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应该在乡村振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一一在小说《易地记》和电影《安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2022-07-28 08:25:42)
标签:

沈洋

易地记

电影安家

在夏日清凉中,我们再次来到昆明书城,为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中文学的作用和位置,召开一个会议,很有意思。

上一次在这里召开类似的会议,我记得是为徐剑先生,为他的《怒放》,原本要赴会并发言的徐剑因航班原因此刻还在乌鲁木齐,他让我转致向各位朋友的问候并表示歉意。

说到徐剑,这就需要说说我想表达的第一个观点:云南作家艺术家,在扶贫和乡村振兴中,整体有什么作为?在全国居什么地位?

我的看法是,云南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最多的省份,是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省份,云南的作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参与最深,表现不凡,交出了成绩上佳的清单。

从范稳的太阳转身,到昭通作家群,昆明作家群,全省各地作家群体和个人,都深度参与其中,交出了合格答卷也就是量多质优的文学作品,为云南整体脱贫和乡村振兴助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著名评论家,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我要说的第二个观点:易地记(安家)在同类题材中,居于什么位置?说到这个,我想回溯一下沈洋先生的来处,云南昭通,在那里,我比较熟悉的小说家,至少还有夏天敏和吕翼两位。

夏先生的《好大一对羊》,是扶贫题材在中国开风气之先的作品,比较相似的是,也发生过从小说到电影的过程,也得奖无数,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奖励是让他站在鲁迅文学奖的领奖台,成为迄今为止云南小说的一个高峰。《好大一对羊》确实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其中的夏氏幽默和反讽,表现了作者面对苦难所具备的坚定信念以及批判勇气,是值得尊敬和欣赏的。

另一个作家吕翼,也在同类题材中建树不凡。从他早期的《土脉》到现在的《寒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一根主线:割不断的苦藤,这是他早期小说的一个篇名。这个名字有很强的象征意味,它标示着昭通作家的一种强大的艺术逻辑和写作惯性:苦大文深。

苦大,是昭通作家比较普遍触碰的一个现实生活内容,因其普遍,也就普通。在这个领域,文学的深度应该体现在悲悯之上。谁具有更为深厚博大的悲悯情怀,谁才可能抵达更加深远(著名评论家,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的文学和思想境界。在这方面,不能不说,昭通的某些诗人的成绩要优于小说家。

如果上述逻辑成立,那么按照这种情况来看取沈洋的作品,会发现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积极的变化:由苦而乐。痛并快乐着。沈洋的作品洋溢着一种乐观和自信,这种乐观,是生活深处一些细微变化引起的乐观,是正视苦难现实同时看到现实正在以进行时态发生着阵痛般的改变引发的乐观,是作家置身现场并有切肤之痛和切肤之喜引发的乐观。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研究沈洋向着乐观自信方向所作的文学的努力,他所开掘的乐观主题,他所表现的乡村希望,他所刻画的向着幸福转变的乡村人物,是否是坚实可靠的?是否是非常值得的?是否是卓有成效的?我们既要看到他得奖,改编电影,成为中国作协同类题材书名……这些显在的荣誉,也可以从小说和电影本体的角度,看一看笔下的生活场景是否让人相信,人物是否立得住,艺术是否有特别的价值和创新等非常严肃的文艺主体问题。

这也是我们今天开会研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冉隆中 著名评论家,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