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反思

(2010-09-30 15:48:53)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随笔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主要是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价值已经有了一些具体的体验和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而增强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特点灵活选用策略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我主要讲讲在教学中碰到的几个问题:

    例1的学习是在学生预习、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有画图的、文字叙述的、列表的……,在组织全班交流时,让学生在比较中知道不管是画图、列表还是文字叙述,都是把符合的长方形一个一个列举出来,叙述怎么想的时候,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有序”思考的方法,才能把答案找全,教学中发现,学生其实是理解的,只是表达起来感觉不是很完整,所以我说的就比较多,花费了一定的时间。

    例2让学生当堂探究,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单:

(1)思考:“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是什么意思?

     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2)列一张表,画√表示方法

 

                         答:一共     种不同的订阅方法。

       还可以怎么想?

(3)思考: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要注意什么?

    巡视中发现学生看不懂表格的意思,不知道怎么去打√,交流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表格的含义,不断地启发、点拨、引导,但学生似乎启而不发,又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来不及做,使正堂课变得前松后紧,练习处理得不够到位,太仓促。

    静下来仔细想一想,问题就出在例2的处理上。其实,列表仅仅是一一列举的一种方式,而对学生来说,这道题列表打√不容易理解,而我直接在探究单上给了表格,让学生去打√,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如果让学生在理解“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的含义的基础上,去思考订阅的可能性,一一列举出不同的订阅方法,可能学生会想到如果只订一本可以订《科学世界》或《七彩文学》或《数学乐园》,订2本可以订《科学世界》和《七彩文学》、《科学世界》和《数学乐园》、《七彩文学》和《数学乐园》,订3本的话就全订,一共有7种不同的订阅方法。或者用字母、符号代替去表示不同订阅方法,也比较简洁,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在此基础上,可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分几种情况来考虑的,也就是分类,认识先分类,再一一列举的策略。

    由于在例1的教学中强调了列表的好处,更清楚,一目了然,使学生误以为一定要列表去一一列举,其实,列表的策略只是用表格来呈现信息,一一列举策略强调的是列出所有的可能情况。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只是一一列举策略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这种形式能较清晰地列出所有的可能,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

    最后,由于两道例题上花费的时间多了,使得练习变得更仓促,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