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分析

标签:
德育案例黑板报心理疏导教育 |
分类: 职称快递 |
德育案例分析题
http://s9/bmiddle/4c506b7btc2e623e51c08&690
案例一:(突发事件)
班上一个活泼开朗的女生被体育老师看到在活动课上与一个男生有过与亲密的举动,平时她为人热情,工作积极,人缘也很好,但是这两天却开始精神萎靡,趴在桌上不肯出去,是否她真和男生交往过密呢?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参考答案:
1)旁敲侧击:从周围同学那里了解情况,再做处理。(8分)
2)直中要害:狠狠批评她过分的行为。(5分)
3)和风细雨:通过信与她交流,保护她敏感脆弱的心灵。(9分)
案例二:(问题学生的转化)
班上的一个女生被发现经常有男朋友在校门口接他,甚至有一次还和门口执勤老师发生口角。这个女生平时在校表现尚可,但是父母在外地,家里和照料她的家人发生矛盾,甚至常因头痛等原因不来校上课。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参考答案:
1)狠狠批评,要求下次不得重犯,否则作旷课处理。(5分)
2)加强家校联系,让父母了解女儿在校表现,加强教育。(8分)
3)加强和她的谈心,了解她内心的困惑和矛盾,加强心理疏导。(9分)
案例三:(行为规范养成)
班上有位同学上学经常迟到,这不仅影响了班级的日常行为规范评分,他的迟到更影响了班中其他同学早自修的学习氛围。这位同学晚到后,常常不主动将作业交给各科课代表,并且作业中还出现了严重的少做、不做的现象。对于这种同学,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参考答案:
(1)电话"轰炸":每天早晚轮流两位同学(按学号)打电话给他。晚上打给他的同学负责提醒他当天的作业,并且督促他认真完成;早上打电话给同学负责叫他起床,并反复地提醒他不要迟到,使其感到厌烦或者感动,能够主动完成作业并且按时到校。(9分)
(2)委以重任:让其每天放学留下监督值日生的工作情况,在检查完毕后才能离校;把每天早上的开门工作委任给他,使其产生责任感,自觉提早到校。(8分)
案例四:(班级文化建设)
每次班级要出黑板报时都是宣传委员和几名固定的"助手"在出谋划策,这似乎成了他们的专属任务。有许多有画画才能的同学认为出黑板报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可这毕竟不是学生们的学习任务,该怎样使他们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呢?
参考答案:
(1)硬性规定:每次出黑板报时,规定以四人为一小组想一份草图,并且通过各种途径找资料,为班级活动出一份力。(8分)
(2)责任观念:先请有创意及画画才能的同学为班级出一份黑板报,在评比结果出来后,若黑板报受大家肯定,则鼓励他们继续为班级出力,化被动为主动;若黑板包的反响平平,则以此让他们了解到平时宣传委员所承受的压力,并教育他们不应该只想到自己,要多为集体着想。(9分)
案例五:(学习指导)
有的学生发现自己上课时总是走神儿,不是想着昨晚的电视情节,就是盼着下课去操场上踢球。他尽力使自己集中精力,可不一会儿就不知不觉又走神儿了。这可怎么办呢?
参考答案:
(1、)明确目的任务。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清晰的了解时,就会提高自觉性,增强责任感,
集中注意力。即使注意力有时涣散,也会及时引起自我警觉,把分散的注意收拢回来。
(2)克服内外干扰。克服内部干扰,除了要避免用脑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外,还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克服外部干扰,除了尽量避开影响注意的外
界剌激外(如课上收起与上课无关的报刊杂志,在家写作业时关掉收录机或电视等),还应适当地有意锻炼自制力,培养"闹中求静"的心态,使注意能高度集中和稳定。
(3)养成注意习惯。学习过程中,要会"自我提问"。为求答案,积极思考,保持高度注意,出现"走神儿"时,要会"自我暗示",保持注意的稳定。学习临结束时,更要使注意
保持紧张状态,决不能虎头蛇尾。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以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入手,是全面提高注意力的捷径。
案例六:(人际关系处理)
班上有一名同学,学习成绩不错,可是轮到做值日生时,往往借故溜走,或去学科老师办公室问题目,或去拿作业本,或去开会(各级组织如学生会、团委等)。有时留下来做值日劳动,工作不认真,做得不干净,还与劳动委员争吵,从来不觉得自己不负责的劳动表现有什么不对。同学们看在眼里,学在行动上,造成不良影响。对这样学习好但品德不好的同学,该怎样过招呢?
