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杂评

(2007-03-26 09:28:40)
分类: 教育评论

近段时间我学习时摘录的内容及我的一些评论

  • 宾馆老板评估厨师的饭菜的故事举例。说有一个老板,在他领导的宾馆里,每月他都要抽查考评一次厨师做的饭菜质量,他的做法是:自己拿双筷子,对中午厨师所做的40多个菜(一些较大的宾馆都兴自助餐),自己亲自一一品尝,他认为味道好的,就肯定,他认为味道不好的,那么,那个厨师的工资就要降低;又有一个老板,也是在他领导的宾馆里考评他的厨师,他的办法是:把客人吃饭后剩下的饭菜分别进行称量,看谁做的饭菜剩得最多,由此来对厨师进行考评。(评论:很显然,前一个老板比后一个老板差远了,但我又在想,在管理考评的问题上,我们不是也经常无意中在使用前一个老板的做法吗?管理中的有效创新是多么的重要!)
  • 关于借分给学生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可能都听过,说是一个很有智慧的老师,有一次,一个学生考试得了59分,学生来找这个老师,请老师给他打及格(学生也是爱脸面的),老师给他打及格了,但附加了条件------这次多给你一分,但要在下次考试中减去10分。这个学生同意了,后来,这个学生发奋努力,在下次考试中远远超过及格,扣除10分后,都比及格高多了。这个故事本身不新鲜了,后来,有一所学校领导觉得,这个办法好,很能激励学生,于是,他回学校后,专门制定了一个文件,文件规定,对凡考试没有及格的学生,一律借分,对借分和还分的细节均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一时间,学校在这个问题上,热闹纷繁,最后,成为当地一个教育笑话。(评论:这件事情,对于那个老师来说,肯定是一种教育智慧的体现,充满教育智慧的背后,是什么在起作用呢?这非一日之功,也非灵光一现。但对于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来说,成为笑话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我觉得,这所学校的领导也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他毕竟看到人家好的东西之后,是在想办法跟进,当然,不足的地方是没想出更好的办法去超越)
  • 李希贵(国家督学,全国著名教育家,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提出:在行政办公会上研究常规工作,是一个单位还没有走上规范化管理的表现,而事实上,常规工作是一般不需要也不应该研究的。会议是什么?管理学认为:会议是组织缺陷的一种补救措施。(评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不少学校在这方面都存在问题,其实是管理还没有完全走上规范化的结果,我们确实也太累了,但累了后,效果还不尽人意)
  • 决策应该放在信息获取量最充分的层次进行,行政办公会(或校长办公会)不应该更多进行决策。(评论:我们在这方面做得有些成效,我们的工作主要是把部门的决策放在整个学校层面上进行静心考虑,然后作出执行与否的决定)
  • 英国一个世界著名的领导力培训专家指出:“最成功的人是那些不断努力减少自己工作量的人”。(评论:我现在实在谈不上什么成功了,但是,我在现在这个岗位后,一直在不断努力往这个方面靠,最近好久以来,教导处的同志对我有些看法,说我没有经常到教导处去看看,或者说我没有参与更多的教导处的具体工作,说实话,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只要我在这个岗位,我就不会太多去参加教导处的具体工作了,原因很简单,我的工作不是干那个的,若我用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干那个,那我就失职了。我现在的工作是协助校长,把校长的指导思想化为全校更多员工的思想,进而更好执行部门所布置的各项工作,所以,我对自己的规定是:每天都到教室听听课,和老师们一起进行交流,经常写点文章,让老师们明白,我们提倡什么,我们反对什么,以此引领我们更多的老师一起参与到我们共同的事业中来,我坚定地相信,我这样做,比我深入到某个部门去工作的效能大得多,我这样做,才是在真正为校长分忧解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长的助手)
  • 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研究课程和学生。(评论:确实,我们也知道这是重中之重,但在具体运作中,时常偏离,所以,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中,以及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还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 执行力是一个单位生死攸关的大事。(评论:我们以前也学习过这方面的一些具体案例,我们学校也有不少的规章制度,而不少的规章制度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太多,非常明显地看出,我们学校有些方面的工作,在执行力方面太弱。一些方面执行力弱,一些方面执行力强,在一段时间里,正面的可以带动负面的,但一段时间后,负面的就会瓦解正面的,这件事情让我操心太多,不过,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最近两年,我们学校在某些方面加强执行力后带来的可喜变化,确实,执行力不够,它最后的结果是使一个组织走向灭亡)
  • 只有细化了,才能很好落实。(评论:上面讲到执行力不够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方面的因素,就是操作上的问题,我们有些规章比较空泛,不够细化,执行起来非常困难,我们还应该在这个方面下功夫)
  • 关于人治与法治的问题,在一个还没有全面走上规范化管理的单位,必须先依靠严格的法制,这样才能树起正气,才能从本质上保护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在法制已经成功后,再谈人治,而人治是需要大智慧的,人治的最高级是文化管理。
