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别人都在服用营养品,我也要服用营养品。”近日,复旦大学药学院彭逸婕等4名学生完成了对本市高三学生服用营养品情况的调研。调研显示,48%的高三生正在服用营养品,抗疲劳和提高记忆力的营养品成为考生首选,其中约23%的学生表示服用营养品只是出于心理暗示作用。
学生观点:多喝保健品无益无害
此次调研对象为上海10所高中(其中市级重点高中4所、区级重点高中3所,普通高中3所),共925名高三学生。大学生从服用营养品的种类、频率、方式和效果,以及营养品的来源等对高三学生服用营养品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调查显示,本市高三学生服用营养品的情况较为普遍。有73%的学生表示曾经或正在服用营养品,其中,48%的人现在服用营养品。
从未服用保健品的人只占27%。目前正在服用营养品的学生中,女生占到55%,男生约占45%。
从学生服用营养品类型和疗效上来看,抗疲劳和提高记忆力的营养品成为考生首选。数据显示,41%学生服用抗疲劳的营养品,31%服用提高记忆力营养品,17%服用保护视力营养品,4%提高食欲,7%服用其它类营养品。
而在调研学生“服用营养品的开始时间”时显示,初三、高三占了绝大部分。38%的学生从初三开始服用营养品,26%的学生从高三开始服用,21%的学生从初一、初二开始服用营养品,14.9%的学生从高一、高二考试服用。
从学生服用营养品效果来看,约有半数的学生表示营养品确实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等效果,约23%的学生认为自己服用营养品只是心里暗示的作用,约10%的学生表示服用营养品是为了应付父母或盲目跟风。
故事一:
“我将保健品倒入盆景”
■讲述者:徐汇区某中学高三学生小夏说到吃保健品,我是有一肚子的苦水。市面上热销一种提神的营养液,妈妈老是逼着喝。真是不喝不知道,一喝吓一跳啊!那种营养液的颜色好像中药一样,喝起来苦苦的,还有点腥气,总之非常怪,根本难以下咽。
于是,为了躲避这一劫,我就趁妈妈不注意,偷偷把营养液倒进阳台上的大盆景里,给它“灌溉施肥”。没想到,好端端的盆景在保健品的“滋补”下,最后被“补”死了,居然连根都烂了。
我的小伎俩这才暴露,苦日子又重新开始。妈妈就天天盯着我皱着眉头、一万个不愿意地把那营养液咽下肚,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故事二:
“妈妈喝掉我的保健品”
■讲述者:甘泉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小邵开学后一天,我早上做值日,无意中,环顾整间教室,惊讶地发现,保健品几乎成了每位同学的“营养早餐”,有的吞服胶囊,有的咽几片含片,场面甚是壮观。再看他们手中拿着的瓶瓶罐罐,凡是你市面上能看到的保健品品牌,都能从同学手中找到。
自从初三那年吃过一次保健品后,我成了坚定的“保健品”抵制者。记得当年,我爸非说一种保健品非常流行,人家都吃,我不吃中考就会吃亏。当时,我抱着侥幸心理尝试了一下,278元两罐,直到现在,这个价钱还深深印在我脑海中。结果呢?直到初三毕业,我一罐的1/4都没吃完。最后,我妈看可惜,就将剩下的保健品全部吃完,“好像没什么效果嘛!”我妈经过亲身体验后,终于说了这句经典的话。
后来全家一致得出结论,与其花大价钱给我买那些无效的保健品,还不如每天给我煮个鸡蛋、喝杯牛奶、吃个红苹果来得实在呢。
家长心态:有总比没有好
很多家长都抱着“有总比没有好”的心态进行购买。为儿子购买补品的马先生说,孩子学习很辛苦,压力也很大,虽然日常饮食营养丰富,但还是想给孩子补一补。很快要高考了,不指望保健品能帮助提高成绩,只希望孩子身体不出问题。
另一位高三家长赵女士说,保健品很多,她对营养知识所知甚少,感到无从选择。每次学校开家长会时,家长们经常交流孩子最近的饮食和服用的保健品。每次交流后,赵女士都会给女儿悄悄买回其他考生、家长喜欢的保健品。“别的孩子都吃那些保健品,如果我女儿不吃,万一耽误了孩子怎么办?”
也有懂营养学的家长认为药补不如食补。高三毕业班家长陆丽说:吃保健品不如食补,比方说鸡、鸭、鱼、肉每餐轮着换,水果鸡蛋,每天不可少。我儿子以前不爱吃鱼,可鱼的营养价值很高,我就变着口味煮给他吃,自己也带头吃激发他的食欲。除此之外,我还喜欢煮点麦片粥、血糯米粥类,有空就自己磨豆浆,每天坚持喝牛奶,孩子的身体特别好。
专家:补品不能提高成绩
交大附中党支部书记杜淑贤认为,要提高学习成绩不能指望服用保健药品,关键在树立信心努力学习。家长们不要“误入歧途”。保健品既不能提高考试成绩,又不能提高智商,它只在严格的用量下对特定的人群适用。部分保健品生产经营者用虚假、夸大、不实之词,宣称自己的产品能提高智商与学习成绩等,大多名不符实。
校长:每天散步胜于吃保健品
身体是高考的“本钱”。学生高考失利,除了有心理原因外,身体不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虽然目前大部分毕业班仍然开设体育课,但有些同学总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而在体育课上“偷工减料”,不愿多出一分力,甚至拒绝参加而“抓紧时间”学习。对此,位育中学副校长姚国超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比吃任何保健品都重要。
姚校长建议,面临升学的学生不能老是盯着书本,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天保证至少6个小时的优良睡眠时间,要有半小时的体育活动;而家长和老师也要量力而行,应适当给学生降压。
学生锻炼身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中午或下午课后,几名同学结伴在校园里散步,并且持之以恒。新鲜的空气、适量的肢体锻炼能够让你每天都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学习;每天准时休息,不要“开夜车”,为次日拥有抖擞的精神作准备。
周刊推荐几种益智类食品
能激发创造力的食品:生姜
能增强记忆力的食物:黄豆胡萝卜菠萝
能提高灵敏度的食物:核桃
能集中精力的食物:洋葱析
能提高分能力的食物:花生、鱼
能促进睡眠的食物:小米
能提高效率的食物: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