参考答案:
1、严肃批评,罚扫值日,扣行为分。(8)
2、个别谈心,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以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要求,督促改正。(9)
3、免去一切工作,使之没有借口不劳动。(7)
4、改换工作任务,负责劳动,体验式教育。(8)
案例七:(行为规范的养成)
班上有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换乘两次车,常常踩着铃声来上学,隔三差两要迟到。有时早饭也带到学校来吃,多次教育,总是不能断绝这种现象。碰上下雨天,那就习惯性地迟到。建议他早点起来,赶早一趟车,可是怕累,怕上课精神不足。对付这样的学生怎么办?
参考答案:
1、原则办事,迟到按迟到的原则处理,罚扫,扣行为分。(8)
2、举出同样路远的同学例子,学习一下路远不迟到的经验。(9)
3、联系家长,引起对迟到这件事的重视,除了学习纪律破坏之外,也影响了早读的效益,家校联合教育。(9)
4、迟到不许进教室,站在走廊上早读,激发羞耻心,迫使努力不迟到,也警醒其余的同学。(8)
案例八:(问题学生的转化)
班中一位男生,由于家中条件优越,父母宠爱有加,于是从小养成了乱花钱的坏习惯,平时携带一些贵重物品在同学中传阅,一有空就玩游戏机﹑发短信﹑听音乐等,把学习抛在脑后,却把玩乐当成了主业,成绩也一直处于班级末尾。另外,还经常带领班中其他男生一起出去吃喝玩乐,毫无顾忌,在班里一小群同学中形成不良风气,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你遇到这种类型的同学如何进行教育呢?
参考答案:
(1)立根治本:经常与该同学的家长联系,注意多多对其进行表扬,适当地提出应该合理给予孩子零花钱。(8)
(2)委以重任:安排他担任班中的收购员,责任是将班级中多余的报纸﹑同学余下的饮料瓶等物品回收并统一卖掉,当作班会费,让其感到钱的来之不易,一毛一分都是值得珍惜的。(9)
(3)合理教育:在班会课上,可以给全班同学读一读有关友谊的名家著作,并引伸到同学之间的友情不是靠物质上的享受来维持的,更不是金钱可以买得到的,而是心灵上的交流和学习生活中的互相帮助。(9)
(4)自我反省:如本次高二学农中读了"供吃,供喝,还要供虚荣"一文,可由班干部组织,让全班同学谈一谈自己有否类似经历。注:应不失时机地让该同学也谈一谈。(9)
案例九:(学生干部的培养)
一班干部成绩好,能力佳,只是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同学交流,人际关系不好,因此对一些布置给他的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同学不愿帮助。他心里也非常苦恼和焦急,但不擅言辞的他不知该从何入手,搞好同学关系,于是向你寻求支援。你该如何帮助这位同学呢?
