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痴黄公望

(2009-01-08 12:20:59)
标签:

黄公望

文化

黄公望,号大痴,山居图,富春诗;
画七年,费苦思,钓滩胜,状真挚。
峰数十,树数百,各有形,不同态:
 变化奇,雄而丽,价可比,兰亭序。 

  “元四家”,在明代中期认为是赵孟俯、黄公望、王蒙、吴镇四位画家,明末董其昌等人认为赵孟俯的地位应高一些。而换了倪瓒,明代王世贞《艺苑厄言》中说:“山水画至大、小李一变也,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元代画家,是变化中的中坚。 

  元代中后期,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四人,在山水画创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以真山真水的现实描绘为起点。在绘画史上得到很高的评价,被称为“元季四大家”。黄公望,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后过继给浙江永嘉黄氏为义子,聪颖俊秀,其父九十始得之,说:“黄公,望子久矣。”因而得名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 
  他生于南宋宗咸淳五年(1269年),死于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前后,享年85岁。中年做过小吏,因张闾案受累坐牢,出狱后遂隐居不仕,皈依“全真教”(即新道教),寄情于山水。常往来杭州、松江、虞山(常熟)等地讲道卖卜。工书法、诗词、善散曲、通音韵、学画较晚,50岁左右开始山水画创作,曾受赵孟(俯)影响,性情上有人题他的《天池石壁图》说他“滑稽玩世”,“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酒墨秋淋漓”。晚年的黄公望,生活旷达浪漫,常酣饮游乐。    

  黄公望善画山水,得赵孟(俯)指授,上师董源,巨然、间及荆诰、关仝、李成诸名家,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发展了董源画派,在虞山、三泖九峰、富春之间领略江南自然胜景,随笔模记,他的作品大都体现了上述地区秀丽的山川景色。其画特色以“线绛”居多,山头多作矾石,笔势雄伟,水墨画皱纹极少,笔意尤为苍茫简远,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张宪说他的画:“笔端点点有生气,谁知痴翁不知仙。”黄公望并著有《写山水诀》一卷,对后承者以启迪。黄公望的山水画,虽多见于70岁以后所作,但笔墨气韵上,确充分表现出苍茫浑朴,秀润淡雅,蓊郁华滋,萧散清逸的不同风貌。观赏他所述的山川,实感大自然的意态,物外之情。他主张师造化,并主张见好山好水随时模记,但不以刻化真山真水为目地。现存他的作品有《富春山居图》(在台湾)、《九峰雪霁图》轴、《天池石壁图》(藏于北京故宫博院)等。 
  其中《富春山居图》是他的代表作,是他晚年花了七年时间画成的。画中画了山峰数十,一峰一状,树数百,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至极,《富春山居图》,运笔上是中锋、侧锋、尖笔、秃笔夹用,将长短干笔皴擦,与湿笔披蔴皴浑成一体,画出了山回水转,仿佛数十里之遥。真是尺素绢纸,淡山无尽。清代画家邹之麟粑他的画的价值与王羲之《兰亭序》相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黄鹤山樵王蒙
后一篇:吴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