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0到3岁动手能力演讲稿摘录 |
分类: 育儿 |
我看到这样一个不幸的孩子,他一周岁生日时,分明是一活泼好动开朗好奇的孩子,他那么开心地跟我玩,分手的时候还哭呢。
可是,短短的四个月之后又见他,他居然“面目全非”,眼神胆怯、内向怕羞,给他玩具不敢接,除了他妈妈的怀抱,对任何人不感兴趣,哪也不敢去。别人要跟他玩,他会扭动起来大哭。
任何人这时候看到他,都会说这孩子天生内向、天生怯懦,天生脾气不好,可他四个月之前分明一个开朗活泼的小天使啊!
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位妈妈对宝宝保护过度:如,孩子乘坐旋转电马摔了下来,妈妈从此让孩子禁玩;如;见到孩子玩喂猫的碗就高喊脏脏,不由分说从孩子手里夺走,惹得孩子鲤鱼打挺,撒泼打滚;孩子玩彩泥妈妈说塑料品不卫生,不能玩……孩子是何等精灵,只需禁令几次,这小孩便失去了可爱的孩童天性。
如何防止对孩子保护过度?
孩子与生俱来有安全意识,只是,幼儿不知道大千世界究竟什么不安全,就好比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是他真个不怕虎,而是不知道老虎如何可怕。
智心家长的做法应当是,既让幼儿活泼开朗地成长,又不让孩子出现安全问题。
下面是简单的处理方法:
第二类是有危险但无法束之高阁的物件如电源插销,用“虚拟式表演法”简单而奏效—— 大人带孩子到电源旁,用手触动一下电源插座,然后假装过电、惊叫好疼,这时如果你让幼儿也触碰插座,他一定急忙往后退,绝不会去做的。而且孩子今后也会离电源插座远远的。其余如玻璃茬、碎铁皮、炉火、水壶、桌子角等物品,都可以用这种戏剧性的办法让孩子远离。
第三类用品有可能出现危险,如旋转电马、楼梯和其它高层物件,处理的方法是“不必惊恐”。幼儿即使从楼梯滚下也摔不坏,为什么?孩子的筋骨没有钙质,而是胶状的,非常柔韧,有特好的安全性能,刘姥姥不止一次见小孩从楼梯滚下,从桌子、树杈等高处摔下,均毫发未损,请家长们不要过分谨小慎微,早做好保护的前提下,放心让孩子玩吧,不要因噎废食。
最后一类物品有潜在危险,如菜刀、剪刀,但值得让孩子学会使用,怎样处理?
两岁的小荷看到姥姥切菜,说,姥姥,我也要切菜!通常有如下反应:
1、对小孩说:滚一边去,看你还没豆腐块高,还切菜呢!(不尊重孩子,招惹孩子发脾气)
2、对孩子说:宝宝太小,学不会切菜,以后再学好吗?(延误了孩子发展动手能力的时机)
3、顺养:
姥姥决定顺养 —— 拿来小椅子,小荷站上去,勉强够到厨房案板,又拿来菜板和小型菜刀,之后拿来一根黄瓜、切成四条。姥姥先给小荷示范,又一步一步指导她,教她如何拿刀,如何握黄瓜,如何一点点往后退,拿刀的手如何关注握菜的手……待到一只黄瓜切下来,小荷已经学会切菜了,至今不曾发生切破手指的事故。
为此她很自豪,喜欢去厨房、喜欢做饭炒菜,现在已经是相当好的厨师了,不久前还表示要去参加新西兰电视台举办的 master chef 大奖赛呢。
姥姥教小荷用剪刀也是在她两岁时。
开发大脑,从手开始,“心灵手巧”- 手巧才能心灵啊。至于不卫生的东西幼儿要玩,妈妈不必禁止,只需过后让宝宝洗手,或者吃打虫药便是。
顺从孩子的好奇心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就是让孩子智慧、开朗、自信、有开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