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重庆人民大礼堂 四大亮点夺人眼(图)

(2007-05-17 14:33:29)
标签:

重庆大礼堂

 http://img1.qq.com/cq/pics/4007/4007816.jpg四大亮点夺人眼(图)" />

修缮一新的人民大礼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http://img1.qq.com/cq/pics/4007/4007817.jpg四大亮点夺人眼(图)" />

 原有的葵花图案被换成佛教“万”字

http://img1.qq.com/cq/pics/4007/4007814.jpg四大亮点夺人眼(图)" />

堂座座位下增添了送风口

http://img1.qq.com/cq/pics/4007/4007815.jpg四大亮点夺人眼(图)" />

荣昌夏布装饰穹顶

孔雀蓝的琉璃瓦,金光闪耀的彩绘,尽管太阳躲在云里,修葺一新的人民大礼堂依然熠熠生辉。本月下旬将迎来市第三次党代会的人民大礼堂在修缮完工后,究竟有哪些变化呢?昨日,记者走进人民大礼堂实地感受,并采访了大礼堂管理处主任、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徐小须,为你揭开人民大礼堂的新亮点。

亮点一 椽上葵花换成佛教“万”字

此次修缮,点缀大礼堂屋檐的油漆彩画不再是以前一个个旋形的圆圈,而被换成了金龙和玺彩绘。

“金龙和玺彩绘属于最高级别的彩绘,天坛、十三陵、故宫太和殿等地方才用这种彩绘。”徐小须说,“这样处理,除了图案形态上与以前有区别外,光泽度也大大提高,特别是大量用上金箔,光一反射就使屋檐更加亮了。”

不仅彩绘与以前不同,大礼堂椽上的葵花也不见了,而被换上了佛教专用的“万”字。“其实椽上以前都是‘万’字,文革期间,红卫兵认为这一符号与纳粹的标志差不多,而把‘万’字全部换成了葵花。这次大修,只是恢复原来的样式。”徐小须说。

大礼堂的内部结构也作了一些小调整,比如穹顶部分全部拆除,最上端重达10吨的金顶,将其木架水泥结构改为了钢架结构。

亮点二 老配方原样调出琉璃瓦色彩

“这次大修后,大礼堂琉璃瓦的颜色好像有些变化。”从三峡博物馆望过去,许多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叹。

“其实瓦的颜色没有变化,依然是孔雀蓝中带了一点绿。”徐小须说,为调配出与原瓦相同的颜色,专家们找到山东曲阜一家有700多年历史的琉璃瓦厂。

“要调出与原瓦一样的颜色,作为配方的金属必须达到合适的比例,琉璃瓦厂不得不用天平一点点称出这些配方。”徐小须说。

据了解,本次修缮大约用了17万件琉璃瓦,这些瓦与原来的瓦的颜色一样,“在孔雀蓝中加了1.5%的绿”。

为什么市民看上去会觉得不一样呢?徐小须说,重庆以前酸雨严重,经过多年的酸雨及粉尘污染,原瓦的颜色变得有些暗淡,有的还有些偏黄,由此造成了新瓦颜色与旧瓦颜色在视觉上的差异。

亮点三 激光测量还原屋檐及轮廓线

由于大礼堂主要的木结构受到侵蚀必须拆除,而大礼堂屋檐以及轮廓线的造型主要用的是木结构,那么,拆除之后如何保证它们能够恢复原样呢?

