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年91岁的柯克•科克莱恩身价30亿美元
曾经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之首的米高梅破产了,欠债40亿美元,除开经营失策和投资失败,大老板科克-科克莱恩才是米高梅破产的最大“功臣”。
曾经制作过《宾虚》、《绿野仙踪》、《魂断蓝桥》等经典名作,米高梅的暂时离去对曾经的忠实影迷影响力是巨大的,不过对于现年91岁老板科克莱恩,自从上个世纪60年开始,三进三出的好戏,让其赚的盆满钵满。
让我们盘点一下这个在美国娱乐行业和汽车行业极具影响力的投机炒家。
1921年6月6日科柯克•科克莱恩出生在美国加尼福利亚州佛雷斯诺市,幼子,1921年移居洛杉矶。
1940年加入英国皇家空军,退役后购买一家飞机,用于运输和培训飞行员。
1947年,科克莱恩买下拉斯维加斯一个小型航线公司,并命名为“国际航线”。
1965年,科克莱恩将自己的“国际航线”公司上市。
1968年,科克莱恩将公司转卖TransAmerica公司,赚得8500万美元,并成为TransAmerica公司最大的股东。
1967年科克莱恩以500万美元在拉斯维加斯购买82英亩土地,筹建国际大酒店。开张前其公司股价从5美元上涨10倍到50美元。
1969年,科克莱恩着手收购米高梅,并于当年年底取得控制权。
1971年,科克莱恩利用米高梅的品牌和地产在拉斯维加斯建成:米高梅广场,并宣布米高梅是一家旅馆公司。
1973年,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酒店:米高梅广场开业。经营酒店和博彩。
1986年,科克莱恩将米高梅转售美国CNN大亨泰德·特纳,当时价格14.5亿美元。半月后特纳财政危机,科克莱恩回收大部分股票。
1986后不久,科克莱恩转卖意大利帕瑞蒂为首的财团。当时价格13亿美元。
1992年,米高梅被帕瑞蒂欺诈取得股权为由被拍卖,沙特人出价购得。
1996年,科克莱恩第三次回头米高梅,代价是近10年前的13亿美元。并以80%的股份绝对占有了这家公司。
2004年,米高梅易主日本索尼财团,索尼财团出价50亿美元。
2010年11月,米高梅资不抵债,宣布破产重组。

柯克•科克莱恩(Kirk Kerkorian) 开着福特进泥潭
自1990年开始,科克莱恩开始染指底特律,并几乎各个汽车股票买了个遍。
1990年,科克莱恩里安购买克莱斯勒股份,并成为最大股东。
1995年,科克莱恩里安和李·艾柯卡联手收购克莱斯勒未果,科克莱恩里安获得了一个克莱斯勒董事会席位。
1998年,科克莱恩里安同意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最后却起诉了新公司,认为自己被误导了。
2005年,科克莱恩里安对戴姆勒-奔驰的起诉失败,他开始购买通用汽车的股份。
2006年,科克莱恩里安试图推动通用与雷诺日产的联盟未果。最后他出售了所有的通用股份。
2008年,科克莱恩里安收购福特股份。11月21日,科克莱恩里安的控股公司特拉辛达表示,鉴于当前的经济及市场环境,公司计划将福特股份彻底剥离。
科克莱恩-科克莱恩里安被公认“野蛮的行外”投资者,野蛮而不讲情面。当日,没有任何人去指责他的策略,本来资本就是循着“最大化”的圈子的轨迹。好莱坞八大影片公司,几乎背后最顶端都有几大资本财团的身影,相互交错,错综复杂。可惜近百年的老牌电影公司,最后也沦为资本运作下的玩物。
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入电影行业,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自经济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到电影行业,据现在有关调查表明,国内现在每年出品的影视作品达300部以上,而被电视台收购、影院上映的作品,不到其中的1/3,这就意味着有60%以上的投资是零回收,还不说能上映的那些大部分惨淡的票房收入。投资商的不专业,导演制片等核心的不专业,不按流程、不符规矩,作品粗制滥造,行业都全变了味。在本质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追求商业利益,是现在文化行业(包括电影行业)长久的出路,数量也在精、够,而不是堆砌。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入,又是更多的热钱因亏损而退出,对行业而言是个真正的灾难。
内地上市电影公司值得借鉴的榜样
众所周知,内地电影市场上市的企业只有两家,华谊与华策。作为中国文化行业上市的领军人物,华谊在上市解封之后的股价爆跌、核心业务盈利不高
不确定等,旗下明星艺人集体出走,是留给王中军的又一道大难题。希望米高梅的破产能提醒到内地的电影人,切莫只追逐资本,而忘记了电影真正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文化赋予的涵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