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马观花教稼园(攻略)

(2010-07-22 15:46:36)
标签:

教稼台

后稷

杨凌

教民稼穑

树艺五谷

旅游

分类: 三秦览胜

 

     http://s6/middle/4c531b08g8bf592735cf5&690 

 决定要去杨凌的教稼园,心便已经走了。稍事收拾,急急赶往西阳村,那里有去杨凌的长途汽车。

 杨凌,是因隋代开国皇帝杨坚的陵墓在此而得名。

 杨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也是传说中的后稷故里。4000多年前,我们华夏农业的师祖后稷·弃就在杨陵这块热土上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成功地推动了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过渡,创造了先古时期华夏农耕文明与辉煌。 http://s3/middle/4c531b08g8bf5421b4212&690

  说起杨凌教稼园,这当然还得从后稷说起了。据史料记载: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这孩子似有神灵保佑,弃之街巷,车马不压;弃之荒野,虎豹不吃;弃之渠上,飞鸟以翼覆之。姜嫄以为神,遂养育长大成人。因初时欲弃之,故名曰“弃”。弃为小儿时,戏耍就爱植树木,种麻菽,成人后酷好农耕,善种谷物稼穑,成果丰硕。农人纷纷效法,影响很大。帝尧知道后,即封他为农师。弃“教民稼穑”,天下尽得其利。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其后子孙繁衍,逐渐强大,是为周。据《山海经》载:后稷死后,其“墓地三百里,五谷自生,鸟兽共处。莺歌燕语,百兽率舞。环境宏丽,为人间乐园”。此情此景令人向往,却不知《山海经》中所述宝地是否就是今日“教稼园”之圣地呢。

 

http://s16/middle/4c531b08g74655305a6df&690

               教稼园门前,篆体的“教稼园”三个字醒目而高雅

 

  教稼园位于西宝高速公路杨凌出口处。下得车来,远远就看见“教稼园”三个绿色篆体大字了。这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背景营建的具有现代休闲性的观光公园。与大门直对的是后稷的雕像。老祖宗手持谷物,高瞻远望,形象雄伟高大,不由人仰首起敬。

 

http://s4/middle/4c531b08g8bf54932aca3&690

 

 一进大门,就看到12个阴阳大脚印,其意应当是源自历史典故——后稷之http://s11/middle/4c531b08g7465530f413a&690母姜源郊外践巨人脚印而怀孕的故事。也许,还喻意着中国农耕历史发展变化的艰辛脚印吧。从景观的角度讲,脚印带给游人的不仅是一种新奇的视觉美感,而且会激发游人以践“古人”脚印之兴趣。

 走进后稷塑像前的教稼广场,不能为这广场的构思称奇。教稼广场中心的教稼台为方型,教稼台中心花岗岩地雕农耕“历法图”为圆型。教稼台四角各设置花岗岩景观圆球一个,分别刻有“春、夏、秋、冬”四个汉字,与教稼台中心花岗岩地雕的农耕“历法图”上的农时遥相呼应。整个广场无不喻意着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古代先哲思想。而方型教稼台的颜色为土黄色,圆型地雕为青蓝色,既形成了色彩对比的互补,也取意了五色土中黄土为中的风水理念。高大的后稷塑像,神秘的花岗岩地雕,以及广场周围的巨型粮缸,仿古农具等,无不传递着中国农耕历史的信息符号,诠释着华夏农耕文化的继往开来。

 

http://s4/middle/4c531b08g746553768f03&690

http://s6/middle/4c531b08g7465534861b5&690

 

 广场西侧是水系和五谷种植区。漫步景区,但见奇石丽水,风车轻摇,木秀草茂,栗稷正旺,好一派田园风光。看小桥清溪,走步步美景,闻鸟语花香,不由人心旷神怡。想来,老祖宗当年就是在这块宝地上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中华农耕文明先河的吧。呵呵,轻风吹得人陶醉,美景如画不思归呀……

 

http://s9/middle/4c531b08g8bf546f80048&690

http://s2/middle/4c531b08g8bf54826fe61&690

 