为保证重建的屋檐及轮廓线与原样丝毫不差,北京一家激光测量公司被请到现场。该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发射激光到木结构上,形成一个个激光点位,然后由电脑将点位处理出来,由此还原屋檐及轮廓线等木结构的模样。

此外,大礼堂修缮用的木材主要为杉木,是从四川和福建运抵重庆的。木材买来时,先喷上杀虫剂、防腐剂、阻燃剂,再进行风干。为此,施工方找了两个上万平方米的场地专门用来风干木材。

亮点四 散流器制造 冬暖夏凉小气候

大礼堂的空调系统在此次修缮中动了大手术,由原来的柜式改成了静压箱式。施工人员在堂内地下挖出1.2米空腔,远离会场的空调设备制出冷、暖风并输送到空腔后,通过地面众多圆孔吹到整个堂座。圆孔出口安装有散流器,它能让气流更加均匀,从而给室内造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散流器就安装在堂座的座位下边,气流通过它不会直接吹到人的脸上或身上。

此外,大礼堂听报告或看演出的声响效果更好了。此次修缮中,加强了主席台声音的反射处理,而观众席则加强了吸声处理,这样有利于主席台声音扩散到台下,观众听起来更加清晰.

 

人民大礼堂修葺一新 将申报国家级文物(图)

http://img1.qq.com/cq/pics/4017/4017088.jpg四大亮点夺人眼(图)" />

工人们精心绘制装饰彩画

http://img1.qq.com/cq/pics/4017/4017089.jpg四大亮点夺人眼(图)" />

工人们在大屋顶完成最后的琉璃瓦铺装

 修葺一新的大礼堂有望升级为国家级文物。昨上午,市文物局副总工、重庆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秘书长吴涛在人民大礼堂研讨会上说,大修后的人民大礼堂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单位的基础条件,预计今年7月将启动申报工作。

大修之前,大礼堂木结构出现较大面积的虫蛀、朽烂,部分瓦件破裂。吴涛说,国家级文物有严格的评审标准,要申报必须先消除大礼堂的安全隐患。此次大修后,大礼堂的建筑结构安全将达到50年的控制标准。

“大礼堂作为建于建国初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应该申报国家级文物!”吴涛说,从文物价值的角度,大礼堂一是具有历史价值,是老一辈革命家留给重庆的宝贵财富;二是具有艺术价值,大礼堂轴线对称,布局严谨,此次整修如故,达到了功能与艺术的统一;三是科技价值,大礼堂穹顶的钢架及内部设计,方便空气交换,体现了较高的科技水平。

吴涛说,接下来将做好申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预计7月市文物局将邀请国家文物局的专家来渝,对大礼堂进行初步考察,然后再推进相关申报工作。

吴涛提醒,今后应对大礼堂周围进行规划控制,保证新修建筑要与大礼堂协调。

“大礼堂不能称为仿古建筑”

著名古建筑专家刘大可认为,应给大礼堂一个准确定位

本报讯“称大礼堂为仿古建筑或近现代建筑都不准确。”昨上午,著名古建筑专家刘大可在大礼堂研讨会上表示,应给大礼堂一个准确定位,“大礼堂应该是新中国第一个有影响的民族形式新建筑。”

“大礼堂外形上采用了一些古建筑元素,但不能就此称大礼堂为仿古建筑。揭开大礼堂的穹顶和外面的造型,大礼堂与现在的建筑差不多。况且大礼堂在利用一些古建筑元素的基础上,有了大量的创造。”作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建筑业协会古建筑分会专家组成员的刘大可说,“包括建筑业界,对仿古建筑目前都存在争议。有种观点认为,清代以后的建筑一般不再称为仿古建筑。”

刘大可还认为,称大礼堂为近现代建筑也不准确。他说,国外只有古代和现代建筑之分,中国一般将1840年至1920年,或是1840年至建国前的建筑称为近代建筑,而把1920年之后或建国后的建筑称为现代建筑。“大礼堂是上个世纪50年代修建,肯定算不上近代建筑。称为现代建筑,老百姓可能会与现代化这样的意思联系起来,体现不出大礼堂的历史感。”

刘大可认为,大礼堂是新中国刚成立时修建的。在1951年,国内同期修建的这类建筑共4处,另3处要么拆除,要么已没有什么影响。而大礼堂肯定算是其中最有影响的建筑。“为此,称大礼堂是新中国第一个有影响的民族形式新建筑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