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献之《桃叶歌》赏析

(2010-02-07 19:22:28)
标签:

桃叶歌

王献之

休闲

王献之与《桃叶歌》成为千古流传、委婉柔美的爱情故事。究其历史,王献之一共写过三首《桃叶歌》。

桃叶歌三首其一  
桃叶映红花。 无风自婀娜。
春花映何限。 感郎独采我。

桃叶歌三首其二 
桃叶复桃叶。 桃树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 独使我殷勤。

桃叶歌三首其三
桃叶复桃叶。 渡江不用檝。
但渡无所苦。 我自来迎接。
http://s15/middle/4c51fec4h7319b7e43eee&690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歌》是东晋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中的一个曲调。据《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该曲调系东晋中期王献之所作,有歌词三首,本篇是其中之一。王献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也擅长书法,后世并称“二王”。从《桃叶歌》看,王献之的文才也不差。桃叶是王献之的妾,献之非常爱她,因此写作此歌。

  本篇以桃叶的口吻来抒写桃叶对王献之热爱她的感激之情,篇中的郎即指献之。本篇上两句说:桃树绿叶红花互相映带,它那轻盈娇艳的体态,虽然没有春风的吹拂,也仿佛在微微晃动,显得婀娜多姿。这两句表面上写桃树,实际是以桃花比喻桃叶妾的美丽。下两句说:春天百花盛开,在明媚的阳光下,焕发光采的花木品种,真是数也数不清;可是郎君唯独喜爱、采撷我(桃花),其情谊是多么令人感动啊!这两句以桃叶的口吻,写她受到王献之热爱的感激心情。全篇以桃花比桃叶妾,显示出她的娇艳美丽;以王献之于春日百花中独采桃花,表现出他对挑叶的深情和桃叶对他的感激。短短四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把桃叶的美丽、献之和桃叶两人间的情爱都表现出来了,语短情长,堪称古代爱情诗中的一篇佳作。诗的语言朴素明朗,比喻生动,可以看出深受当时吴地民歌的影响。

  《桃叶歌》抒写对婢妾的情爱,除掉受民歌大胆表现爱情的影响外,还显示出魏晋时代文人思想比较解放的特色。在汉代,儒家思想的统治相当强大。儒家提倡诗教,要求诗歌“发乎情,止乎礼义”,表现男女情爱而无关政治教化的作品,往往受到轻视,甚至被目为淫辞,限制很多。因此在汉诗中,我们只能看到像秦嘉、徐淑夫妻赠答的诗篇(即使这样的诗为数也很少),而不能看到像《桃叶歌》那样的作品。到魏晋时期,儒家思想的统治大为削弱,道家的老庄思想抬头。当时不少文人要求摆脱森严的礼法束缚,崇尚自然,主张顺着人的自然感情行动。在处理男女关系上也是如此。《桃叶歌》敢于表现对社会地位低下的妾的情爱,可说正是这种时代新风气下面的产物。与《桃叶歌》同时,乐府吴声歌曲中的《碧玉歌》、《团扇歌》与之声气相通。《碧玉歌》写晋汝南王司马义的爱妾碧玉对汝南王的感激之情,《团扇歌》写晋中书令王珉和嫂婢谢芳姿间的情爱,题材内容与《桃叶歌》非常接近,反映了一个时代贵族、文人在生活、创作方面的共同风尚。它们在表现魏晋人的任诞放荡、纵情享受方面,有其消极一面;但在反抗儒家礼法、大胆表现真情实意方面,又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王运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