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汉源唐氏廷飏公墓碑查考

分类: 金色年华**个人篇 |
碑文解析
1、墓碑横批
祀千秋。
,是厚的异体字。寓意廷飏公值得祀奉千秋万载。
2、中榜
汉故文庠硕德显考唐公敬亭老府君之墓
汉故:代表殁于民国时期;
文庠:古代学校,文庠生员即秀才,通过院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硕德:大德之人,廷飏公德高望重;
显考:亡父;
唐公敬亭:廷飏公,子敬亭。
3、安葬四柱
壬午、壬寅、丙辰、庚寅
查万年历,廷飏公安葬于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年正月十八日寅时(公历1942.03.04)。
立碑落款日期为“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年正月十八日寅时立”,与安葬四柱完全对应。
廷飏公殁于公元一九三八年,具体忌日未有记载,因年近百岁,故遵其遗嘱,于老屋放置三年有余,至百岁寿诞之日方才下葬。
4、子嗣
廷飏公子嗣按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次序排列为:
男:
载 春、和、清、文;
载 成、瀛、勋。
孙:
国 林、光、秀、珍;
国 材、昌、祚、钧、彦;
国 基、友、恩、仁、鼎;
国 宝、成、安、治、忠。
【解析】
廷飏公1938年去世时,墓碑上共有7男19孙奉祀。
孙辈(国字辈)已全部出生,名字均列于碑上。
曾孙辈(福字辈)也有数位出生,但都没有上碑。
按墓碑分析,子孙名字基本上按出生年龄先后排列。
载字辈七位男丁,目前仅年龄最小的两位——载瀛和载勋有明确的出生年份。
载春、载和、载清祀奉于其祖父松元公墓碑上,且排名较为靠前,故推断他们的出生日期在1862-1875年之间。
载文、载成在松元公去世时(1881年)尚未出生,故推断其出生日期为1881-1884年之间。又因载文为廷飏公原配张氏所生,载成为廷飏公续弦冯氏所生,故推断载文生于1881-1882年之间,载成生于1883-1884年间。
因此推断廷飏公七子的出生年份如下:
载春(约1862-1875年间)
载和(约1862-1875年间)
载清(约1862-1875年间)
载文(约1881-1882年间)
载成(约1883-1884年间)
载瀛(1885年)
载勋(1887年)
国字辈19位男丁,有明确出生年份记载的有国秀(1898年)、国昌(1903年)、国彦(1913年)、国基(1916年)、国恩(1918年)、国仁(1923年)、国忠(1910年)、国成(1924年)、国鼎(1935年)、国宝(1938年)10位。
能大概推算出出生年份的还有四位,国珍、国材、国钧、国治。
国珍排在国秀之后,国昌之前,其妻邬守贞生于1901年,故推断其出生年份在1898-1901年之间,其长子永福生于1924年,即国珍得子的年龄为21-26岁,合理可信。
国材为载文长子,墓碑上排在国昌之前,其长媳冉秋莲生于1930年,故推断其生于1903年之前。
国钧为载清次子,行四,其姐凤英生于1918年,故推断其生于1918年之后。
国治(又名国柱),载文次子(一说行三),其弟国忠生于1910年,故推断其生于1903-1909年间,其长子福全生于1937年,即国治得子的年龄为28岁以上,合理可信。
剩下五位国林、国光、国祚、国友、国安,因无后代认领,故不知其父,也不知出生年份。
国林、国光最为年长,极有可能为载春之子。
国祚排在国昌之后,可能也为载和之子,极有可能就是从小遗散到西昌的唐福喜之父唐明义。
国友排在国基和国恩之前,出生年份应位于1916-1918年间,可能就是是载文的次子,去世较早。
国安排在国治和国成之间,出生年份应位于1910-1924年间,去世较早。
推断结果如下。
国林(1898年前),可能为载春长子。
国光(1898年前),可能为载春次子。
国秀(1898年),载和长子。
国珍(约1898-1901年间),载清长子。
国材(约1903年前),载文长子。
国昌(1903年),载和四子。
国祚(约1903年至1913年间),可能就是载和房唐福喜(李清唐)之父唐明义。
国钧(约1918年前),载清次子。
国彦(1913年),载瀛长子。
国基(1916年),载成长子。
国友(约1916年-1918年间),载文之子,早亡。
国恩(1918年),载瀛次子。
国仁(1923年),载瀛三子。
国鼎(1935年),载勋长子。
国宝(1938年),载勋次子。
国成(1924年),载文幼子。
国安(约1910-1924年间),载文之子,早亡。
国治(约1903-1909年前),载文三子。
国忠(1910年),载文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