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参观完罗布林卡,紧接着前往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哲蚌寺。哲蚌寺建在山腰上,规模宏大,可以俯瞰整座拉萨圣城,门票60元。晚饭时分,我们抵达拉萨贡嘎机场,结束雪域高原之梦,飞回现实生活之中。

拉萨下篇
【出游时间】2090129
09:00—17:00
【出游路线】拉萨航空酒店—扎基寺—罗布林卡—哲蚌寺—布达拉宫广场—航空酒店——贡嘎机场
【徒步里程】约10km
6、哲蚌寺
从罗布林卡前往哲蚌寺,有直达的公交车。然而从公交站走到景区大门,却还有差不多一公里。

哲蚌寺门票60元,我们买票进入;藏民免票。

没想到进去还要走一大段路!

来到了哲蚌寺景区正门,俯瞰拉萨。

在检票处可以租讲解器,二十块钱一个。

多亏了这个讲解器,否则我们在寺庙里,基本上啥都看不懂。

首先看哲蚌寺景区简介。

哲蚌寺系黄教六大寺庙之一,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它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
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哲蚌寺是全世界最大的寺庙,解放前这里的僧侣数目多达10000人。
寺内原有七大札仓,后合并为洛赛林、果芒、德央、阿巴四大札仓,西藏众多的名僧大都曾在此学经。现在寺内的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洛色林札仓、葛丹颇章、甲央拉康等,大都是明清两代陆续修建的。寺院的主要建筑大经堂雄伟壮观,有183根立柱,柱上的雕刻十分精美,还有精美的织绣经幢、挂幢、唐卡以及佛像、壁画等加以修饰,同时可以容纳八千人诵经。寺内还保存有大量藏族的古代文献和经籍
。

第一个景点是南杰辩经场。哲蚌寺每个札仓(即僧院)都有两个这样的辩经场。辩经场一般设于札仓附近,主位有一级一级的辩经台。哲蚌寺有不定期的辩经,运气好时能在寺里的辩经场或者后山的辩经场看到。

整个哲蚌寺就建在半山腰,所以逛寺庙就是在爬山。

流水驱动的转经筒,这不就是水轮机吗?

俯瞰拉萨市西郊。

哲蚌寺西北角大石头上的佛像为药师佛,全名作:药师琉璃光佛(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静无染。东方另一佛国曰“妙喜世界”,其佛为阿閦佛(不动如来)。

进入哲蚌寺的核心建筑之一——甘丹颇章。

甘丹颇章又名极乐宫,建于1530年,由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任哲蚌寺第十任赤巴(住持)时主持修建。以后三世、四世、五世达赖喇嘛都在这里居住过并历任该寺赤巴。

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建立了强有力的地方政权,因政务在该颇章处理,故名甘丹颇章政权。甘丹颇章遂一度成为西藏地区政治权力中心,后来五世达赖迁往布达拉宫处理政务。

哲蚌寺的展佛台。藏历六月三十日“雪顿节”当天,清晨会在此展览巨幅佛像唐卡画。

哲蚌寺四大扎仓之一的阿巴扎仓,是哲蚌寺的密宗学院。

来到观景台,这里视野极其开阔,远处的雪峰、中部的城区和近处的寺庙,尽收眼底。
横屏观看更清晰,此照片为四合一。
哲蚌寺最雄伟的建筑是措钦大殿,位于哲蚌寺的中心,占地4500多平方米,经堂内有190多根柱子,可容纳七千到一万名喇嘛,是全寺僧人集中诵经和举行仪式的场所。沿廊前石阶而下是宽敞的辩经场,各扎仓的喇嘛要在此立宗答辩,获胜后方能参加传昭大法会的格西资格考试。
供奉的主佛是大白伞盖佛母像和无量胜佛9岁身量像。后殿正中供有一尊二层楼高的鎏金“弥旺强巴佛”;左边配殿是三世佛殿,供有过去佛燃灯、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强巴三尊佛像;右边配殿内供着各种佛经。佛殿回廊的出口处有一方清朝同治皇帝的御笔匾额,上书“输成向化”。大殿西侧的“龙崩康”是灵塔殿,其中三座银塔格外引人注目,中间一座即二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左右两塔为哲蚌寺的祖师塔。大殿三楼的祖师殿有藏经阁和强巴通真佛殿,供奉着强巴佛8岁铜像,铜像上的法螺据传是释迦牟尼的遗物,为镇寺法宝。四楼主殿供有释迦牟尼说法像,两旁还有13座银塔。侧殿为罗汉堂,内供佛教历代祖师和罗汉等神像,并供有哲蚌寺主要大活佛的报身像。

