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湖边谒石刻长廊
咸阳本无湖,只有横贯关中的渭河绕城而过。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能以其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和韵味深长的人文内涵吸引世人,就是因为其身边日夜流淌的渭水。汉唐时,咸阳就曾被称为渭城,足见河与城已密不可分了。岁月流逝,渭河水虽少了许多,新兴的咸阳湖,又为古城增添了几分水韵。
从咸阳湖畔举目远望,水天一色,一望无际的浩淼。间有游艇穿梭,水鸟飞翔,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湖边花红草绿,曲径通幽,亭台楼阁,树影婆娑,游车往来,游人如织。http://s7/middle/4c531b08g8554be614336&690
而屹立于湖边绿草丛中的《古代名人赞咸阳诗词石刻长廊》,更是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人。日前,老周就专程前往,一睹为已快。
http://s4/middle/4c531b08g8554c5386563&690
古代名人赞咸阳诗词石群
http://s7/middle/4c531b08g8554adbdd6e6&690
古代名人赞咸阳诗词石刻长廊
http://s11/middle/4c531b08g8554a39bb98a&690
咸阳
唐 李商隐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笑想当年咸阳,宫殿门阙、楼台周阁,千门万户,座落重重。在秦始皇仿盖的六国建筑里居住着诸侯国来的””妃嫔媵嫱”,佳丽绝艳,显现着一片强盛与繁华。或惜,竟毁之项羽的一把大火。难道是天帝又醉了,失却了对秦地美丽山河的关照么?
要说这“天帝之醉”,还有个故事呢。据说秦穆公一次长睡不醒。七天之后,突然睁开眼,他对身边的人讲:他觐见了天帝,天帝也非常高兴。不但让他欣赏了“钧天广乐”,还在酒醉未醒时,把“金策”也赐与了他。所以秦国才能踞有山川秀美的关中。
http://s16/middle/4c531b08g8554a5470d9f&690
小诗并画奉送汾叟同年机宜奉议赴熙河幕府
画出离筵已怆神,那堪真别渭城春。
渭城柳色休相恼,西出阳关有故人。
作者为宋人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想来他在宋代绘画史上的地位恐是不低呢。老周才浅,未找见称其诗才的记载。此诗反用了王维的诗“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构思巧妙,诗人机智可见一斑。
http://s1/middle/4c531b08g8554a85149c0&690
留题清渭楼
宋 黄孝先
黄翁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
为官落得官下隐,爱山不得山中游。
朝看暮看山更好,古人今人空自老。
天生定分不可移,白云悠悠寄怀抱。
千百年来,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以其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和韵味深长的人文内涵,吸引着世人,可说是名扬天下。而古渡的景色,除了渭河上有船有桥、乃之声彻夜不息之外,应该说还有渡口岸边的楼,这便是曾被各代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过的西北名楼——清渭楼。
清渭楼系宋代黄孝先所(也就是《留题清渭楼》的作者)始建。先后四次改建、重建,历经近千年的风雨沧桑,迭有兴废,尽管楼址多次移位,后来的面目已非当初,却一直跟随着咸阳古渡,始终矗立在渭河岸边。近年,咸阳市已实施了清渭楼再建工程,设计中的清渭楼为仿宋建筑,斗拱飞檐,菱花隔扇,风格柔和而绚丽。人们正翘首以待,曾与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媲美的清渭楼,早日以其瑰伟绝特的雄姿重现于世。
http://s11/middle/4c531b08g8554b58a16fa&690
塞下曲
霍去病收复河西
骏马似风飚,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壮哉!好诗!写出了霍去病的彪捍和大汉雄风,可惜不知道是谁写的。
http://s4/middle/4c531b08g8554b790dd23&690
柳枝词
明 王韦
渭水西来万里遥,行人归去水迢迢。
垂杨不系离情住,只送飞花过渭桥。
在历代诗词家笔下,柳一直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
“柳”者,留也。这一字音上的联系,已足以使柳获得别离文学作家的青睐,更何况它那长条依依的体形活脱就是一种款款惜别的天然姿态。
http://s11/middle/4c531b08g8554b8e0855a&690
咸阳值雨
唐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咸阳值雨》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在诗中,作者用“借景写景”的手法,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调动读者的思情。全诗写得清丽流畅,富于动感,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http://s10/middle/4c531b08g8554ba3f7e49&690
忆秦娥
唐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http://s6/middle/4c531b08g8554bb8000b5&690
细柳营
唐 胡曾
文帝銮弈劳北征,条候此地整严兵。
辕门不峻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
“细柳营”曾是极具英雄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化符号,也是“堡垒牢不可破”的代名词。随手翻开中国文学史,以细柳营为命名的诗篇众多。唐人胡曾《细柳营》便是其中之一了。
http://s16/middle/4c531b08g8554c435721f&690
晚渡渭桥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唐 卢照邻
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
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
卢照邻曾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碑上所立只是《晚渡渭桥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的一部分。其原文如下:
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
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
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
迸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
http://s12/middle/4c531b08g85551dda3e5b&690
诗经•秦风•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诗经》秦风•渭阳
描写的是春秋时期发生在古都咸阳的一代霸主晋文公与其外甥秦康公的一段离别赠言,其中秦康公对已故母亲的思念真挚情感尤为感人。
http://s1/middle/4c531b08g8554ac4fa260&690
咸阳城东楼 唐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思乡之情与吊古之幽,两种情感互相渗透,互相激发,感情浓烈,较之一般怀古诗、思乡诗,《咸阳城东楼》意境更为高远,发人深省。http://s3/middle/4c531b08g8554a2f3e492&690
http://s4/middle/4c531b08g8554a9ed3323&690
http://s14/middle/4c531b08g8554a4ccff0d&690
http://s13/middle/4c531b08g8554ab3cf10c&690
http://s15/middle/4c531b08g8554ab8941ce&690
http://s4/middle/4c531b08g8554ae74db23&690
http://s3/middle/4c531b08g8554b6e90fd2&690
http://s10/middle/4c531b08g8554bdaa2559&690
http://s4/middle/4c531b08g8554c9478433&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