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百万第一桶金 1988年国库券买卖挣到100万

(2008-05-07 23:31:52)
标签:

管金生

杨百万

杨怀定

第一桶金

财经

分类: 财经播报

2008年05月07日09:22  来源: 红网-潇湘晨报

“杨百万”(真名杨怀定)是中国第一个靠资本市场发财的普通人,作为第一批投身证券市场者的代表,1988年,“杨百万”通过国库券买卖挣到第一个100万时,万元户还是个稀罕事物。

  1988年4月,辞职赋闲在家的杨怀定从《解放日报》上看到了一个消息:从当年4月21日开始,中央开放了上海、合肥等七个城市的国库券转让业务试点。他的眼皮狠狠地跳了一下,意识到这可能让他“发财”。

  他通过在合肥工作的弟弟打听到合肥银行国库券买卖价为96-98元,而自己所在的上海则为100-103元,之间有5元差价可赚。第二天,杨怀定取出全部储蓄,又向亲戚借了一些,凑了10万元,坐火车直奔合肥。他在合肥银行的门口吃进10万元国库券,然后倒给上海的银行,前后三天获利6000元。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杨怀定日夜兼程,把上海之外的其他六个开放城市跑了一个遍,当时上海银行国库券日成交额约70万元,他一人就占去1/7。“钱包”从小包换成大包,继而用旅行箱携现款。他的第一个百万历程,是在国库券交易中完成的。这时距他辞职刚刚一年。

  1988年的秋天,杨怀定结识了年长三岁的管金生,对国库券异地套利的共同嗅觉让他们成为上海滩上的“亲密知己”。他在2002年写的自述《做个百万富翁》中,讲到过当年的一个细节:

  1989年元旦刚过,管金生告诉杨怀定,他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管处串门,看到处长张宁桌子上压着一份文件,内容是1988年国库券准备在不久后上市。如果谁知道这个消息,黑市价75元买进,一上市可能就是100元,暴利25元,这是个发大财的机会。于是,杨百万成了万国证券的授权代表,拿了一台万国的点钞机,在海宁路1028号自己的办公室内大张旗鼓地收购,短短时间内竟买走了上海市面上一半1988年国库券。

  管、杨的狂收行动引起了金管处的注意,张宁在某日赶到万国突击检查,管金生想出了个绝招,把所有的国库券从地下室的金库转移到自己的办公室里,从地上一直堆到天花板。张宁来检查,一无所获而归,万国证券躲过一劫。数月后,1988年国库券上市,价格为104元。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两只“国库券鼹鼠”,管金生的万国证券和杨怀定完成了惊险而丰厚的原始积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