错钦大殿楼顶的金鹿法轮和胜利曈。

以雪山为背景,更显庄严肃穆。

哲蚌寺很大,其实我们还没有逛到三分之一。

加央拉康,即文殊殿,供奉文殊菩萨。

传说中的降央洞。如果在三米开外,闭上眼睛,举起一根手指,慢慢走向墙壁,能够将手指戳进洞里,必是有佛缘之人。我们试了几次,并没有成功。

这条石阶路,可真陡。

罗赛林扎仓是哲蚌寺最大的扎仓。它的建筑面积约1860平方米,主要包括经堂和佛殿两部分。经堂陈设装饰不亚于措钦大殿。经堂有102根柱子,面积1053平方米,两边经架壁立,总长约60多米,放满各种经典。经堂后背是强巴佛殿,并列三室,前部相通,佛殿内供满各种佛像。罗赛林扎仓的僧人人数是全寺最多的,他们主要来自康区和云南等地,扎仓下辖23个康村。

果芒扎仓仅次于罗赛林扎仓,也分为经堂和佛殿两部分。经堂面积985平方米,其建筑格局、柱子排列均与罗赛林扎仓相同,共有102根柱子。佛展部分由三个拉康组成,即且巴拉康、敏主拉康、卓玛拉康。郭芒扎仓下属有16个康村。


最后一座扎仓——德央扎仓,在四大扎仓中建筑面积最小,约952平方米,其经堂共有62根柱子,面积375平方米。经堂后部为佛殿。

7、哲蚌寺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从哲蚌寺出来,开始下山,顺路前往乃琼寺转转。下山途中,遇到一只类似树鹨的小鸟,一点都不怕人。

乃琼寺在哲蚌寺东南边。

进寺前先转上几圈巨大的转经筒。

乃琼寺的建筑风格,与哲蚌寺有很大的区别。乃琼寺是公元九世纪贡唐喇嘛新建,后由五世达赖喇嘛扩建,乃琼多吉扎丹护法神是西藏地方政府信奉的护法神之一。乃琼寺主供佛莲花生大师,白哈王护法,白丹拉姆等。

藏语中"乃"即"地方"意思,而"琼"是"小"的意思,乃琼寺意思就是哲蚌寺下的一个"小地方"。可不要小瞧了乃琼寺,它是历史上西藏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每年考中格西学位的喇嘛多出于此,目前仍是西藏的佛学院。

转了一圈,回到哲蚌寺景区正门。写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拉萨三大寺的另外两座——甘丹寺和色拉寺。

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甘丹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甘丹寺全称"甘丹朗杰林",甘丹是藏语音译,其意为"兜率天",这是未来佛弥勒所教化的世界。可见该寺僧侣信奉"弥勒净土"。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寺内还保存着历代甘丹赤巴的遗体灵塔九十余座,并藏有许多明代以来的文物和工艺品。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也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色拉寺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色拉寺内保存着上万个金刚佛像,大多为西藏本地制作。还有许多是从内地或印度带来的铜佛像。大殿和各札仓经堂四壁保存着大量彩色壁画原作。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里的"马头明王"像。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吉扎仓、麦扎仓、阿巴扎仓及32个康村。
8、拉萨再见
参观完哲蚌寺,我们坐上24路公交车,回到拉萨市中心。天上西藏邮局位于北京中路,布达拉宫广场东面,是寄明信片的好地方。我们时间不足了,没有过去寄。

回到航空酒店,取回行李,登上机场大巴。

再见,布达拉宫;再见,圣城拉萨。

去往机场的路上,再欣赏一段高原风光。

顺利抵达拉萨机场,可惜登机的时候就已经天黑了,拍摄横断山脉的愿望再次落空。

飞机降落在重庆江北机场,已接近零点。我们乘坐机场大巴,进入重庆主城区。整了一顿万州烤鱼,份量好足,两个人基本吃不完。没有在重庆住宿,在汽车站待到天亮,赶最早一班车回到宜宾。

冬游西藏之旅圆满落幕。
写在最后的话
关于高反
其实对经常锻炼的人来说,高反基本不用担心,无非是“站等于走,走等于跑,跑等于冲刺”的感觉。上了高原,悠着点,基本没有大问题。上高原之前,提前补充红景天是不错的选择,而我们则大量补充了冬虫夏草提取物——君沛。遇上高反,也不要过于担心,多休息多喝热水是必须的。
关于花费
我们两人本次冬游西藏,六天六夜,总计花费八千余元,其中机票占了大头,超过一半。淡季大部分景区免票,因此这方面省了不少。此外,住宿价格也比旺季便宜了许多。
关于冬季
冬天里的西藏别有一番韵味,随处可见的雪山,冰冻的圣湖,与其他季节的景色迥异。冬季纯粹来旅游的游客较少,朝拜的藏民同胞则较多,“错峰”是不错的选择。缺点就是,高原加上高寒,是对人体能的极大考验,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如果让我们再选择一次,我们也许还是会选择冬季进藏。
关于人文
来到西藏,如果不了解藏文化和藏传佛教,肯定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损失掉很多看点。像我,一直以来就对这方面有所涉猎,但也只能说知之甚少,很多东西都是回来整理游记才逐渐清晰起来的。
还来西藏吗?
还去。也许在三五年之后,来一次全家的自驾游,或者“四加二”,走川藏线。
再见,大美西藏!
再见,雪域高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