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有感

(2014-06-23 08:35:11)
标签:

教育

学习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有感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李炳华

什么是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以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是摆在每一位普通教师面前光荣而坚巨的任务。教学走到如今,特别是近些年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发掘优质课堂等举措常常引人深思。

传统教学认为,师者传授知识解惑也。因此以往的教学并且现在 许多老师仍乐此不惫而在使用的是传统式教学。系统、全面、细仔是此种教学的特点,缺点是不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一古脑地向所有学生倾授知识。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课堂教学以老师为主导,学生是被灌入的。好象一个只患了脚痛的病人仍被动地接受全面检查,进而系统性地吃药,没有做到对症下药。这样的教学既低效又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陶行知先生讲“教是为了不教”。老教学家敏锐地洞察到了教学的规律,若干年前就为广大老师提出了这一鲜明的论点,有相当的前沿性。对于这一观点老师们可能有疑惑,学生不教怎么进行学习,学生自学了怎么知道知识掌握的到位不到位等一大串的问题困扰了老师,而且现在的应试教学使得广大教师不敢去赏试新的教学方法,仍然在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默默地辛勤地教,不求有功但求无错。老师们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教学单一沉闷。有学者把之归纳为“老师讲、写、放PPT;学生听、记、看”等一些简单的几个动作。师生课堂呆板,互动性很差,调动不起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仅适合少数作为精英的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与现在的人人体现自我价值是格格不入的。制压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种教学模式几十年如一日的反复实践,发现存在很多弊端。为此广大教师都在积极地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现代学生成长在信息化社会,阅历与前几代人是无法比拟的,这就要求教学工作者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来传授知识的话,可能会抹杀大多数学生的才能。而且现代的学生要学习的东西多,需接受方方面面的教学,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因此就提出了有效教学的迫切性,提高课堂效率作为优先之项。

“先学后教,先教后学,温故而知新”是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知识分门别类,有太多的内容要给与学生来穷尽。细化到各门各节各单元,无非就存在难与易的差别。如果要学的知识内容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能懂、会,通过自教相互教能会的就适用先学后教。先学不是无目的学,老师不是无所事事,应进行有的放矢的“导”学,而这种导学案的编写也不是把知识简单细化为重难点,或对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如果这样做就失去了真正导其先学的目的。导学案的根本点是要着重本课时所要解决的教学目标,适当联系前后知识才为根本要点。后教要让学生自己教自己,当自己的老师,还要同学之间的相互帮教。班级作为一个群体,个体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作为老师又是学生,这样的学习效率能不高吗。这样留下真正要老师教的东西就少之又少了。但后教也有个度的把握,即使学生全会,但如果老师能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个三五个可让学生能力升华的要点,就会让学生知识上一个台阶。

“先教后学”,并不是所有知识都可以用来先学的。学生不具备阅读与思考能力,效率低下就不适合先学后教。例如理科、奥秘难懂的自然科学类就不一定完全适合先学后教。还有一些要通过实验探究而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先学,可以通过边学边教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以现行的化学教材为例,现教材分为二本必修教材,三个选修教材。特别是选修教材中的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等,有时先学不一定有效果,还是要以教师为主导来展开学习。我们强调老师的传授性,但教什么,怎么教还是问题摆在老师们的面前。是用传统的面面俱到法,还是以生为本开展小组学习,共同探索共同提高,以促进知识的均衡发展?

本人认为教学应当与时俱进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以原电池为例,我们老师可以把此节分为若干个单元来学习。从培养兴趣角度出发,一开始不急着把所有难、高的知识全展出,而首先应展示各类电池,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卸瞧一下内部结构,进而从化学角度分析研究,再到开发各种电池这样教比较合适。一些专用符号不一定在第一堂课上出现,而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和兴趣。如果一味把所有电池的知识在一节课上全展示给学生,唯必教学效果好。在教学中,老师要时刻把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首位,让学生学会思考。可以给合自身学科特点如逻辑思维、学科中的符号、表达公式等教会学生怎么去理解。在分析课文中用好教参教辅资料。通过老师的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也通过教让学生插上智慧的翅膀,大大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带走,伴随学生们的一生。

“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一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新知识也必须从旧知识作链接点开展教学。从每个章节到每一课时,所有的新知识都与旧有知识有联系的,这是客观规律。也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基本保证。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对新知识化难为易,触类旁通,把握好新旧知识的关系。例如今天要教授的知识是建立在哪些旧知识的基础上的,新旧知识的度在哪要清楚。也要让学生明白没有全新的东西,这样学生才会有信心。如果教师本人也认为新知识怎么怎么难学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老师还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地学习。对出现分化的学生给以必要的指导帮助其共同提高进步。教学上可以起点低一点、步子小一点、活动多一点、反馈快一点,给所有学生以信心和耐心,要知道学习上本没有差生,只有快慢和效率高低之分,当老师仅仅要做的是引导和帮助。

余文森教授主讲的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是今后本人开展有效教学的范本,在教学的活学活用中,相信一定能结发丰硕的成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