  • 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有良好理由的痛苦和负担。(评论:这是从哲学层面上对幸福的定义,我们平常也谈幸福,但是,都没能从高度上认识幸福的本质,我想,在看了哲学意义上关于幸福问题后,我们肯定对幸福的理解高多了,所以,我们经常在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 我们怎么教育老师和学生,或者说怎么帮助老师和学生找到上面所说的“良好理由”?可以从世俗中去找,可以从每个人心灵世界去找(情感和良知),更应该从信仰世界去找(什么叫信仰?信仰叫无条件相信。)(评论:社会发展变化很大了,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了,那么,面对老师和学生,我们怎么去进行更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呢?我发现,包括魏书生、张瑞敏等在内的不少教育家和企业家,他们都有这方面的特别办法,通过这些办法,把更多的人凝聚在一起)
  • 现在中国的很多学校,国家和上级部门对校长的培训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对副校长和中层干部的培训却是一个盲点。(评论:我们学校也一样,所以,我们校级干部很累,中层干部他们也很累。管理是一门学问,而我们的所有管理者都是没有系统学习过管理学知识和原理的,加上管理学这门学问它随时代的变化太快,我们是否可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用我们已经学到的知识或者请外面的专家来培训他们)
  • 学术问题不是心术问题;性格问题不是性情问题,更不是人格问题;让缺点努力变成特点而不是缺憾;视野有多大,事业就有多远;知识决定胆识,底蕴决定底气。----窦桂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在谈到她的成长时如是说。
  • 老师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去怪他们,因为出现那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都可以说不是他们本身的问题,我们要多指导他们,要用规范去规范他们。
  • 只要上路,你总会遇到隆重的庆典!
  • 在所有创新中,最重要的创新是制度创新。
  • 教育缺钱,但最缺的不是钱,我们最缺的是观念、体制、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挣钱的事情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事情交给我们----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如是说。
  • 从本质上说,我们今天再怎么堵选校问题都是堵不住的,因为它是反人类进步的。------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如是说。(评论:这件事情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现在有一种思想,认为国家现在在堵选校的事情了,那么,我们的竞争就要淡化了。其实,中国的事情我们不能太幼稚看)
  • 在今天这个社会里,“知”不值钱了,值钱的是“识”。------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如是说。
  • 管理就是扔包袱;管理就是让人做事并取得成果;管理就是拿捏人的欲望;管理的90%是激励;矛盾的90%是误会。
  • 观念重于方法,文化优于制度;文化就是制度管不着的地方起作用的东西。
  • 校长做道家,中层干部做儒家,基层干部做法家。
  • 鼓励提建议,宽容提意见,反对发牢骚。
  • 功者享禄,能者享位,勤者享薪。
  • 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讲的他经历的一个管理案例。他们学校对教职员工有一个规定,不准在校园内任何地方抽烟,但是,学校里还是有个别老师在办公室偷偷抽烟。有一天,一个组长跑来报告说,他们办公室有某个老师偷偷抽烟了,请卢校长过去“抓人”,卢校长没去,只是告知了那个办公室主管的中层干部,在后来全校大会上点名批评了那位主管的中层干部,并扣发了那位中层干部的奖金。他由此说到,若一个学校,大家都这样的话,就会出现把校长置于全体教师的对立面,那学校的工作怎么开展。(评论:这件事情看来当“替死鬼”的是那位中层干部,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会发现,它其中包含着很深的管理学道理,我原来也扣发过教导处部门负责人的钱,但是,我教育的不仅是教导处负责人,其实对教导处负责人根本无多大影响,相反,对下面的员工来讲,教育意义就大了,当然,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教导处部门更好加强执行力)
  • 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讲的他经历的另外一个管理案例。他说,为了学校的安全,学校决定,不准在校园内进出三轮车,规定宣布后的第二天早上,一个家长就把自己因在学校锻炼而骨折的儿子用三轮车拉到校门口了,而且非要把三轮车开进校园(校门口离教学楼还有较远一段路程),门卫当然不允许,当时,在校门口门卫和家长发生激烈争执,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这时,有人报告了卢校长,卢校长走了过去,门卫好像找到了救星,对卢校长说,卢校长,你昨天才宣布了不准三轮车进入校园的,今天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卢校长当时没说他昨天宣布与否的事情,也更没有说家长的不对,只是对门卫轻言细语的说,请你把我们每学期开学时大家的集体宣誓誓词背一下,据说他们每学期开学都要进行集体宣誓,其中的第一段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每个员工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竭尽全力增加学校的美誉度”。当这个门卫背到这里的时候,好像灵光一现似的,马上把三轮车上的学生小心地扶在自己的背上,快速地把他背到了教学大楼的教室里。据说,这件事情在当地引起轰动,好评如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