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4c518e67t80166339bbb5&690
很少选择在冬季游江南,游古镇。
今冬一日,和好友驾车来到被当代人冠以“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的木渎古镇。恰逢绵绵细雨和着阴冷的北风轻轻地飘洒着,又近傍晚时分,我们走进了古镇的老街。
整洁的老街是用石板铺成的。白墙黛瓦的民居,拥着不宽的街道。雨中的古镇略显些宁静。我们没有备伞,冒着雨,行走在通往严家花园的石板路上。看着树木静静地被这冬雨打湿着,挂在树梢的雨滴将落未落的样子,像一位娇羞的少女脸上的清泪;脚下雨水浸湿了的石板路,仿佛湿润着陈年的往事,湿润着古宅的深院,也湿润了我的心情。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镇,在冬雨中引我们来寻古觅幽了。
木渎,自古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当年吴王为了取悦美女西施,大兴土木,自越国源源不断地运来大量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以致“积木塞渎”。木渎古镇亦由此而得名。
走进严家花园,那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中处处可见历史的痕迹。抚摩着古老的墙檐,感受着独具匠心的园艺,也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世道的更替。这里曾经是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沈德潜先生的宅第,后转让给了木渎诗人钱端溪,再后来被木渎首富严国馨买下并重葺后更名为“羡园”。因园主姓严,当地人叫它“严家花园”。眼前的这座老宅,重门庭院深深,小桥流水悠悠。那曾经的辉煌,也只是过眼烟云了。然而,在时光的流逝中沉淀下来的那份雅致,那份韵味,却是历久弥纯。
从严家花园出来,向左250米便到了乾隆六下江南必到之地一一虹饮山房。它是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两座明代园林联袂而成。园内的建筑既有江南文人园林的秀美,又兼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这里原本是清初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园林,有“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所以,乾隆下江南必到此园中游览、听戏,这里也成了乾隆游江南的民间行宫了。而皇帝身边的大臣纪晓岚、和坤、刘墉等人,也都数次下塌过此地。如今大门金字匾额上的“虹饮山房”四个大字,便是当年刘墉亲笔题写的。
除上述而外,古镇上还有许多值得欣赏的宅第。位于镇上山塘街鹭飞桥东的古松园,那是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建筑。因园中有一株明代的罗汉松,苍翠虬劲,姿态优美,故取名为“古松园”。另有著名的榜眼府第,座落在镇里的下塘街上,它是林则徐弟子、晚清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的故居。
古镇上的私家园林为数众多,白墙黛瓦的明清建筑随处可见。在一日冬雨里来寻古觅幽,虽略有些阴冷,但雨中的江南古镇是别有一番韵致。在淡淡的雨雾笼罩下的古镇,有些迷朦,有些娇羞,甚至有些落寞,但却有诗情画意。此刻,我已记不得那些名人雅士,也想不到那些皇帝大臣,却恍惚走进梦里的烟雨江南……
木渎,我来过数次,多为因公办事,没有一次好好玩过。这次来又因朋友途中办事,耽误了点时间,到达这里已近傍晚,因而我们行走的脚步也过于匆匆。当晚又不便投宿在这河边的小客栈里微醉,有些遗憾!临别时,我忍不住放慢了脚步,回望古镇。我在想,江南的古镇是适合雨天来游玩的。也许,我会在又一个雨天来到这里。也许是在缠绵的春雨中来看水边垂柳,也许是在热烈的夏雨中来观池中嫩荷,也许是在萧飒的秋雨中来闻园中桂香……总之,我会再来的。
http://s9/middle/4c518e67t8016667b5c68&690
http://s11/middle/4c518e67t801667b336ca&690
http://s8/middle/4c518e67t80166ad994c7&690
http://s14/middle/4c518e67t80166c7667dd&690
http://s7/middle/4c518e67t80166d6ae956&690
http://s16/middle/4c518e67t80166e630d5f&690
http://s14/middle/4c518e67t80166fe7df1d&690
http://s12/middle/4c518e67t80167103ad8b&690
http://s1/middle/4c518e67t801674a90bf0&690
[作者2010年1月拍摄于木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