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寻古:卢古王寨探秘
标签:
卢古花椒树gb2312宋体炎帝文化 |
分类: 卢氏寻古 |
曾两次寻找卢古王寨,都因事半途而终。
早春之际,应胡英锋老师约,终于如愿。
广阔的寨顶
沿着通往虢台庙的路上行,过虢台庙再上行五、六里就到了传说中的“卢古王寨”。只所以用传说二字,实在是因为无法找到真正的证据证明有一个古王曾在这里存在过。地名只是一种叫法,久远之后,谁也无法说清出处,当地的村民甚至叫转到了“卢广寨”上。为了弄清正确的地方,我们询问了寨下干活的两位年轻农民,他们准确地把卢古王寨的位置指点给我们,在寨子北面,我们又向两位植树的村民做了印证。回到家的晚上,我也在卢氏的政区图上用放大镜找到了两位农民告诉我们的卢古王寨下面的那个村子,这是一个居民小组,叫作寨根,我们看到几户人家的房屋,目前已少人居住,房屋和窑洞也有些破败,村民告诉我们,差不多都迁到城里去了,真正住着的只有一户。
寨子是一块有些起伏的平地,足了四、五十亩大小,很宽阔,也很平坦。除了几株苍老的看上去有百年树龄的核桃树和近几年农民栽上的花椒树外,大量的植被是白毛草,也有很多的枣树间杂其中,不断地撕扯我们的衣裤。
寨上面南有一排地堰类的建筑,或许就是当时寨墙的足迹,所用石头都是一些类似于钟乳石未形成之前的一些石头,很像太湖石,我不懂那叫什么石头,但我知道那一定保存着大量水的印记。在这座山上应该就有这样的岩洞,存在着这样大量的石头供先人使用,这样的岩洞里也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才能使我们的先人在这个寨上自在地生活。有几个塌陷的土堆,象似坟墓,又象似其它什么东西,塌陷的土堆下有石头垒筑的痕迹让人迷惑不解。除了大量的很像太湖石之外还有一些石头,质地坚硬、表面平滑、样式方正,零零乱乱地散落着,大约是坐凳或者是用做砸制的石器。我找到了两个古人使用过的刮削器,其中一个英石质的刮削器上端还刻着三四个酷似篆字的象形文字(这让我有些相信有一种卢古寨的说法,说是封于齐地的姜子牙的后代在这里居住的寨子,此时应是商周之后,大量使用着象形文字。炎黄时期应在结绳记事时代,不应该有这样的文字出现)。
真是一个极好的寨堡。站在古寨南望,洛水就在不远处,水势大小尽在眼底,这极高的去处,任凭洛水如何暴涨也不可能淹到此。通过寨下公路临山的断面,我甚至觉得,洛水真得曾经到过寨下百米之处,那断面上一层一层堆积的鹅卵石让人浮想联翩。如果真的如此,当时的卢氏城区就是一片湖,或者就是一片海。
卢古王,何许人也?据传:他就是炎帝,就是后来我们说的尝百草救人的神农氏。我们号称炎黄子孙,炎帝与黄帝本是神州大地上两大部落的首领,炎帝开始的势力强于黄帝,后来,黄帝雄起,称霸神州,打败炎帝,独掌天下,将炎帝贬为王,封于卢氏祁寸湾。当时的卢氏,洪水遍地,山河口阻塞洛水不能外流,炎帝只能在龙山之上选一高地居住,并在高地之上采药晒药,救治百姓。后,炎帝外走湖北神农架采药济民,遍尝百草,最终被毒草致死。炎帝走后,炎帝子孙居住此地,大禹导洛水成功后,他的子孙先后建起了火炎城和石龙头城,均以炎帝命名之。

公路里面断面上一层一层的鹅卵石似乎在告诉我们,洛水曾到过这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