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幸福处方育儿幸福晚年的保障情感 |
分类: 婚恋观 |
网友问:
姥姥,对于您的小荷,我相信您一定会指导和帮助她将来避过爱情、婚姻上的暗礁险滩,像您说的“理智的坠入情网”,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会慎之又慎的做各个方面的考察。我觉得我将来也会这样做,因为我觉得好女孩确实容易被坏男人毁掉。但同时我也会有担心,婚姻可以多一点选择,但是爱情更多的应该是一种邂逅吧,这种似乎有点功利的选择爱情的方式,会不会失去了爱情的真谛?同时失去了恋爱的激情与快乐?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将来孩子真要遇到让她动心的坏男人,或者花花公子式的玩弄女人的高手,她能保持清醒吗?(网友“老郭”,一个三岁女儿的父亲)
刘姥姥答:
让我们试着分析一下爱情和婚姻的内涵:爱情的确靠邂逅,靠性荷尔蒙支持下的激情迸发,而婚姻靠的是理性的责任心和成熟的人格。
发生爱情时,男孩靠先天来仪的审美观,女孩靠直觉,靠梦幻,靠社会思潮,靠父母的言语影响,想保持清醒很难。
不可否认,爱情很精彩很绚烂,如果一个人错失爱情,那等于一辈子没尝到奶油蛋糕。做父母的需要鼓励孩子恋爱。这当然与传统观念不符。传统观念是男孩可以放任,女孩必须严管。其实这种想法只是发乎性,而人生比失贞更严重的事情多了,比如健康,比如心态病症。
女孩失身真的最可怕吗?我看不见得,正如英国著名女作家玛丽、温特所言:“对于女人,有许多比强奸更不幸的事情”。不是吗?终生陷入不幸婚姻的漩涡但因为诸多因素无法分手,那痛苦可是长期的、难耐的。
我想,女子最大的不幸当属婚姻不幸、丈夫不良。而不悦婚姻实在难以避免,有人估计,在全球范围,不悦的婚姻大约千分之九百九呢。
当然,爱情也是会让年轻人伤痛的,但这种伤痛比较好解决,如果父母出面帮助就更易让女儿尽快走出阴影,比如父母可带女儿离开让她伤痛的人和地,消散身心,变换场景,忘却伤情。
建议家长在女儿幼年起开始存一笔专款,专为带孩子去旅游、去避“爱难”,同时要策略地在孩子跟前非议她所爱的人
——
爸妈的话总是很有影响力,也许表面看来,孩子似乎不爱听。也有必要带孩子去见更多同龄异性。最主要的,千万别让女孩过多阅读西方浪漫主义小说,也不要给女儿灌输“爱情要忠贞不渝,爱情有专一性、排他性和持久性”——
这不过是男性文人忽悠天真女子的花言巧语,并不符合事实,如果相信,则导致不幸。
婚姻呢?婚姻和爱情不是跑在同一条轨道上的车。和谐而成功的婚姻必须建立在成熟的人格的基础上(这要看爸妈的育儿水平),必须双方都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必须有包容对方的能力,必须有理解对方内涵的睿智
——
对方的内涵包括其父母的相处模式,其父亲的行事方式,其母亲的言谈模式以及其双亲的育儿理念。
理智的坠入情网也就是在爱的基础上加入理性思考分析和判断,不容易,尤其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很难做到,需要父母帮助。
为了让女儿能理智地坠入情网,父母有必要在女孩12岁左右开始做这方面的引导,让她了解男人的特性和婚姻的实质,为的是让她不对男人盲目,为的是让她婚姻成功。
婚姻真的不是一件如爱情那样销魂的事,但当今世界没有更好的选择。起码婚姻能为男人保障性伴侣,而且有人为之传宗接代;对于女子,婚姻的最大乐趣在于能诞生孩子,而一个养育得当的孩子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是无可限量的,这大约是多数人对婚姻前仆后继的勇气所在。当然,在西方国家,独身女子是越来越多了,而且乐在其中。我的看法是,婚姻有给女子多一条选择,比如本人的大量幸运和快乐都来自女儿,而先生是一可靠的肩膀,这也是我历尽磨难和思索才找到的平衡:孩子给我精神满足,先生给我丰沛物质,两者缺一不可。这并非功利,而是现实告诉我的大实话。
重要的是,提早给女儿建议,30岁之前不结婚,为的是让她有机会享受爱情,通过恋爱了解异性并从中历练人生,长进智慧,成熟个性,为进入顺畅婚姻作准备。
刘姥姥按:因电脑故障无法回复各位的评论,先道歉,待后补。
前一篇:怎样说,孩子才知错?
后一篇:亚技 —— 边活边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