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学正|评论:深情勾勒平民英雄群像

(2024-02-22 22:44:07)
标签:

磅礴三部曲

磅礴金沙

沈洋

刘学正|评论:深情勾勒平民英雄群像

《磅礴金沙》 沈洋 作家出版社 2023年10月


水电是我国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常规能源资源,而奔腾万里的长江,无疑是大自然赐 予的“水电富矿”。2022年底,伴随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的投产发电,我国 在长江上全面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作家沈洋怀揣真诚与敬意,历时10年走访 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四座超级水电站,经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实 地勘察、现场采访,创作出了讲述水电移民故事的长篇报告文学《磅礴金沙》。在作者饱含深情的笔下,人物是鲜活的,事件是具象的,一群生动立体的平民英雄形象,绽放出耀 眼的光辉。

水电建设,移民安置是重中之重,如无此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该书围绕金沙江下 游超级水电站建设及其移民工程展开叙事,由“乌蒙高原的磅礴”“溪洛渡的梦想”“向 家坝的光芒”“白鹤滩上白鹤起”等11个章节组成,既关注水电移民去与留的抉择、与故 土的撕裂、重建家园的艰难以及乡村振兴下的华丽蜕变,也有对移民工作干部的深入描写。

提及当年施工区移民工作的艰辛,作者采访的一大批干部,至今仍记忆犹新。溪洛渡 镇党委副书记罗国洪帮助一户移民抬柜子时,不幸被狗咬伤,但他一直坚持把柜子抬到安 全位置才放手;副镇长李远发的妻子查出鼻癌,他却要天天面对移民群众,做疏导化解工 作,抽不出时间陪妻子化疗,“真是对不起她啊,为做这移民工作,家也不像个家了。” 三坪村党支部书记黄升贵也有同感,他说开始那段时间,在外面话说得太多了,回家就根 本不想说话,家属不理解,认为没把家当回事。不过,委屈没有白受,他们与群众的关系 更融洽了。

而在移民干部眼里,真正的英雄是移民群众,“他们拆掉了房子,挖掉了祖坟,背上 铺盖行头和锅碗瓢盆,按时搬出了自己居住了几代人的家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搬迁 路上,故土难离的凤奶奶伏在儿子背上,在陡峭、崎岖的山路蹒跚前行,泪水在眼眶里打 转。作为移民积极分子的严云波,当着众人失声痛哭,“我再也看不见家乡的树了,再也 听不到家乡的鸡叫和鸟鸣了,我一想起家乡成了一片汪洋,就忍不住流下眼泪。”村民郎 春秀的最后请求,则是希望在老屋再住一晚,“我当年一撮一撮地抬石头、和泥巴修了这 房子,以后我和儿孙再也见不着这老房子了。”

为了国家的建设事业,他们背井离乡,义无反顾。如果说移民工作伟大,那么伟大之 处正在于移民干部群众的牺牲与付出。他们永远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利益是小利益,国 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大利益。那么,移民群众搬迁后的生活怎么样呢?该 书从住房、就业、创业、脱贫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俯瞰永善移民安置点,一片片崭新 的白墙灰瓦小别墅呈现在眼前,颇有几分气势。”“可以想象,待移民住进新房,分到田 地后,来年,他们定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一片大棚,到那时,瓜果飘香,蔬菜鲜嫩,如此日 子,怎不叫人期待。”

巍巍乌蒙,磅礴金沙。穿梭在金沙江两岸,作者不由感慨:“当纵横交错的大山,为我们铸起巨大的生命屏障之时,也在悄无声息地铸造着磅礴与伟大,更铸就了移民群众用无疆大爱书写的、震撼天地的辛酸移民史。”历史会铭记那些让万家灯火散发温暖光亮、完成艰难而伟大壮举的人们,永远!


来源:《西日报》


刘学正|评论:深情勾勒平民英雄群像
        沈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在《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作品曾被《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刊选载。已出版长篇小说《大救驾》等文学作品15部。中篇小说《包裹》被改编为同名电影;长篇小说《万物生》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中篇小说《易地记》被改编为电影《安家》,获第三届亚洲华语电影节长片单元最佳影片奖等多个奖项;中篇小说《易地记》获第十一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曾获第九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提名奖、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云南文艺基金一等奖、云南省优秀作品奖、云南十大好书奖等奖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