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业余戏剧的中国式经验

(2007-04-12 12:49:13)
分类: 艺文

业余戏剧的中国式经验

 

 

业余戏剧的参与者有业余的,也有半职业的,有时也请专业人士担任导演或设计。因此,有些非职业剧团很难用是否是“业余”来定性,“业余”主要是指参与者不是靠话剧谋生。相对于大学中的业余剧团,我们更需要社会上的那种非职业戏剧活动,而戏剧的普及性教育和民间戏剧活动开展将会对国家戏剧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业余戏剧的中国式经验
文/游正宇

 

   北京戏剧家协会为进一步推动民间非职业戏剧(非商业的业余戏剧)发展,今年将采取一系列实际行动。其中包括开展培训、组织非职业戏剧展演和与国际非职业戏剧界交流等活动。五一期间,北京戏剧家协会将举办一次面对业余戏剧团体成员的非职业戏剧基础研修会,研修内容主要是业余戏剧排演中的实际问题,重点在表导演方面。参加者将在北京郊区一起吃住、交流、学习和排演,观摩国外优秀非职业戏剧演出和活动录像,此次公益活动为期三天。

 

                         国内话剧与大众若即若离
王晓鹰,国家一级导演,文学(艺术)博士。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说到话剧的大众普及,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正在排演《失明的城市》、《荒原与人》、《哥本哈根》、《死亡与少女》和《大戏法》五部话剧)举了一个例子,相比于电视剧在客厅的观看方式,话剧观众必须在话剧创作的现场进行欣赏,这一点限制了话剧成为大众传播形式的艺术门类,在演员创作的两小时内,它最多只能面对几百到一千个观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娱乐方式和品质的选择,会开始更多的尝试和经验,话剧所具有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会让观众在现场聚精会神地观看中被演员直接的传达所感染,这是话剧的微妙之处。对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明星戏剧,王晓鹰希望这样的话剧给那些喜欢明星的大众带去更多的是明星之后的话剧艺术,而不仅仅是明星。
    当前国内的话剧演出票价一般比电影票价贵,这无疑把一些观众挡在了话剧院的门外。对此,王晓鹰说,话剧票价比电影票价贵是正常的,因为从成本上说话剧比电影贵。话剧的观看和艺术生产是同时发生的,而电影的观看和艺术生产则是分开的,同一个电影可以在众多的电影院播放拷贝,而一场话剧只能在一个剧场里观看;另外,相较于国外的话剧票价,国内的确实偏高,比如在美国的商业戏剧之都百老汇,话剧的最高票价是100美元,考虑到美国人的收入指数,相当于国内100人民币不到。国内的话剧演出,把从票房里赚取利润看得太重;美国百老汇的商业戏剧则是通过长线演出赚钱。欧美的非赢利性戏剧剧团的演出票价更低,有时只有十几二十美元。王晓鹰说,话剧的生产方式,其实不太具有商品属性,因为它不是工业化的大生产性质,话剧剧团的生产维持更多的是需要票房之外的资金来源。

 

 

              业余戏剧活动将推动国家整体话剧水平
 
邢剑君,1971年生于北京,自幼喜爱文艺,初中时开始校园戏剧的编演活动。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后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戏剧系、印第安纳大学剧场艺术系学习。曾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现在美国从事戏剧教育和非赢利职业剧团等方面的考察,巴特勒大学戏剧系访问学者。他热心于非职业戏剧活动在国内的普及推广工作。今年开始应邀主持北京戏剧家协会国际戏剧交流方面的工作。

 

