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哪里找时间?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2007-04-19 10:53:00)

 

从哪里找时间?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第6条:“从哪里找时间?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苏氏的观点是重在平日积累,如小溪潺潺流水,阅读充实自己。对此,自己深有体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做到工作、身体、家庭各方面都能兼顾,都能协调,的确要动脑筋考虑好。

    当老师累,当中小学老师更累,我觉得主要累在时间上: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家访、谈心、处理问题;还有学校等等组织的学习、开会、讨论;还有自己的继续教育、学习业务、学习感兴趣的知识;还有必不可少的社交、应酬;还有每天必须面对的衣食住行、家庭生活、养老抚小;还有自己忙里偷闲要调剂自己的心绪、尽管经常顾不上但是仍然想去文体运动一下;等等,都需要时间,但,“从哪里找时间?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

    怎么办?

    回想以前,我没有协调好自己的时间,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于工作不利,于家庭不利。记得当年,也许是工作和学习的过于投入,全然没有一点自我保护和自我保健意识,导致萌发了一次重创似的住院!

    家务并不很累。由烧木柴进步到烧液化气做饭炒菜,方便多了,三人的日常家务做起来也不是很多,况且我只是偶尔帮帮忙,助一臂之力。

    孩子辅导也不多、不累。小学低年级的内容,孩子中等智力偏上,学起来不吃力,况且那与我关系友好的小学老师们对我的孩子还是倍加关照的。

    我的累,主要累在我自己工作的量大,自身学习的加压。过了极限。

    当时我在初中的工作量是:教两个初中班的语文课,另加三个兼职:即兼一个班班主任,兼年级组长,兼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大体相当于两个满工作量。每项兼职,都基本上是义务劳动,只不过是象征性的一点点茶水费;每项兼职,都是领导找我谈话,嘱咐我挑重担。对于接受的这每一项工作,我的自我要求是:既然接下来任务,就不能以任何托词来降低要求甚至失职渎职,要做到不折不扣的对得起职责和良心,不能敷衍组织,不能敷衍同事,更不能敷衍学生。于是,白天连轴团团转,经常累得头伏在办公桌上小憩片刻,但这不能彻底解乏,白天干不完的(也不可能干的完)事,则夜晚接着干,忙到夜里12点以后是常事,大脑休息时间极少。不仅仅如此,我也经常自己加压:好不容易紧做慢做,快刀斩乱麻的处理完工作事务,稍有闲瑕和周日,又难舍读书之爱好,自己写写小文章,也想出点书面教学成果,这样,休息日完全得不到休息,日积月累,身体透支极大,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加上一次搬家前就很有几次整理书本时累得内心发慌,不是一般的几秒钟似的发慌,而是持续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焖气,堵塞心跳似的慌,而又没及时休息、调整、治疗、恢复,这诸多原因,导致了一次在办公桌前的突然眩晕!之后,踉踉颤抖硬撑着身体回家休息。好心的邻居见我脸色不对,急急忙忙找领导用汽车送我上医院!一查:麻烦了,病不止一种,有些还是从没听说的一些词语:眩晕、心血管左心室过速或过缓、喉炎、咽炎、等等,只得停下所有工作:住院!住院一月有余,手臂针眼近70个洞!每天早上的吊瓶扎针,在头几天还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待扎了十几天,针头不太好找、不太好扎进的时候,心理就有了深深的感喟:今后,再怎么也要首先确保身心健康。身体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工作呢???扎针受罪,也受到洗礼。记忆犹新。一个实习生护士的早上扎针,令我思想似乎极度升华了。这护士丫头或许手拙心笨,或许初次紧张,或许技不到位,或许其他原因,硬是一扎就漏药或不回血,扎针的手背或手腕肿胀似刚出笼的胖馒头,连照看我住院的孩子妈妈,还有我的老母亲,看得都有些着急了:连续五针,即连续扎了五针,都没能成功,都是把药注到皮肤里面了。第六次又来了,(也怪,别的护士都上哪了?不得而知,)我作为当老师的,或许略知这护士丫头的一点心理,便异常平静和气的轻松笑道:“小医生,别急,啊,理解你,大胆放心打。”仿佛是我的话给这护士丫头打了镇静剂,这次居然成功了。我既为这护士丫头高兴,更为我自己高兴──这个憨小妹妹哟,居然一早上给我扎针六次,故意给我创纪录似的,但愿明天早上不是你,也但愿明天早上学会了能一次成功。终究我也庆幸自己:我的确更进一步的有了宽容大度的好心态了。

    这一病,累得孩子妈妈苦不堪言,孩子也自然受到影响,孩子心善,担心爸爸病了,人不舒服,打针疼,又不能天天跑到医院看爸爸,只说爸爸快点好起来啊。在住院期间,领导也看望,同事们学生们也来看望。心里感谢这些来看望我的所有的人,努力配合医生,好好治病。病好了,再别傻干。劳逸结合才是最佳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此时对这句常说的话,体会尤深,深入骨髓,这可是70多个针眼扎出的体会!

    这次病后,我也彻底戒烟了。真像古人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戒烟戒过好几次,次次都是大败下阵;这次住院,医生警告自己生命宝贵,因此彻底戒了烟。

    以上的废话一大把,意思是做反面教材:不要死拼蛮干,要根据苏氏说的意思,重在平日积累,如小溪潺潺流水,阅读充实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做到工作、身体、家庭各方面都能兼顾,都能协调。

    特别在现在,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观念的多元化,等等,更进一步增加了管理时间的难度,又要把学生教育好,又要把家庭管理好,又要使自己身心健康,而“一昼夜只有二十四小时”、“从哪里找时间?”

    我们都来记住苏氏说的意思,重在平日积累,如小溪潺潺流水,阅读充实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