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恒雷|点亮一汪江水照耀一方群山——读《磅礴金沙——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移民纪实》

(2024-06-27 00:07:39)
袁恒雷|点亮一汪江水照耀一方群山——读《磅礴金沙——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移民纪实》


在我国水电发展史上,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力兴建的位于黄河中游的小浪底水电站和位于长江的葛洲坝水电站与三峡水电站。以这几座水电站为代表,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我国陆续建成6600余座各类水电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因为我国地势呈现西高东低的走势,加之长江中上游水力资源充沛,已开发与可开发的水力资源在我国水电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世纪工程三峡水电站正式开工后,位于其上游的金沙江水系也吹响了开发的号角。

金沙江这条气势磅礴的大江,位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上游,水利资源尤为丰富,但开发难度更大。实际上,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有拟在金沙江下游河段开发梯级电站的想法,并进入规划阶段,直至上世纪90年代,终于进入实地调研与测算阶段。经过二十余年的接力建设,在金沙江下游,自下而上建成了每座相隔200余公里的四道大坝: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这四座大型水电站,在全世界排名前八,在中国排名前五——仅次于三峡水电站,而四座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是三峡水电站的两倍。

可以看出,这样的大国工程无疑是意义重大的。不过我们也都知道,修建水库,一定会涉及到将水淹区的移民搬迁走。对于这四座水电站沿岸的移民来说,他们的搬迁史是辛酸史与奉献史交织的。比起三峡水电工程的举全国之力,这四座水电站的移民与修建力度要明显小得多。这自然是多重因素导致的,比如三峡所处的特殊位置、三峡本身的巨大体量,等等,移民迁出已不仅仅是一个省能够解决的。而云南境内的这四座水电站,均处于金沙江下游,相对来说,影响的人口要少得多,加之此时我国已有三峡工程的成功经验在先,各方面开发均显得自信十足。

但真正落实到这四座水电站的移民行动时,新的问题还是交织出现了。比如,在组织移民前,还没有相应的政策依据,基层干部对移民工作还很陌生,对广大移民无法表态,即使偶尔表了态,后来发现与政策又出现相抵触的地方,以至于前期工作非常被动。面对困境,广大基层干部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无惧风雨,无惧严寒酷暑,无惧乡亲们的不解乃至各种抗争,而是对乡亲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解释,甚至一度出现“三忘干部忘记了性别,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家庭。”

但真正触动广大移民群众的,是这些干部们并不是光对他们讲政策,而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帮助他们从搬迁区顺利进入安置点生活。比如一名叫柯平的干部讲述了他分管的老陶的故事就很典型。老陶个子不高,脾气大,嗓门大,找柯平反映的问题主要是自己被征的10亩地建中学补偿标准是每平方米40元,而到了2011年在新址建新集镇征了6亩地,每平方米110元,老陶心里特别不平衡,为此找了柯平十余次。柯平都是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政策不一样。但老陶就是不听,以至于对移民工作形成很大阻力。

于是,柯平发现,从政策上难以说服老陶。但他通过走访了解到,老陶家有十多口人,儿子、女儿在镇中学门口煮饭卖给学生吃,这与学校的管理出现了冲突。当学校禁止学生买他们家饭时,老陶自然滋事,矛盾十分突出。柯平带领镇班子成员进入学校调研,发现学校伙食很差,学生们普遍喜欢老陶家的饭菜。于是,镇里商议决定,学校设立4个食堂,公开招标,校外摆摊也可以参与竞标。通过这次竞标,老陶和他的子女中标,进学校办了两家食堂,与另外两家食堂竞争,学生伙食质量大幅上升。而老陶一家的生计解决了,对柯平等干部感激不尽。此时,再给他讲解政策的严肃性,引导他把眼光转移到发展上来,他们自然就会心悦诚服,积极配合。

可以看出,以柯平为典型的广大移民干部们,他们没有无政策时瞎许诺,有政策时耍官威,而是切实地为群众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为了让广大移民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云南省上下可谓铆足了干劲。比如,在安置区巧家县,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调研后拨款35亿元,建美丽湖滨旅游县城。按照一城三镇的定位,县里沿金沙江库区建了大寨、县城、金塘、蒙姑等五个安置区,确定了县城一面山,一江水,一座城的整体定位。整条滨江大道穿连五个安置区,充分体现了水电建设为移民服务的理念,群众满意度非常高。在产业配套上,对移民逐年进行补偿,每人每年可以领到5300多元的补偿,比照最初的水平有所增加。在种植业方面,结合安置区的气候、土壤等要素因地制宜,在山上规划乡村旅游花果园,大力发展桃树种植,为下一步的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说,正是有了这样真正为民着想的顶层设计,才有了大移民的顺利实现。广大移民们从最初的故土难离,到搬迁到新居后的脱贫致富,许多人真的是实现了“人挪活”的喜人转变。而一些安置区,也因为移民们的到来变得愈加兴旺起来。比如移民村六马厂,这个原本只有几户人家的不毛之地,因为电站移民,变得人丁兴旺,乡亲和谐,生活有望,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起来。

因为四座大型水电站的建成,“高峡出平湖”的壮美场景在金沙江下游依次呈现。曾经浑黄的江水也变得愈加清澈,且看作者笔下如今金沙江的支流团结河的秀美风姿:“峡谷两岸悬崖峭壁,青山绿水,绵延起伏,云飞雾涌,奇峰俊秀。团结河水清澈见底,河中细鲢鱼是境内独具特色的佳肴,色香味俱全。向家坝电站建设,让这里成为船在湖中走、人在画中游的人间仙境。”

金沙江下游的这四座水电站总装机近4300万千瓦,是实现“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在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祖国不会忘记广大移民们为了国家工程建设,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不会忘记诸多基层干部奔赴在移民工作岗位上的不辞辛劳,不会忘记一代代建设者们日夜奋战的动人事迹,是你们让自然水能资源变成点亮中国大地的清洁电能资源,在不烧一块煤炭、一根木材的情况下,实现自然资源的可再生利用。

点亮一汪江水,照耀一方群山。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这一世界超级工程,必将载入史册,为后世称赞。



来源:《新华书目报》2024年4月18日第4版书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