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亲爱的女儿,今天说,妈妈做的饭就是最棒的,很满足的吃了好多。
下午放学了,赶着去到钢琴老师家,老师中午给我来了一个电话,开始我还以为是有事要调课,谁知道老师是给我说,她家那个单元的电梯有点问题,让我们不要坐电梯上楼,好温暖。沈老师把金元宝当作自己的外孙女一样,耐心温和的引导她走上了钢琴这条路,孩子很喜欢钢琴,唯有感恩。
我和沈老师的缘分很奇妙,十几年前,那时候还单身的我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工作之余还在英孚学英语,那个成人班一共十来个同学,我就和其中一个姐姐兴趣相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后来,金元宝上华德福幼儿园,也得益于这位姐姐的引荐,那时候她已经从上海回来做了一名华德福的老师。我从金元宝一岁多就开始研究幼儿园,最后在她的帮助下去到了那个美丽的森林幼儿园,金元宝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童年时光。
这个姐姐,就是沈老师的女儿,我们曾经住一个小区一栋楼相邻的两个单元,这位姐姐的女儿也在森林学校上学,偶尔她妈妈开会我会帮忙带她一起回来姥姥家,那个时候,姥姥就会到楼下来接她,不过那个时候,并不知道姥姥是钢琴老师,只觉得这位老太太慈眉善目,她也很喜欢金元宝,有时候还会带一些饼干什么的给她。
也不知哪一天,听说姥姥是钢琴老师,我挺开心的,这样的老师太难得了,原来姥姥是60年代的大学生,钢琴专业,那真是很厉害的一代人,和金元宝的姥姥同个年代。
不过姥姥看着年纪挺大了,一问,比我们姥姥还要大四岁,那时候金元宝刚刚三岁,我笑着问那个姐姐,等金元宝五岁了,不知道姥姥还收不收学生?姐姐笑笑说,那要到时候看她的身体啦,她们家很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亲密又很有分寸,互相不过多干涉,让我很羡慕。
时间很快,就来到五岁半了,虽然那时候我们已经搬离那个小区,姥姥身体尚好,金元宝去试课之后,姥姥挺喜欢她,给的评语是:学习态度端正,就这样,跟随着姥姥走上了学习钢琴的道路。沈老师不愧是老一代的教育工作者,虽然后期也从教学岗位转到单位领导直到退休,但是,那一颗拳拳育人之心,还是非常质朴,给这样的小朋友上课,会用很多有趣的方法引导她,会给她讲述每首曲子背后的故事,认识音乐文化的发展……会讲述很多钢琴以外的故事,曲子的来历,作曲家,词作者都会一一介绍,我相信对于孩子来说,也许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这颗种子种下去了,就是永久的记忆,金元宝受益匪浅。
沈老师还是延续着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传统与严谨,唯一的不守时,就是在上课的时候,一个小时的课,基本都上到一个半小时,或者更长,她总是说,只要孩子还有兴趣,还能接受,我就愿意教……可曾想,这是一位近八十岁的老人了,连续一个多小时的授课,还要示范,讲解,是相当耗体力的,可沈老师时常都是神采奕奕的,一个人精神上的丰盈,真的会大不相同。在春节前后,我自己发现一周一次课对于孩子来说有点过于单调了,因为她一周都在重复练,其实两三天足够练好了。有一次上课我请教沈老师说,能不能调整到一周两节课呢?沈老师如是说,其实,金元宝的接受能力是可以调整的,只是因为这关系到每周增加学习费用了,她不好意思给我说……最近金元宝上小学了,上课时间上,沈老师很注意把控了,她说就怕影响她第二天的学习,不能拖延了……一切为了孩子着想,深受喜爱的老师,大抵如此吧。
沈老师的爱人,李爷爷是一名科学工作者,也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物理专业,金元宝也很喜欢他,每次上课都会留下来玩,沈老师特地给这些孩子准备了零食,孩子玩玩具,我们就在一旁聊天,我很爱和那个年代的人聊天,那是一群有信仰,有力量的人,我始终觉得民族的脊梁定然是有坚定的信念支撑着。
写在差不多一年的现在,感恩金元宝一路上遇到的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