夕阳西下,沿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走进后稷像下的观景平台,南眺秦岭巍峨,渭河两岸绿浪滚滚,高速路上车水马龙。北看农科城蒸蒸日上,俯视教稼园美景尽收。心潮逐浪,一位伟人的诗句在耳际回响: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旅游攻略:教稼园位于西宝高速公路杨凌出口处,自驾车自然很是方便。从西安或其它地方乘坐火车、长途车,也只须在火车(汽车)站前乘坐1路公交车均可到达。除了教稼园,杨凌还有“博览园”、“水上运动中心”值得一游。

 “博览园”内有昆虫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5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植物分类园、树木园等。早上九时开园,票价每人60元。(老周去时时间尚早,还未开园,所以只在门外拍了几张照片。)

 水上运动中心曾是第四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也是陕西省水上运动项目的训练基地,据说水面相当可观。票价不祥。

 当然,如果可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老校区(原西北农学院)还是去看一看,那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杨虎城将军创办的,颇有一番历史说事的。

 去了杨凌,就不能不去吃吃那有名的杨凌蘸水面哟,那宽宽的面,绿绿的菜,浓浓的汤,看着就让人心馋……呵呵。

 

   http://s11/middle/4c531b08g8bf54bca3f3a&690                           教稼园后稷像

(这个塑像也太高大了,老周水平差些,照了几张都不理想,这张是在网上下载的,嘿嘿,见笑了。)

 

http://s13/middle/4c531b08g8bf54051051c&690

                      教稼台中心花岗岩地雕的农耕“历法图” 

http://s8/middle/4c531b08g8bf541b2a597&690

http://s15/middle/4c531b08g8bf53fed9a1e&690

http://s4/middle/4c531b08g8bf53f6c0713&690

http://s15/middle/4c531b08g8bf53f0cdcae&690

        教稼台上的景观圆球,分别刻着“春、夏、秋、冬”四个汉字

 http://s14/middle/4c531b08g8bf54674c04d&690

风车轻摇  丽水奇石 http://s5/middle/4c531b08g8bf5475a2d04&690

小桥清溪  步步美景 http://s14/middle/4c531b08g8bf54b266a4d&690

 出得门来,注意到门东侧竹林丛中一石碑,写有“坎家底遗址”字样,遂照了下来。网上查询得知:“坎家底遗址”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60公里处杨陵区渭河北岸二级台地上。新石器时代至周代文化遗址。遗址东西横距150米,南北纵距100米,总面积1.5万平方米。地表可见各种陶器残片,特别是周代器物残片俯拾皆是。出土的文物有陶鼎、陶鬲、钵、盆、罐、尖底瓶等。”老周愚昧,不知此碑因何在此,教稼台是否就修在“坎家底遗址”。留此纪念了。

 

 

http://s8/middle/4c531b08g8bf53bf68c87&690

位于博览园门前的后稷塑像

http://s10/middle/4c531b08g8bf53b84de29&690杨凌博览园
http://s10/middle/4c531b08g8bf53c42e4a9&690
“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外景

http://s2/middle/4c531b08g8bf5414a2361&690农耕“历法图”
http://s4/middle/4c531b08g746553768f03&690
在观景平台上俯瞰教稼广场
http://s8/middle/4c531b08g8bf543070737&690
教稼园美景
http://s15/middle/4c531b08g8bf5437f04ae&690
教稼园内的尖底瓶雕塑
http://s11/middle/4c531b08g8bf5440b2dfa&690
教稼园北门
http://s14/middle/4c531b08g8bf54481ca6d&690

教稼园北门
http://s9/middle/4c531b08g8bf546f80048&690
教稼园美景
http://s10/middle/4c531b08g8bf547cb7d19&690
教稼园美景
http://s13/middle/4c531b08g8bf548734a4c&690
教稼园美景
http://s12/middle/4c531b08g8bf548cec7cb&690
教稼园美景
http://s4/middle/4c531b08g8bf54932aca3&690
水边远眺后稷塑像
http://s12/middle/4c531b08g8bf549930c9b&690
教稼园美景

http://s14/middle/4c531b08g8bf549df5d8d&690

  教稼园一景——滚木铺路

http://s13/middle/4c531b08g8bf54a36454c&690教稼园美景
http://s7/middle/4c531b08g746552e9f886&690

 杨凌博览园一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