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是两年前,我和好友从丽江返回昆明,途中路过大理,便逗留了两天。
大理古城,没有被列入《中国最美的一百风情小镇》一书中,不知是何原因。在我已经走过的几十座古村镇中,有许多是远不如大理古城有资格入选的。因此,我要介绍大理古城,甚至要在我有可能著书时一定把大理古城列入进去。还有我刚走过的束河古镇。下一篇博文我将介绍束河古镇。
一首脍炙人口的电影插曲“大理三月好风光……”让许多的人记住了大理,向往着大理。大理也不仅是三月有好风光的,一年四季都很不错。因为大理四季如春,年温差不大,你何时去都是不错的选择。我们是在八月底到的大理,感觉气候也很适宜,景色也很美。
大理,背靠苍山,面对洱海,山与水之间的古城悠久而文明。绮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白族风情无不撩动着每一位游人的心弦。
一日午后,我们冒着雨,打着伞,走进了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据说至今已有600多年了。但城楼、城墙完好无损,巍峨雄壮。城内也是民居丰厚,古风犹存。大理古城与我们刚走过的大研古城相比,少了几许繁华,多了几分安宁。虽然城内也是商铺一家挨着一家,但喧嚣的场面似乎难见了。朴实、平常的状态下不知不觉中散发出让你无可抵御的亲和力。整洁的街道,清新的空气,古城在一片绿色的笼罩中显得是那样地安详与可亲,连街边上随风而动的不知名的小草也仿佛让你感到是在对你表示友好和欢迎。这里,还真是一处修养身心的好地方呢!
走进古城你会发现,一条南北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错落,与大街形成棋盘式的方格状。街道两旁青瓦屋面,一派古朴的风貌。而典型的白族民居,“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让你目不暇接。
当我们走到一个叫“保国路”路口,看到这条街上有许多外国人来来往往,便拐了进去。原来这条街上住着不少外国人,被当地人称为“洋人街”。街上有好几家品位不错的酒吧,地方都不很大。原木的桌椅,墙上挂着几幅很有地方特色的蜡染画,四周和角落摆上几盆绽放的鲜花,酒吧里回荡着入耳的民族音乐。当你游完了大理的三塔寺、蝴蝶泉、洱海……回来后,到这里来小坐,领略古城里的另一种风情,是很合情合理的选择,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古城里的一大亮点是到处有花。爱花,看来是大理人与生俱来的习惯。难怪这里的人还常以花来给女孩子命名呢。想到电影《五朵金花》也是来源于生活的,“金花”是白族姑娘最喜欢的美称。好花需要用好水来浇灌。清洌洌的泉水从苍山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一户的门前,洗净尘世的污垢,缠绕着大理人“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悠闲。行走在古城的大街小巷里,感受着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会让许多人羡慕这里人的生活自在逍遥。他们用不着每天去挤公交车,用不着按时去上下班,用不着看领导的脸色说话,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地随意、自然,有条不紊地生活着。生活在这里的人真的好有福气哦!
大理,除了古城是一定要走走、看看的地方,还有不少的著名景点也是值得一去的。苍山的雪,洱海的月,三塔寺的香火,蝴蝶泉边的传说,严家大院的气派,无一不让人留连忘返。而温柔多情的白族姑娘,甜甜的笑意,不绝地挂在脸上,略带羞涩地问候一声“泥秋”(白族语:你好),听在耳里,美在心里。我想,也只有苍山洱海这样风花雪月的地方,才能养育出如此风情万种的姑娘吧!
也许是行走大理的脚步有些匆忙,也许是相隔去过大理的日子有些过长,现在对大理的印象,我只能靠记忆去搜索一一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总是那么地可亲、可近,近乎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作者2007年8月拍摄于大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