参考答案:
(1)给予机会:班中有一些活动如班会时,可以让他担任总负责,并且作为老师可以硬性规定一组同学必须安排一个节目,然后让他去调节,帮助同学排练,提供道具等,让他多多与同学接触。(9)
(2)教育谈心:关键还是应该调整他平时的为人处事方法,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供其参考。(9)
(3)提高威信:在同学面前多多表扬他,树立威信,也让同学对他产生好感。(8)
(4)帮助同学:成立学习小组,可利用他成绩优秀的优势,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建立优良口碑。(8)
案例十:(问题学生的感化)
新学期开学后,很多同学仍沉迷于暑假玩乐中,特别有一些男生,在暑假玩网络游戏上了瘾,上课时状态低迷,成绩直线下降,并在课间肆无忌惮地讨论游戏攻略,有时放学也不及时回家而泡在网吧。不但消磨了自己学习兴趣,浪费了时间,也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听课效率
参考答案:
(1)动之以情:从各方面各种立场来与那些同学分析道理,进行语重心长的谈话,而感化他们。(9)
(2)家校合作:让家长多关心这些同学并与之交流,留意他们的交友和到家时间等。(8)
(3)特别关注:对其在行为规范和成绩上特别留意,并予以辅导,使他们对学习引起重视。(8)
(4)强硬措施:如这些同学屡教不改,并影响较大,老师可在班中进行教育,并登门家访。(8)
案例十一:(学习指导)
开学伊始,课程中增进了一些副课,有时任教的会是一些刚毕业的实习教师,经验不足,也与同学们比较生怯。而学生则对副课不以为然,并不把新老师当一回事。在上这些副课时肆意讲话,睡觉,做其他作业,完全不尊重老师的辛劳成果,使教学很难继续。
参考答案:
(1)联络感情:此时正逢教师节前后,班主任老师可安排一些节目或让学生准备小礼物来增进与新老师感情。(8)
(2)小题大做;召开有关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副课的重要性,并针对班级情况进行教育。(9)
(3)增加互动;新老师往往与同学比较生疏,上课时可安座位表叫那些行为不佳的同学回答问题,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活跃了课堂气氛。(9)
案例十二:(心理疏导)
生性格比较内向,面对老师说话时,嘴唇有些颤抖,也不敢正视我,情绪有些紧张。据他所述,初中时坐在他后面的女生长得很吓人,而且从来不说话,他很怕她,有一次因为考试时想到她而发挥失常没有考好,于是觉得是受到了那位同学的诅咒。以后几乎每次考试都会想到她,而感到紧张焦虑,无法集中精力答题。因此,为了避免考试,他选择了直升。到了高中,他发现有一个女同学长得跟初中的那位同学很像,但性格却截然相反。现在的同学非常开朗活泼,与初中的那位女同学很不一样。这反而让他很不适应,而且现在考试的时候也会想到她,也会产生害怕心理,影响考试发挥,这让他非常苦恼。
参考答案:
(1)考虑一下考试没考好是不是因为平时不够用功,知识点掌握得不够透彻,督促他要踏踏实实地学习,扎实掌握每个知识点。(9)
(2)主动与那位让她感到害怕的女生接触,对她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8)
案例十三:(心理疏导)
这位高三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从初一父母离异开始,就一直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对他关怀倍至,事无巨细什么都管。从初中开始就喜欢给他的各门任课老师打电话,要求多关心自己的儿子。他觉得这样反而使老师们对他产生反感。他心里总想着要好好报答父母,好好孝敬母亲。但是,一听到母亲唠叨,他就情不自禁要发火。他认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是表里不一的表现,感到很矛盾。
参考答案:
(1)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跟母亲交流,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也要理解母亲所作所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她好。(8)
(2)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让母亲看到自己的成长,让她真正放心。(9)
建议他主动关心母亲,体谅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的艰辛,希望母亲不要把他当孩子一样对待,那么他自己就不能把自己看成是孩子,主动分担母亲的烦恼。(9)
案例十四:(人际关系处理)
有一位性格较内向的女生,由于高三换了新的班级,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并感到自己被集体所排斥。开学第一周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更加重了她的心理压力。她很重视学习,认为从头开始与周围的同学建立友谊会占用学习的时间,因此对适应新环境抱的是消极的态度。
参考答案:
(1)向她强调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它是我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基础。(8)
(2)纠正她对考试的错误看法,让她认识到考试成绩只是用来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次考试的失利并不代表什么。(9)
(3)明确一个观念,即人需要主动去适应环境,毕竟不可能被动地等待环境来适应你。(9)
(4)鼓励她主动与身边的同学接触,会发现他们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难以相处。(8)
案例十五:(学习指导)
这位学生对文科比较感兴趣,但因父母的强烈要求,在高二下半学期选择了物理,现在高三的学习感到力不从心,不能胜任。希望可以换到文科班,感到非常苦恼。
参考答案:
(1)建议与父母作彻底的沟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征得父母的理解与支持。(9)
(2)征求班主任与校领导的意见,及时换到文科班。(9)
(3)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比其他同学花更多的时间才能赶上文科班的进度,要对自己有信心。(8)
(4)确定高考志愿填报意向,有的放矢。(8)
(5)助他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一有进步就及时鼓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