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云南作家沈洋获首届“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

标签:
磅礴三部曲磅礴金沙昭通:磅礴之路沈洋 |
沈洋:我愿意为留下这个时代的印迹而努力
《白鹤滩上白鹤起》发表于2021年第7期《边疆文学》,分《党旗插在白鹤滩》《水下的老家我们搬到水上去》两个章节,前一个章节主要探寻白鹤滩水电站的成长密码,后一个章节主要写当地移民群众在搬迁过程中的艰苦付出和家国情怀。该作品聚焦金沙江下游大国重器白鹤滩电站建设移民这一核心事件,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白鹤滩电站作为世界巨型水电站在全球的领先地位,立体生动地再现了大国工匠和一线施工人员的艰苦奋战,反映了移民群众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所作出的牺牲和奉献。有评论认为,《白鹤滩上白鹤起》,“以文学的笔触报告,以报告的形式科普”,是一篇鲜活生动的报告文学作品。
谈及创作过程,沈洋表示:“从酝酿、构思、采访到创作,虽然只有短短2万余字,但我花了半年多时间,我觉得唯有这样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才对得起万千水电建设大军,才对得起那些被淹没了土地和房屋的十万移民。”
“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辞是:“沈洋的《白鹤滩上白鹤起》,以生动笔触回溯巨型水电站的前生今世,破解金沙江上的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腾飞的成长密码。作品叙事朴实,真实感人,有力汇聚和升华了新时代建设者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
对于此次获奖,沈洋也有很多心里话想说:“记得2021年3月,火红的木棉花盛开在巧家县的江岸和街头,我游走在金沙江的两岸,目睹了傲然崛起的电站大坝和日渐上涨的江水,穿行在大山腹地发电厂的车间和隧道,去探寻白鹤滩水电站的生成密码,去感知建设者们把奇迹写在雄山大水间的时代脉动。我走到那些如我的亲人般的群众中间,去感受他们在从传统的手握锄头的农民变成住进高楼的市民的过程中的焦虑与彷徨、失望与希望。在与采访对象的每一次交谈中,我与他们同愁同喜、同起同落,我似乎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如果我是他们,那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山川江河的变化就是岁月的痕迹,人心的冷暖起伏就是时代的变化。而我手中的笔,正好充当了记录这个时代的光刻机,我愿意为留下这个时代的印迹而努力。”(来源:读者报 记者 何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