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iddle/4c518e67g8c35de124bc7&690
通往老司城的那段路,是我这辈子走过的最最艰难的路。
我们是从芙蓉镇包车一路过来的。到永顺这五六十公里路只用了三四十分钟。从永顺到老司城约20公里的山路,却让我们走了足足两小时。为此,我还多付了80块钱的车费。这坑坑凹凹不成路的路,让你无法形容它的样子,颠簸,辛苦,自然就不用说了。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大山坳里的小村寨,竟然也会被列入《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之中,这不得不让人觉得她是一个神秘的所在。
当我们终于抵达老司城的村口,看到的是和凤凰城、芙蓉镇迥然不同的一面一一凄美,苍凉,幽寂,人稀。来到这里,你找不着一家旅馆,看不到一家饭店,买不到一件商品,连一条不成形的小街的影子也没有,更不用说有大红灯笼和醒目招牌之类的东西了。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静静的,凄凄的,凉凉的。
我们沿着脚下用大小不一卵石铺洒成的的小路,磕磕绊绊地向村子里走去。一路上,没见着一个人影,绕过几间破舍,看到一条小河横在前面。不远处的树荫下好像是个渡口,河边上系着几条小木船。我们走到跟前,四处张望,没人。便大声喊叫:有人吗,有人渡河吗?大约一袋烟的工夫,远处有一个矮男人一瘸一拐地向我们走来。估计此人十有八九是船夫。
这矮男人看上去五六十岁,黑黑的,一脸皱纹,老远就问我们去哪里,说话声音倒是蛮宏亮的。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说这里没有什么好玩的,要不,你们去土司祖师殿看看。我问他怎么去,他说乘小船顺溪流而下,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我说好吧。在这荒凉的地方,连个人影都难见,也只好听他的了。说好价,30块钱,我们便上了他的小船。
坐在小船头,看两岸峭崖险峰,一湾河水绕山远逝,一路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我甚至暗自庆幸来对了地方,这恍如隔世的老司城居然有如此令人陶醉的景色,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我一边欣赏眼前的美景,一边和船夫闲扯,也是想从他嘴里得到一些有关老司城的故事……
他告诉我,眼前的这条河叫“灵溪河”。从这里漂下去,两三个小时,可直抵现在的芙蓉镇。往昔,这里主要靠这条水路与外界联系。有关老司城的过去他也说不出多少来,是我后来从有关资料上得知的。800年前,这里是溪州土司的古都。这里原本不叫老司城,叫“福石城”。因这里是土司王朝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也曾经是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地繁华。据记载,老司城分内罗城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口稠密,市店兴隆。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传说。
一会儿,小船到了土司祖师殿的码头。我们下了船,上岸寻找掩映在树林丛里的祖师殿。破败的祖师殿座落了在半山腰上,四周一片荒草杂木,冷落着不见人影。走进殿内,只有一位孤独守殿的老人,呆呆地坐在长凳上发愣。我们四处打量,只发现殿内那一口古钟是原有的,也有些年代了。上面铸有“天运嘉靖十年岁次辛卯三月初五日庚寅艮吉造”字样的铭文。除此而外,再也找不着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了。
返回村寨时,我们走的是一条800年前的官道,路面是用河里的卵石铺成的。奇怪的是,那些卵石是个个直竖的,而不是扁平的,走在上面就如同在按摩脚一样,蛮好受的。但到底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我们也不得而知。
往返的途中,我们尽可能地到处走走,看看,在废墟的残垣断壁之间寻找遗留的痕迹,因为这里看上去一切都与废弃相关。废弃的城墙,废弃的宗庙,废弃的祠堂,废弃的宫殿木楼和紫金山散落的那些王族的古墓,没有一件是比较完整的了。这里,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废都。
老司城,已是过去的城。如今,这里除了一条官道还依然如故,其余的连一点城池的影子都不见了。真的是令人难以置信,曾经繁华的古都,就这样被岁月消逝得无影无踪……
http://s10/middle/4c518e67g8c3e06e53b89&690
http://s4/middle/4c518e67g8c3e08369763&690
http://s10/middle/4c518e67g8c3e08aee749&690
http://s7/middle/4c518e67g8c3e092aa5d6&690
http://s13/middle/4c518e67g746c9a8f3cfc&690
http://s12/middle/4c518e67g8c3e0a0de2db&690
http://s13/middle/4c518e67g8c3e104f756c&690
http://s2/middle/4c518e67g8c3e1145e9a1&690
http://s1/middle/4c518e67g8c3e11923130&690
http://s15/middle/4c518e67g8c3e11e9e63e&690
http://s15/middle/4c518e67g8c3e12df9ace&690
http://s11/middle/4c518e67g8c3e13b1d40a&690
http://s15/middle/4c518e67g8c3e141ff3ee&690
http://s12/middle/4c518e67g746c9c1be25b&690
http://s10/middle/4c518e67g8c3e1b589969&690
http://s16/middle/4c518e67g8c3e1bbe46ff&690
http://s3/middle/4c518e67g8c3e1c0a79b2&690
http://s9/middle/4c518e67g8c3e1ce19558&690
http://s6/middle/4c518e67g8c3e1e10d9c5&690
http://s4/middle/4c518e67g8c3e1e9fa763&690
http://s1/middle/4c518e67g8c3e1fde9e20&690
http://s13/middle/4c518e67g8c3e203a172c&690
http://s4/middle/4c518e67g8c3e20edb593&690
http://s14/middle/4c518e67g8c3e2159fe3d&690
http://s3/middle/4c518e67g8c3e2196f242&690
[作者2010年5月拍摄于老司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