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趣的乘法》教学反思

(2019-03-21 14:30:22)
分类: 课题研究


《有趣的乘法计算》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的一个实践活动课,里面包含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和“同头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

1.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之后,再通过同桌、小组比赛的方式,应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及时进行巩固,学以致用。

2.注重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始终将 观察——发现——验证——再发现的教学策略贯穿于各个环节中。注意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给他们创设探究平台,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不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同伴交流,不断地验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渗透化归思想,培养推理能力

探究乘法计算中的规律,一般需要通过计算后的观察、比较进行综合、概括获得结论,这也是发现计算规律的一般过程。小学阶段对数学规律的探究用的都是不完全归纳法。基于不完全归纳法的这种本质特征,探究规律内容的编排基本上都安排了“验证”的教学环节。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能够吃透教材编排意图,合理设计教学,努力打造有厚度、有深度、有数学味儿的数学课堂。

计算本来对于学生而言是枯燥乏味的,而本节课是探究计算中的规律,所以孩子的学习兴趣还挺浓厚的,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