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之根—章丘东平陵故城

(2016-08-05 11:45:02)
标签:

济南

根系

章丘

东平陵故城

分类: 家乡风貌

朋友,您到过济南吗,您知道济南的前身是我们章丘东平陵故城吗?

您或许知道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或许知道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城市,或许知道济南是一座景色秀丽又有“泉城”之称的美丽城市,但很少人知道济南的根在章丘,济南的前身就是章丘的东平陵故城。

历史的发展竟是这般残酷,曾经是山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经经济繁荣商贸发达,曾喧嚣一时,曾经巍然屹立在历史风云场上的东平陵故城,几经起伏,在捱过了两千年岁月之后却沉寂下去,被黄河泥土埋在了地下,要不是考古学家不断前来挖掘探索,被尘土掩埋在地下沧桑面容很难解开,东平陵故城是济南之根的奥妙还会被尘封。

东平陵故城位于章丘龙山街道驻地东北0.6公里处,西南与城子崖遗址相距2公里,是汉代济南国、济南郡、平陵县治遗址。自公元204年至815年,历经一千多年。

东平陵城汉时称济南,因其位置在古济水之南,因此称为济南,它是济南的前身。东平陵城的历史十分久远,春秋时期归属齐国,称平陵邑,由姜姓诸侯统辖。公元前680年前后,齐桓公曾到此开辟自己的疆土。西汉建国后,济南郡开始设立在这个地方,但是由于关中长安附近也有一个平陵县,故又改为东平陵县,这个“东”字自此一直伴随这块土地至今。公元164年,汉王朝在这里设立济南国。公元180年前后,曹操在这儿担任国相,这儿也成为了他人生重要的里程碑。汉初约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刘邦置东平陵。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因其为东平陵人,便将故乡东平陵改名为乐安,属青州。历经16年,至东汉光武帝时改回济南国。至三国,东平陵属魏。战国时齐国发生内乱,田氏贵族取代了齐国国君的位置。东平陵城改为平陵县。刘开被封为崇德侯,仍居东平陵。三国归晋后,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懿之侄司马遂为济南王。刘宋时期设济南太守,治东平陵,领六县。后魏改济南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并入章丘。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于平陵县治潭州,领平陵、章丘、亭山、营城四县。贞观十七年(643年),齐王李祐反,因祐为太宗李世民之子,众将官惧之。平陵人李君俅与其兄、子坚守平陵城不从,立了大功。战乱平息后,唐太宗为表彰此事,改平陵县为全节县。元和十年(815年),因人口凋残并入历城县。至此,东平陵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东平陵城自春秋以至于唐,三置三废,并将郡治西迁历城(即现在的省会济南),一个重要原因与河道迁徙有关。北魏时关卢水经过东平陵,武源水也经过东平陵。武源又迁至谭城西,都不经东平陵,这是东平陵城废弃的一大原因。

东平陵故城城址略呈方形,边长1900米,总面积360万平方米。城址四周可见残存的夯土城墙,宽10米到30米、高1米至4米不等,城墙残存宽2米至7米,地下保留的墙基宽40米,有四座城门遗址。当您游走在东平陵故城,您会很容易看到残存的夯土城墙和四个城门遗址,您也很容易的寻找到残砖破瓦和陶器的碎片。1975年,进行探测、发掘,搜集到大量遗物。陶器有板瓦、筒瓦、瓦当、平砖、空心砖、地下管道、路钉、翁缸、背壶、模拍等、器物花纹为禾锄纹、羊角纹、双鸟纹、人面纹等。文字瓦当为“千秋岁月”“万岁富贵”等。铁器有锄、镢、铲、锯、锛、斧、刀、剑、犁等。石器有磨、臼、柱础等。铜器有货币、铜钉、铜洗、五铢等。城内地貌南高北低,遗址中部西侧300米至400米的范围内残存大量残渣、矿石、木炭、耐火材料和烧土,为当时的冶铁遗址,说明当时手工业非常发达。另外,在群众称之为“殿基地”的城东北方向,出图大面积的夯土和铺地砖及房基,证明这一带为东平陵宫殿区。由此断定东平陵城是汉代政治、经济、手工业高度发达的重要城池。

东平陵古城城址保存完好,四周城墙犹存,是山东保存最好的一座古代城址。1978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立碑一块。2006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众多资料证明,济南之根是章丘,是章丘东平陵故城。要不是人祸、天祸,章丘将会是一座非常繁华而又更加美丽的大都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