    话剧百年,成果有目共睹,但盛名之下有不少遗憾之处,例如国内话剧教育大面积缺席和群众戏剧活动的落后。在邢剑君看来,话剧在刚刚引进到中国后的几十年里形成了很强的群众基础,但目前国内的民间话剧活动,尤其是非职业话剧团体还只局限在个别大城市或大专院校,水平较低。这不仅无法和欧美戏剧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不如港台等话剧起步较晚的地区。
    现居美国的邢剑君在非职业戏剧方面主要是做调研,撰写普及性文章,同时还实际参与一些培训、排演等实践活动。四月底他将回国,参与五一期间北京戏剧家协会举办的“非职业戏剧研修会”,他将担任此次研修会的策划、组织和主讲人。邢剑君说,此次公益活动为期三天,主要是为有热情和理想的业余戏剧人提供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参与的戏剧爱好者将在北京郊区一起吃住、交流、学习和排演,观摩国外优秀非职业戏剧演出和活动录像,针对业余戏剧排演中的实际问题,重点在表导演方面进行研修。以前为《新剧本》杂志写过一年《业余戏剧实践基础》专栏的邢剑君,也曾为北京戏剧家协会等单位搞过戏剧工作坊,他说这次研修活动的规模会更大些,对象更有针对性。
    目前中国的业余戏剧活动在邢剑君看来还在发展中,国内的业余戏剧这块还很薄弱。可喜的是,目前有很多有志青年在这方面努力,比如上海建起的草台班,北京的绿野剧社、三拓旗、汉剧团等;大学里也有好些,比如北师大的北国剧社、浙大的黑白剧社等。邢剑君说相对于大学中的业余剧团,我们更需要社会上的那种非职业戏剧活动,而戏剧的普及性教育和民间戏剧活动开展将会对国家戏剧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业余话剧在作品创作上更有发展空间
   

    经常为戏剧爱好者排演戏剧的邢剑君,谈到欧美业余戏剧的状况时说,欧洲的业余戏剧很有传统、比较发达,而美国因为没有官办的剧团,除了商业性的,基本以地区非赢利性职业剧团和社区剧团为主,另外就是学校的演剧活动。美国地区职业剧团和社区剧团的资金,都以各种赞助为主,票房只占一小部分。在国外,参加业余戏剧活动者主要出于热爱,不是以此为职业,和水平高低并没有必然联系。业余戏剧的参与者有业余的,也有半职业的,有时也请专业人士担任导演或设计。因此,有些非职业剧团很难用是否是“业余”来定性,“业余”主要是指参与者不是靠话剧谋生。
    戏剧活动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包括以多媒体和肢体等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演出,不光是指话剧。邢剑君说欧美并没有话剧的说法,话剧是西方戏剧传入中国后的特殊称谓,它是1928年由戏剧家洪深提议定名的。话剧的提法有新意,但也有局限,它强调了以说话(对白、独白等)为主的表现手段。但戏剧的表现手段应该是很多样的,说话只是一种。现在很多戏剧演出都很难用话剧来称谓,为了与中国本土戏剧“戏曲”相区别,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上设有《戏剧》卷,就是用“戏剧”一词来统称的。据邢剑君介绍,目前国内的民间职业戏剧团体基本没有什么资助渠道,经费来源必须完全依靠票房,这使他们的演出在当前戏剧观众流失严重、场租昂贵的情况下非常难开展;而非职业的业余戏剧则没有太大经费上的压力,有可能在活动开展和作品创作上享有更大的自由。

 

 

业余戏剧
业余戏剧(Amateur Theatre),在维基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的:它不局限在舞台演出和以赢利为目的,演员通常都是热爱戏剧者,一般没有工资,并且之前可能没有接受过戏剧训练,很多人觉得业余戏剧的演出质量不会很好,原因之一是业余剧团的低预算。“业余”一词来源于法文amateur和拉丁文amator,是热爱者的意思,话剧进入中国早期,有一个“爱美剧”(”amateur theatre”的音译)运动,就是指业余戏剧。“爱美剧”主要是针对当时文明戏商业化的弊端而开展的非商业戏剧演出,是1920年中国话剧运动的主流,是中国话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国际业余戏剧联合会
国际业余戏剧联合会成立于欧洲。1952 年1月18日到20日,来自十七个欧洲国家的二十四名业余戏剧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宣布国际戏剧协会的诞生。此会议产生了美国、法国、德国、古巴、印度等61个国家级会员和一百多个业余剧团会员,分亚洲、欧洲、北美等八个区域。其中亚洲区成员有孟加拉国、印度、日本、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和韩国。这个联合会很有影响,可惜我国一直缺席,目前北京戏剧家协会正在积极申请参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