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五花八门(学术随笔) |
“三峡啼猿”为长臂猿而非黑叶猴
(选自瞿明刚著《三峡诗学》)
“三峡啼猿”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意象,具有触发诗情的独特诗学价值。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八“自述类下”载,“唐郑綮云:‘诗思在灞桥驴子背上。’胡擢云:‘吾诗思若在三峡闻猿声时也。’余少作《论诗绝句》,其一云:‘诗情合在空舲峡,冷雁哀猿和竹枝。’用擢语也。后壬子秋典蜀试,归舟下三峡,夜泊空舲,月下闻猿声,忽悟前诗,乃知事皆前定。”
宋代《宣和画谱》卷十:“关仝(一名穜)长安人,画山水早年师荆浩,晚年笔力过浩远甚,尤喜作秋山寒林与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市山驿,使其见者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不复有市朝抗尘走俗之状。”
“三峡闻猿”不但是中国诗人也是中国画家的一大诗思和画意的触发机关。
三峡啼猿有双重身份认证:其一,生物身份;其二,文化身份。
(一)生物种属
由于三峡啼猿已经消失,也由于古人猿、猴不辨,当今学界对于三峡啼猿的种属出现“长臂猿”和“黑叶猴”两种说法。
1、“长臂猿说”——
2、“黑叶猴说”——
时任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的会长吴登明于2000年夏天,在离三峡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一一南川市金佛山原始森林发现了一种叫声凄惨的黑猴,发出hou-wu-hou的鸣叫。2000年11月,中国林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苏化龙教授和助手闻讯专程赶赴重庆,断定为1980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6年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黑叶猴,目前全球数量不到2000只。“苏化龙考察分析,重庆金佛山黑叶猴长期与世隔绝,孤岛效应十分明显,但从两颊至耳基部有一道明显的白色分析,这种黑叶猴同贵州黑叶猴一样,属于黑叶猴亚种白颊黑叶猴,因此从渊源上重庆黑叶猴同贵州黑叶猴是同一种类。从鸣叫方式上,广西黑叶猴与贵州黑叶猴都没有重庆黑叶猴这种凄厉悠长的啼鸣,换句话说,重庆金佛山黑叶猴的凄厉啼鸣在猴科中是独一无二的,从啼鸣的特征以及活动区域上苏化龙判断重庆金佛山黑叶猴就是史载‘巫猿’的后代!这也与吴登明的判断不谋而合。曾经有人对‘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啼’字大惑不解,‘啼’是啼哭的意思,并指出猿没有啼哭的叫声,李白是用词不当,现在看来,是世人没有听到过巫猿独一无二的啼鸣,而李白的形容应当是‘实话实说’了!”
这里的山民称黑叶猴为“岩蛛猴”或“岩猫”。
(二)猿猴殊性
传为北宋易元吉所绘的《蛛网攫猿图》的猿为白颊长臂猿。宋代法常( ?-1281 )的《猿图》里的猿全身皮毛黑色,无白眉、白颊、白掌,为黑长臂猿。宋代佚名作者《枇杷戏猿图轴》所绘两猿脸颊具白色毛发,似为白颊长臂猿。元代颜辉的《猿图轴》为水墨绘两猿于树桠间,为黑长臂猿。明代朱瞻基(宣宗,1399——1435)的《戏猿图轴》里的三只猿,成年雌雄两猿均为黑色,幼猿则为棕色,似为黑长臂猿。康熙年间,王士祯在京师看到过宣宗的《黑猿图》,御笔云:“宣德壬子之夏,广西守臣都督山云以猿来进。朕既一览而足,间因几务之暇,偶绘为图,以资宴玩。”(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三)所谓黑猿,疑即黑长臂猿,与《戏猿图轴》的猿相同。清代“海上四任”任预的《翠竹白猿图》、著名三峡诗人张问陶的《双猿图轴》均为无尾之猿。
宋、元、明、清的猿图里没有发现有尾巴的,近人画猿则有了尾巴:近代王梦白的《红树双猿图》绘两猿坐于树间,长尾下垂,意态安闲。范曾的《神猿献寿图》、《神猿图》均为有尾的猿图。
动物学家对长臂猿的描绘是——
长臂猿属高等灵长类动物,它和猩猩,大猩猩、黑猩猩等统称为类人猿。它们的姿式为半直立。无尾,颜面部裸出,富表情。
中国古代对猿的外部形态认识集中在宋代祝穆的《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三十七“毛虫部”里——“群书要语:‘猿,似猴大,黑色。长前臂。’《繁露》‘猿……或黄或黑。’《说文》‘猿寿五百岁则为玃。’《抱朴子》……”
猿与猴的习性区别以及由此导致的文化蕴含区别在唐代李德裕(787—849)的《白猿赋并序》里有较为集中的体现。
猿、猴的“殊性”在古人的理念中判若云泥。《艺文类聚》卷九十五“兽部”下载:“《抱朴子》曰,猿寿五百岁则变为玃,千岁则变为老人。又曰,周穆王南征,一军皆化,君子为猨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归纳古人传说与论析,则猿为君子化身,猴为小人象征。猿性沉郁,仁爱。猿之哀吟、清啸是诗意的销魂之声。猴则性情轻佻,自私,躁动。
中国诗里的猿是孤独而悲伤的“孤猿”、“寒猿”、“野猿”,是多情而沉郁的“吟猿”、“啼猿”、“哀猿”,是幽栖而野居的“清猿”、“仙猿”、“玄猿”,也是凝重而崇高的“猿公”、“猿父”。
甚至近人将猿啼与杜甫的吟诗相提并论:“青松树上惨悽悽,青松树下碧离离。巫山巫峡秋万里,月明谁唱杜陵诗?”因此,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来看,三峡啼猿必为长臂猿。
每次鸣叫持续约10-20分钟。
在每天清晨朝雾消失前,约9时左右,每群都可齐鸣数次。
每群的鸣声常从固定方位的高处传来。间或在傍晚前也有鸣叫的。
但阴雨天气则全天不鸣叫。
但是,在文学的世界里,长臂猿的鸣叫比动物学家考察得来的情形更复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