考。事实上,去年基金业普遍出现高回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股市的暴涨,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因而基金投资者千万不要将基金误认为储蓄。

  刘宏伟提醒基金投资者应避免陷入三种投资心理误区:一是误把基金当储蓄,很多人把原来“养老防病”的预防性储蓄存款或购买国债的钱全部用来购买基金;二是误把理财当发财,2006年股市的大涨使不少股票型基金回报率超过了100%,使投资者产生了购买基金“包赚不赔、低风险高收益”的印象,从而让很多怀着财富幻想的投资者忽视投资基金的各种风险;三是误把投机当投资,仅仅关注投资收益,没有全面去判断市场规律,从而助长了投机心理。(作者:梁冬   来源: 新华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