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

(2019-05-21 15:09:51)
分类: 课题研究


【教学内容】三(下)第58~60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面积这一概念,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学生之前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它们周长的计算方法。而对于面积的学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有一定难度。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认识面积单位和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第一课时教学面积的含义,主要是结合具体事例建立概念,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多视角来认识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即面积,通过观察、重叠、数方格等方法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理解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在比较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面积的过程中丰富比较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策略比较面积的大小。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设计意图及反思】

1.关注学习的着力点,理解概念本质

借助直观,帮助学生建构面积指的是“一块区域大小”的表象,并能直观比较“面”的大小。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课桌面等等来感知、比较,引发思考,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初步认识面积。这里分物体表面的大小、平面图形的大小两个层次,通过说一说、涂一涂、辩一辩等活动逐步把握概念本质。

2.着力于学生的需求点,以“导”促“学”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一是让学生体会策略的多样性,二是体会面是有大小的,可以用单位度量的。

相差悬殊的两个面积的大小,凭观察就能直觉地作出判断。对于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图形,要比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这正是学生的疑惑处。这里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圆片、小正方形、方格纸等)、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导学单,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媒体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测量、比较,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可以借助不同学具用数“单位”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既促进概念的理解,也为下一节课学习面积单位做好了铺垫。

3.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感受点、线、面的联系。

本节课总体来说学生学得比较投入,在合作助学、踊跃展示环节做得比较充分,学习效果明显。在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借助圆、正方形、方格纸比较时,作适当对比,沟通联系,效果可能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