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育儿 |
分类: 育儿 |
上文提到小荷只在姥姥眼前哭过三次,其实是四次,第四次是姥姥不对,错误使用了隔离反省。事实证明,隔离反省在恰当的时机使用一次最有效,所以那次小荷的哭泣感觉不便提起,以免树立育儿坏样板。
现在刘姥姥又有了烦恼:小荷不止一次为想爸爸而哭,昨晚姥姥亲眼目睹了 。
昨晚与荷妈一起带小荷去观看“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大型文艺演出,演出者是中国民族歌舞团,整台节目十分精彩,个人以为不亚于央视春晚,其中朴洪哲的独唱和蒙古族舞蹈“奔腾”水平极高。朴的歌唱是那么浑熟、自如、潇洒、从容;奔腾舞蹈给力十足,甚至小荷都放下了正在玩的手机,聚精会神地从头看到尾。
九点到了,是小荷每晚入眠的时间,她要求回家,可这时董文华的节目还没上,尤其是姥姥的歌友、临时安排与董文华配唱的大林先生还没出场,实在不想走。但小荷的样子实在难受,于是就先离开剧场在大厅待一会,打算等到董文华和大林上场时再进去观看。这时,小荷哭了,“我想爸爸”,她哭着说。妈妈告诉姥姥“每次哭都是因为想爸爸。”
据妈妈说,早上起床后,只要爸爸提前上班走了,小荷必然哭一场。这令姥姥着实不好受。
小荷出生后荷爸精心照料孩子,姥姥为此非常欣慰。根据姥姥的经验,多数爸爸都不太怎么爱照料孩子,甚至打骂恐吓孩子的爸爸也不少见。为此姥姥始终给荷爸打高分。现在的问题是,小荷一想爸爸就哭,一哭就必定是想爸爸,而哭泣是负面情绪,是让她哭呢,还是制止她为想爸爸而哭?
有个好爸爸,时常念爸爸,这是好事,但为此而引出那么多的哭泣总觉得不是个事,而这已经有形成习惯的趋势,就更加令人不安。可是,要让爸爸别那么对小荷卿卿我我地起腻也很难,他自己的父亲就对女儿如此这般起腻,样板的力量何其强大!该父亲的态度使该女儿任性懦弱,缺乏坚韧,终于导致十年婚姻解体,大不幸也。
育儿者最怕爸妈的不良样板,简直让人束手无策。
再举一例:华人男孩Eric本来特喜欢姥姥,在姥姥家玩得可欢了。近来却不愿意来姥姥家,来了也不高兴,总是用晦涩的目光盯姥姥。你道是怎么回事?那次姥姥无意中说了几句让孩子妈妈不高兴的话,本来在朋友间出现这种小小不快应当很快就释解,事实也是妈妈很快就跟姥姥又说又笑了。问题是男孩的妈妈,一个非常质朴、勤劳、好学的可爱女士有个坏习惯:爱喋喋不休地抱怨;她是将抱怨当成一个兴趣爱好来做的,却没想到给个性成长期的孩子造成了心理问题。孩子小,不懂得妈妈那似乎看来不快的漫长抱怨其实只是来自一个不良习性,而事情并不真的如妈妈所唠叨的那么糟糕。不过,小男孩都是特爱妈妈的,妈妈的“烦恼”便传染给了孩子,让孩子抑郁不快、与人不合,影响人际关系。
当然,姥姥跟小朋友交好是有“天赋”的,如今Eric又跟姥姥玩到一起了。问题的关键是他妈妈那爱抱怨的习惯恐怕改不了,两个孩子的眼神变得越来越晦暗了。这怎不令姥姥心急如焚。
孩子们爸妈的不良习性和习惯以及如何改变,是刘姥姥育儿以来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写在这里一是想让博友们动心思出主意帮姥姥;二是打算迎击挑战: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等候时间、耐心、艰苦的思索和不怕艰难地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