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保护孩子的天性?

(2012-09-10 14:50:41)
标签:

0到3岁

育儿

今日微博

杂谈

价值观

分类: 育儿
姥姥,女儿两岁八个月,今天我在育儿方面遇到了头疼的事,期望姥姥的帮助。
事件一:我和女儿经过小区门口,看见了她爸爸的车,女儿说要坐车。我抱她看爸爸的车里放满了货,没有位置坐,爸爸送完货很快就会回家的。女儿虽然明白肯跟我回家,但路上却一直哭闹着爸爸爸爸。我觉得她态度不好,就没理会她的哭闹,直到回家她奶奶问她怎么了,她就哭得更厉害了,倒在地上不起来,我多次叫孩子奶奶不要理会她,可孩子奶奶仍然哄着她,后来总算哄好了。
刘姥姥:
女儿哭的原因是她想爸爸,这是孩子正常的情感流露,应当理解尊重与呵护。下次不论孩子因为想哪位亲人而哭,妈妈的正确做法是:拥抱宝宝并声音柔和地亲吻和安慰,如果能利用自己的创造性让宝宝欢快起来而忘了想爸爸,那就更是高超的育儿法了。
妈妈不理她,宝宝会以为不但爸爸捞不着,妈妈也不爱她了,这样一来宝宝会多么伤心可想而知。
爱是宝宝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灵营养,要想保护好孩子的天性,爸妈要每时每刻给孩子提供尊重和理解,尊重是爱的别名。
事件二:哄好后,我们一起吃饭,女儿先吃完了,她就在茶几上玩,将水壶里的水倒入杯中,再从杯中水倒回水壶,看她玩得高兴,我就没管她,但是孩子奶奶却冲过去把水壶和杯子抢下来,说会打掉水壶和杯子,要倒水我帮你倒。结果奶奶不小心把水洒到女儿衣服上了,女儿就开始不依不饶,哭在地上不肯起来,嘴里就是一句话:奶奶把我衣服搞湿了!我对女儿说:是奶奶不对,应该让宝宝自己玩,可是衣服已经湿了,算了,我们把它晒在阳台上,明天就干了,好不好。女儿不听,还是哭。
刘姥姥:
孩子需要通过做事来成长,奶奶怎能包办代替、不让宝宝自己倒水呢?即使打翻了水壶和水杯,比起孩子的成长,又算得了什么?宝宝是非常精灵的,我们往往大大低估了孩子的灵性。如果宝宝这次真的打翻了水壶或水杯,对她可是一次极好的经验教训,而她那小脑瓜里不知有多少万个脑细胞在受到激励和发展并促使她发生记忆,下次就能很好地掌控水杯不泼洒。如果幼儿早期刺激不足,孩子大脑的发展会缓慢,成长会受到阻滞。如果孩子不断洒水,可以不动声色地、在尊重孩子感觉的前提下,教她不洒水的办法。
宝宝为衣服搞湿而哭,是孩子气的“情绪后续发泄”。幼儿还没有建立理性思维,她无法理出真正的理由,但她有天聪,她明白:奶奶的做法阻挡了孩子要求成长的天性,而幼儿是非常懂得他们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的。幼儿的这一了不起的天性使得每个孩子都有神秘而准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如果育儿不当,这一了不起的天聪很快就将被磨灭,孩子会感觉挫折感严重,进而脾气坏,难以教诲。
事件三、奶奶开始打骂女儿,女儿还是哭,奶奶看打骂这招不行就开始哄,女儿哭得更厉害了。我于是和她一起进房间隔离,我按您书上的隔离法,没生气没发脾气没理会她,就是安静的看自己的书,她哭得越来越厉害,要么拉着我,要么躺在地上用脚蹬我,要么把我的书扔掉,我就对她说:是奶奶不对,我们出去批评奶奶吧。
刘姥姥:
隔离反省时,只能让孩子自己待在屋里,大人不能在孩子身旁。这一惩戒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错误行为会失去爱、会遭受寂寞孤独的苦楚。
