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明天,一项由本市在校大学生组织的“上海18高校大学生金融人才选拔赛”将拉开序幕,参赛学生如果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顺利闯过所有关卡,最终将和自己的创业团队获得200万元风投资金。 比赛的组织者是上海财经大学股票研习社的学生,去年4月,这个社团曾因为举办“上海市高校模拟炒股大赛”而备受关注,现在它的成员已近千人,是财大规模最大的学生社团。对于本次金融人才选拔赛,股研社社长、大三学生于游介绍,它与炒股大赛之间存在承接和替代的关系。 去年,模拟炒股大赛举行之后,教育部发言人曾表态不提倡大学生炒股,并认为参与炒股不仅占用了大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不具备炒股的经济条件,缺乏抗风险的能力。这番表述触动了股研社的成员,于游告诉记者,和模拟炒股大赛不同,这次选拔赛的目的定位是寻找“中国的巴菲特”,旨在考察学生的长线投资眼光,而不是短期内倒买倒卖的能力。 成为“中国的巴菲特”,和走进股市小试身手之间,到底存在多大不同?于游对此解释,实践固然可贵,但作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才最为重要。“巴菲特之所以为巴菲特,金融大师之所以为金融大师,不是因为他们在青少年时代就开始涉足金融证券领域,而是因为他们在学生时代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金融证券的全面掌握。大学生只要拥有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解决困难的能力,以及足够的金融证券知识,就有可能获得好成绩。” 与此相应,这次选拔赛的初赛和面试考查的都是大学生的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知识,其中面试关将有高校教师和业界专家“把持”,他们关注的也主要是基础知识。 不过,到了决赛阶段,入围的6名学生在自行组团之后,则要开始展示自身的金融才能和投资理念。在最终的挑战赛阶段,决赛前4名团队则必须在风投“爱财部落”网站上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网络金融PK”,决出的第一名便可获得200万元的风投资金。 获得这笔巨款之后,最终的幸运团队将会去创怎样的业?组织方和风投已经有作好打算,他们希望这笔资金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基金经理人才,毕竟“中国的巴菲特”和金融证券肯定是密不可分的。 |
□记者李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