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行——古汉台与拜将台
13日上午在汉中某家企业开完会,厂家请我们在入住的申辉酒店吃饭。连续多日都是这样的程序,我真有点对应付不了酒场。决定趁机去看看古汉台和拜将台。我都这把年纪,不知何时能再来汉中,机会不能再错过了。悄悄告诉了同事,请代为向厂方致谦。出酒店打车直奔古汉台和拜将台,我算是忙里偷闲,来了个闪游。
古汉台属博物馆不收费,而拜将台65岁以上不收费,又没有几个人在里边,象征性看看我的证件也让进去了。
古汉台汉相传是公元前206年刘邦为汉王时的宫廷遗址。《大明一统志》载北宋张少愚曾有“留此一杯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这“一怀土”即指残存的汉台。《南郑县志》载,清代陈毓彩咏《汉台》诗云:“赤帝龙兴事已陈,层台巩固尚如新……”诗中“赤帝”、“层台”即指刘邦曾驻跸汉台。台上现存石鼓,被誉为汉中名胜之一。
拜将坛亦称拜将台,拜将坛始建于公元前二零六年,是汉高祖刘邦设坛敬祭天地、拜韩信为大将的古遗址。位于汉中石城南门外。南环中路南侧有南北两座土台组成,台高3米多,面积为7840平方米,相传为刘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场平坦宽敞,台脚下东西各树立一石碑,东碑阳刻“拜将坛”3个字,碑阴刻《登台对》。西碑阳刻“韩大将韩信拜将坛”8个字。当然眼前的拜将台是现代建筑业的作品,原来不过是个大土堆而已。想想还是有这个大土堆为好,到此一游还有个怀古的情怀所在。
韩信最后的下场人人皆知,清人袁宝恒一首“过韩侯岭题壁”写出了后人的感叹。
高帝眼中只两雄, 淮阴国士与重瞳。
项王已死将军在, 能否无嫌到考终。
重瞳就是两瞳孔,最出名有二人,第一个是舜,第二个是项羽。项羽虽称西楚霸王,终亡于垓下。结局也不怎么样。但相比于淮阴国士韩信,感觉还是够悲壮。而韩信就是个悲剧性人物了。
1、古汉台东门
http://s9/mw690/001oE8u3gy6Fax7ECkUb8&690
2、
http://s15/mw690/001oE8u3gy6Fax7Z4T4ce&690
3、
http://s14/mw690/001oE8u3gy6Fax8gh2tbd&690
4、
http://s11/mw690/001oE8u3gy6Fax8tzn49a&690
5、
http://s5/mw690/001oE8u3gy6Fax8Q3cMe4&690
6、
http://s9/mw690/001oE8u3gy6Fax9fzgA88&690
7、
http://s4/mw690/001oE8u3gy6Fax9xoqf23&690
8、这块石头据说是汉族人的根基
http://s4/mw690/001oE8u3gy6Fax9JNSP13&690
9、
http://s3/mw690/001oE8u3gy6FaxagCJk92&690
10、拜将坛
http://s8/mw690/001oE8u3gy6FaxgeRZZ47&690
11、拜将坛的正门
http://s5/mw690/001oE8u3gy6FaxgF7Qo64&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