这次隔离反省属于赏罚不明,明明是大人有错在先、不理解宝宝,却让宝宝受惩罚,宝宝当然愤怒了。
奶奶打骂完孩子又哄孩子也是育儿的大忌!这样朝三暮四会让孩子变得不明是非。
妈妈在孩子跟前批评奶奶也要不得,大人们之间必须互相树立威信,孩子才会尊重大人。批评应当在孩子背后进行。如果妈妈不赞成奶奶可以正面说明,在孩子跟前说奶奶不好,岂不是教孩子“背后小戚戚”吗?我们要尽量教会孩子discreet 不背后说人,光明磊落。
事件四、后来女儿哭累了,平静了下来说要出去,我就把她抱出去了,可一出门,她看到了奶奶和爸爸,又开始哭着坐在地上不起来,我实在气得不行了,好在忍住没对她发脾气。
刘姥姥:
孩子看到奶奶爸爸又哭,是因为孩子再次想到了先前的不快事,也可能孩子已经与奶奶建立了一种不良社商模式:孩子闹,奶奶哄。孩子通常不会对突发事件作出敏捷反应,却往往事后借机发挥,让大人摸不着头脑。今后遇到类似情况,大人要想想几小时前或半天前所发生的事,这样可以帮助找到孩子不快的脉络。
事件五、哄好后,带她洗澡后用浴巾包着抱出来,我说8点了我们一起坐在床上讲故事好不好,她很高兴的点头,而且说我要包着去看故事书,我同意了。到了床上,正准备跟她讲故事,浴巾掉了,我说那我帮你重新包下,并拿掉浴巾,可还等不及我重新包,她已经哭着在床上打滚不肯起来了,我都一再跟她解释,我拿下来是为了重新包,可她还是哭,我都要被她气哭了。
刘姥姥:
如果妈妈先问问宝宝,妈妈给你重新包浴巾还是你要自己包,孩子就不会哭闹了。一般来说,她会要求自己包但是包不好,妈妈要机灵地帮孩子但要设法让孩子感觉是她自己包好的。等包好后再来个立即表扬:“宝宝真棒,这么能干,会自己包浴巾了”,你就等着看孩子笑逐颜开吧。今后她会喜欢包浴巾,并且越包越好。
让孩子包浴巾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更加深远的意义是通过包浴巾的动作,孩子练习了手脑的灵敏和协调,这样一来,孩子会更加聪明、能干和乐观。
事件六、奶奶来了,说:你爸爸生气了,要拿扫把打你了,快起来。而孩子爸爸就站在门口拿着扫把。女儿总算不哭,起来了。奶奶就说我:你总不让我吓她,打她,不打会起来吗?一打不就听话了?就你那方法孩子都要哭死了。
刘姥姥:
孩子的惧怕心特重,最不抗吓唬。用恐吓的办法之所以灵,是因为人类为安全需要,能大量分泌具有压倒优势的“惧怕荷尔蒙”,这可是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创造性、开拓性和阳光人格的大敌。恐吓孩子的确让孩子顺从、“乖”,长大当“顺民”,同时也让孩子变得内向郁闷胆怯,并且脾气暴躁,有的甚至罹患自闭症。全球每20分钟就产生一个自闭症患者。打孩子是最要不得的,是与孩子树敌,与自己的未来树敌。
我无语了,困惑了,苦闷了,没信心了,教育孩子怎么这么难呢?还有,女儿这几天刚上幼儿园,正在适应期,所以前几天回家后,如果她乱发脾气(例如她吃饭的时候给她饭里倒了鱼汤,就开始不依不饶了),我都是安抚她,但我不知道对待孩子这种处境的哭闹,是应该宽容呢还是制止?
刘姥姥:
幼儿的口味是很敏感的,新生儿只能接受甜东西。建议妈妈在控制甜食的前提下,给她任何食品都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最好多准备几样食品,量少、营养多、花样多。
有关孩子的一切都要事先征求意见,如穿哪件衣服、吃什么饭、做什么游戏、跟哪个小朋友玩等。这样一来,孩子很快能变得有主见、有自信,个性开朗,没有坏脾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