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阶段了 还好还好
(2009-04-28 22:57:08)
标签:
就业球童高收入球场球友中国杂谈 |
分类: 在路上 |
中国球场的球童也许是球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招聘难,留任难,提升难,管理难,也是球友最期盼改善的问题之一,曾经好多球友在谈到某场球的球童之时,哭笑不得的表述,让人觉得挺不是滋味儿,球友们多是管理经验丰富之人士,然而在某些时候面对这样的情况却只能摇头,恐怕大多数球友都萌生过“要是咱有一个球场,肯定会…………”的想法吧,也有一些是付诸行动了,但毕竟是小部分吧。
从开始准备,就在观察近几年的球童培训状态,再早一些不太敢说,因为那时候没有具体关注,近三年吧,国内大多数的培训还停留在“简单”状态:
一、“高收入”,多半是以球童的高收入为招牌来吸引年轻人们,在早些年球童的收入的确是偏高的,不过近几年随着球友们的理性以及球场的增多,球童收入已经慢慢回归理性了。每每看到还在以“高收入”来吸引眼球的培训,就觉得很不想看。呵呵,别人会笑我和钱有仇,只是我实在觉得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过多去看到钱,会有一些东西被蒙蔽,当然,其实都知道早期球童的高收入,真的是靠辛苦挣来的。可惜的是很少有去强调“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却给充满梦想的年轻人画了一张美丽的大饼……
二、“重女轻男 迎合球会”,这样说也许不太对,因为目前毕竟是中国球场的一个现状,现在几乎的球场都是清一色的女球童,当然,归根到底是“迎合客人”,市场需求才是王道呀……
三、“低龄化 低学历化”,由于开始做这个事情,与同样的机构常有交流,也一直在观察他们,毕竟从时间上来说,别人是“前辈”,我觉得路真是人走出来的,不管现在走得好否,只要走过就一定有值得学习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避免错误重复,同一个行业毕竟相似的东西很多,扯远了。其实与几位挺靠谱的“前辈”交流过,不是那啥哈,这个行业真有那么好些人物,太不靠谱。曾几何时,也想着能够通过渗透慢慢推动目前球童行业向一个大家期望的方向前进,谁曾想到,也经过了那么些努力,最终他们都觉得想要逾越目前“低龄化 低学历化”的状态,一个字:难。因而渐渐也疏于从前的高关注度,其实说从前也并不久远,也就是那么一二三年前而已,闻之我现在的方向,都拍手称赞随后高深莫测的告诉我:难……。给我的感觉就如同化学物质的结构图,环环相扣,坚不可变,除非产生“裂变”,那得要聚集多大能量才能发生呀,惭愧,我一化学白痴如此描述只因霎时间猛然想到此事的艰难程度,好似如此这般……
从去年,我们坚持只面对正规高校毕业生进行招聘,并且挑选非常严格,诚然,中国的高校教育的确有她的弊端,但并不代表学子们一无是处,我觉得现在对大学生的一些评价也有失偏颇。去年在球会一再声明“只要女生”的坚决态度下,我“义无反顾”的拍胸脯打包票,哈哈!很壮烈哈,因为相信我挑选出来的同学们,结果球会领导亲自前来考核,充满疑虑的落地,笑容满面的离开,最终去到球会男女比例居然是1:1,我悬着的心哪,终于落回来……后面这话讲起来,才叫杠杠滴,激动呀…
我们一直告诉同学们,golf这个行业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和艰辛,诚然,球童现在大众的认识中地位的确不高(这个是大实话),但是,能够做好一个球童,那也并不容易。因为现在的学生不管怎样还是存在一些浮躁之气,去年的同学经过半年的工作,现在再与他们进行交流,会发现他们的变化,虽然是点点滴滴,但是很让人欣慰。
一直告诉同学们,收入相比现在的毕业生,会略高一些,但是绝对是“一分付出 一分收获”,没有天上掉下的大饼,只希望你们通过自己的踏实努力,让球会发现你们,给自己创造机会,我无意提“学历论”,我也认为学历不代表什么,不过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涯(专业学得怎样,不敢说),但是在成长的这个阶段,的确会得到很好的一些锻炼,和塑造,我觉得机会应该是给有准备的人和努力的人。
呵呵!今天结束了一期的招聘,选出来一小批同学,对他们挺满意的,虽然好小一批,还是心情不错!上来一不小心敲出来那么多字哪,东说西说,还会有好多,以后慢慢说,好困好困,哇……那么晚了,睡觉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