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文庙·开封珠玑巷(一)

标签:
文化 |
珠玑巷,乘车路过此地多次,萌发了想去看看的想法。2014年12月3日,我和弟弟决定去看一看东司门往北两百米远路西新修建的珠玑巷。
珠玑巷建在文庙街的东头路北。
文庙街因有文庙在此而得名,也使得它有着浓浓的文化沉淀的味道。我记得“文革”时期的文庙旧址是一所学校——开封市第七中学,学校的大门就是文庙的棂星门。棂星即是古代天文学上之“文星”,以此命名,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后来七中迁校至学院门,这旧址让给了开封市第一师范学校了。
当年我骑着自行车走过不太宽阔的文庙街,可以看到路旁的文庙山门——棂星门,庙门终日紧闭着,门板上暗红色的油漆斑驳脱落,诉说着它的饱经沧桑。这棂星门权当是七中的一段围墙了。门前两边各蹲着一尊石狮,终年身上落满了灰尘。还有棂星门旁立着的“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后来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不过今天都装饰一新了。
如今的文庙重修了,街也拓宽了。旧貌换新颜了。
http://s4/mw690/001oDWRXzy6O3XKC2xt33&690
文庙棂星门东西两侧相距三四十米是重新修缮好的文庙碑廊和御笔碑廊。
http://s2/mw690/001oDWRXzy6OcjVAHUJ79&690
http://s12/mw690/001oDWRXzy6OcjTEGZB63&690
2006年,开封府文庙棂星门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含有学宫康熙御碑。
http://s4/mw690/001oDWRXzy6O3XK92wjd3&690
装饰一新的棂星门。
http://s14/mw690/001oDWRXzy6O3XKqZQx1d&690
往事依依,浮想联翩。我对文庙街感情颇深,不仅仅因为我曾经在这里度过自己读书的黄金时代;还因为后来我们求实中学多次借用一师大礼堂举行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激情四射的花季风采大赛,浪漫别样的给教师颁奖仪式等等。特别是那次学生们给老师颁奖非常精彩。神秘的奖品竟然是大白菜,板砖,土豆,刮胡刀,袖头,教师漫画……更难忘的是学生们那亦庄亦谐,妙趣横生的颁奖词,充满智慧,充满真情!会议结束后,文庙街上拥满了穿着求实校服的学生,个个眉飞色舞地描述着自己老师上台领奖时手足无措的窘相。我想,那个中午开封市会有许多家庭因有在求实读书的孩子而欢乐不已。
总之,这里留下过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今日是周日。时初冬,天寒冷,风凛冽,雾霾重。游玩的人甚少。
http://s12/mw690/001oDWRXzy6O3XpMV9Fab&690 我们绕过棂星门向北行走,看见小广场正中间高高的耸立着一尊孔子的石刻雕像,是我想象中的孔子形象。据说孔子身材非常魁梧,身高有今天的1.91米还要多一点,巨人哉!伟人哉!孔子明确指出:“君子正其衣冠。”远看这塑像,他身着贫民服饰:身穿长袍,头裹布巾,脚穿布履。看不到他“生而首上圩顶”的中低而四面高的头顶骨。近看他“国”字脸,浓眉毛,长眼睛,高颧骨,长髯浓密,庄重威严。雕像背面的石基上镌刻着孔子的治学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是一位至圣先师,伟大的教育家,万世之师表。他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遵守的黄金法则。
孔子塑像高大巍峨,又建在高高的基座上,须仰视。他平民装束:身穿布长袍,头裹布巾,脚穿布履。http://s2/mw690/001oDWRXzy6OcjRiVmQcc&690
后一篇:初二七班的刘琦要去南校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