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奖励的艺术:我的钱不给孩子  得靠他自己“挣”

(2007-03-14 09:05:45)
分类: 中小学

我这样和孩子谈钱

 

----奖励的艺术

 

 

一直主讲人力资源管理,多次为企业设计薪酬制度,我深知奖励制度的设计对改变人的行为至关重要。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用于家庭教育,我们认为孩子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最重要,强调不论创业还是就业应该把锻造利于事业发展的素质作为培养目标,坚持孩子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必须在18岁前要建立非常清晰的价值体系、学会生存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一、奖励的目的

从近处来说,奖励是为了促使孩子反复出现我们想要的行为。比如,在我希望孩子学会精细学习、少出差错的时候,和她商谈:你把练习册上出现的错误控制到多少个以下,不能达标的时候没有奖励,达标以后错误越少奖励越高。

从长远来说,奖励是为了帮助孩子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

我从不忌讳和孩子谈钱,我们交给孩子成本和利润的概念,很少说希望孩子学会艰苦朴素。在我们成长的60年代,物质极度匮乏,人们为了国家建设不得不抑制家庭和个人的消费,艰苦朴素是那时适应社会的必然表现。但是,在小康社会,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个人消费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

孩子长大不仅指生理年龄变大,更包括不断学会各个年龄段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本领,其中包括科学理财。为了帮助孩子适应社会,学校不教的知识必须由家庭教育来弥补,在物欲横流的背景下,引导孩子理性消费是我们的职责。孩子有了数量概念后,结合孩子的购物欲望,越早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市场需求、总量控制、商品的价格与性能比较、投入与产出等知识,越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财商” 和理财水平。我家小珂4岁就有了自己的“小金库”,我们不断鼓励她用自己的劳动增加“小金库”的库存,鼓励她在我们身边就学会怎么花钱。喜欢的书籍和玩具、旅游的机会、MP3、手机、英文版的《哈里波特》、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小珂通过自己的劳动赢得了各种各样她渴望的享受,她在同学中总是引领消费潮流,“小金库”就是我家孩子学习理财的教材!

用学习成绩和家长谈钱是不是掉进了钱眼呢?不是!商谈工作报酬早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面试的基本内容,具备客观认识自身价值的能力(即客观为自己定薪的能力)是选用人员的标准之一,能客观认识自身价值的人更拥有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的潜力。

用人单位支付给员工的报酬中,平均发放的钱仅代表购买能力,与员工工作的好坏、员工对单位的贡献无关,这样的钱发得再多都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果员工的报酬与员工工作的好坏、员工对单位的贡献直接挂钩,这时高薪的员工拿到的钱除了代表购买能力以外,还代表很多很多,比如:个人担负的责任重大、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重要、个人能力强、个人贡献大、个人劳动得到了单位和领导的高度认可、个人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等等。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教育孩子。我们坚持每一个成员都用自己的劳动为家庭作出贡献,小珂所进行的学习就是她为自己、为家庭所做的脑力劳动,我们给她的奖励只是她的劳动所得中的一小部分,更大的收获在于她由此明白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她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她凭借能力占据的求学和未来就业的平台等,她获得的奖励绝对不仅仅是钱,其含义很多很多!

二、奖励资金的来源

奖励资金靠小珂自己“挣出来”。

我们所在的城市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都有择校费,用来奖励小珂的资金就出自免交的择校费-----劳动成果不仅仅包括增收的部分,也包括通过劳动减少支出的部分。我们拿择校费的一半用来奖励小珂的优质脑力劳动。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劳动,这是孩子在学习期间所能赢得的可以用经济杠杆衡量的成绩。

时间是一种比钞票更重要的奖品!小时候,小珂喜欢听故事,她和我们谈判,根据她完成任务的多少和质量来赢得听故事的时间;后来,根据她完成任务的多少和质量来赢得玩电脑游戏的时间;再后来,根据她完成任务的多少和质量来赢得妈妈陪她交谈和散步的时间;大学期间,还是根据她完成任务的多少和质量来赢得假期外出度假的时间!

我们家建立了一套模拟社会价值的价格体系,其中简单的、别人可以替代的体力劳动价格最低,脑力劳动尤其是创新劳动价格高企。小学时,小珂想要的东西不贵,她能做的也就是简单的家务活,帮做家务是小珂最早采用也是最早放弃的获奖途径-----收获太少了。四、五年级时,她帮我整理、查找资料,帮我誊写、打印稿件----请文印室的小姐帮忙要付钱,小珂帮忙也一样!初中后,有了小珂高分升学省下来的择校费,我模拟老板,小珂视学习为工作,每一项重要学习活动、每一次重大考试她都有权利和我进行谈判,就我们共同关心的因素(如排名和考分、读书收获、技能学习、奖品等)进行深度沟通,模仿企业中目标管理的做法,草签协议,她达到了目标,我们一定兑现。

三、怎么颁奖?

我们在设计奖励的时候比较注意以下几点:

1、奖励该奖的。设置奖励的过程是小珂与我们谈判的过程,“什么心态该奖、什么行为该奖、什么结果该奖”在我们讨论的时候就是很生动的教育。比如,我家的奖励并不只是奖励高分,作弊换来的高分得到的绝对是惩罚;积极心态、科学方法是我们必奖的方面,凡是有利于孩子学会适应社会的行为和结果一定能得到奖励。

我家的奖励不仅重视完成任务的数量,更强调质量,强调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

2、奖励与贡献相当。透过多年教学和企业管理咨询的经验,我深知“奖励不足等于惩罚,奖励过头导致浮夸”。我们的奖励体系不仅设分类项目,而且设档次,孩子一开始就很清楚地知道她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能得到什么,她会相应地调节自己的努力程度。她为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为钱或者为家长而学习,成长的同时她能获得很多她希望得到的附加物。

3、获奖目标的设置高于现有水平,经过努力一定能获奖。奖励目标的设置遵循“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由于设置了分级的目标,努力了一定有进步,有进步一定有奖励,跳的越高(努力+能力提高的表现),进步越大,奖励越多。有的孩子对奖励“达不到要求得不到,我不要总可以吧。”那说明奖励目标设置过高了,调整目标就能有效。有的孩子“用奖励小学、初中阶段有效,到高中怎么也激励不起来了”,那是因为给出的奖励不是孩子想要的,这时需要家长了解孩子最真实的优势需要并做好引导工作。

事实上,人会按酬付劳。

4、实施奖励的时候,我们全过程进行管理:关注孩子是不是有“要练就有利于她未来适应社会的目标”?是不是有合适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是不是最优?能不能取得成效?

5、奖励体系一定兑现。奖励不足等于惩罚,孩子完成任务就一定要按事先的约定兑现奖励。我告诉孩子:将来,如果你工作的单位无辜不兑现承诺,不管这家单位当时多么有光环,离开它-----缺少诚信难以持续发展,咱不陪它浪费时间。

我的家庭并不富有,通过奖励,我们见到的是小珂完成任务时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是她享受着自己靠劳动换来的时尚消费时,那洋溢在脸上的自豪和自信;是她学会自己主动安排活动的能力和学习动力;是她适应社会的积极心态。每一天都能自豪地使用自己用劳动换来的奖品,小珂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有了目标,只要勤奋用心,我就能靠自己的力量达到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